聞香避瘟 古代的芳香療法

作者:胡乃文(臺北上海同德堂中醫師)
font print 人氣: 232
【字號】    
   標籤: tags:

流行性感冒種類越來越多,感冒病毒的變種情況越來越普遍,流行時間也拉長……面對這種情形,有無預防之道呢?

現代西醫抵抗疾病的方式,是透過兩種管道讓人「感染」那個疾病的病源,以誘發選擇性抗體的能力。一是故意感染,引發本身的抗病能力,例如水痘、腮腺炎等,只要感染一次,就終生免疫;二是注射弱化了的病源(疫苗),引發本身的抗病能力,現代醫學影響下的許多小孩,剛出生就接種無數的疫苗。

而中國傳統的民間方法,藉由食補或藥補讓疾病遠離。另外,適度的運動、適度的作息、適度的飲食、適度的情緒管理、適度的穿著不令寒溫太過,都使人們免於染疾,這種「防病於未然」的方式,是中國傳統醫學的高境界。

中國強調藥食同源,利用天然的中草藥,配合正確的飲食方式,可以增強免病能力。(AFP)

中國古人對待疾病的智慧表現在多方面,普遍運用的防治方法有:

一、傳統中國式的食補、藥補:藥食同源,利用天然的中草藥,配合正確的飲食方式,可以增強免病能力。

二、傳統中國的生活方式:緩、慢、圓、不急,生活起居都是舒緩有規律的,於是情緒穩定;近代西方醫學的實驗數據,也證明這種穩定的情緒,可以令免疫功能正常。

三、傳統中國式的針灸、按摩:通過針灸或按摩某些穴道,例如三里穴、曲池穴、尺澤穴等,能改善免疫、抗病能力,每個人都可以試試的。

四、適度的寒溫:上古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其中有「法於陰陽,合於術數,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之論;說明人能根據「晝夜之陰陽」、「四季之陰陽」的規律而生活,就能長壽且少生病不生病。

佩掛香包可防止流感肆虐

(新紀元)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更簡單的方式可以防病。例如古時瘟疫流行的時候,有智慧的傳統醫師,開出了很多有效隔離流行傳染的處方,其中包括了「避瘟香包」的隨身佩掛物。

我在二零零八年四川的汶川地震之後,為了預防大災難之後的流行疫病,在報紙、雜誌、電視節目和廣播節目上都發表了可以佩戴「避瘟香包」防病,期望有識之士都能照方製作香包,以隔離病情的流行。

智慧的中醫祖先們,給我們留下了他們智慧的結晶。他們沒有給我們講啥理論,可確實有效。但講究科學論證的現今,不把理講透了,現代人都不相信、不肯承認。

現在,我把這個避瘟香包防病的理再講透些,希望現在的「新流感」和以後還可能出現的「更新的、更更新的」流感,不至於嚴重影響社會。

利用藥物香味,以智慧抵擋流行病

(新紀元)

古時候,曾經有過多次大的瘟疫流行。

以前的醫生,研究了使用幾種藥物做成「避瘟香」,以燃燒生煙的方式,將瘟疫的病毒屏擋於人體之外;也發展了使用幾種藥物做成「避瘟香包」,讓人佩掛在胸前,隨時嗅到它的香味,以至於可以將瘟疫的病毒屏擋於人體之外。

「避瘟香」和「避瘟香包」都是利用植物的香氣,因為嗅覺引起腦與免疫系統的綜合作用、呼吸道內部結構對香味分子的反應而達到抗病作用的。這怎麼講呢?

現代坊間流行一種「芳香療法」,使用一些以化學物從植物中萃取出的「香精」,利用低溫揮發之法,讓香精分子揮發在空氣中。當人們在室內嗅到了它們,依據「芳香療法」的說明,那就可能發揮了降低血壓、強化體能、抵抗壓力、放鬆肌肉、增強記憶、增加自信、改善脾氣等效能。以神經學和內分泌學的理論來說,也可能行得通。

植物之化學萃取的香精有療病能力,想想萃取使用的那些化學物對人身體,可能也具有一些別的作用。可是,「避瘟香包」是直接從植物研成的粉末,它含有的只是天然揮發性物質,而沒有化學物的作用,一樣具有好的效果,卻另外也含有一些很微量的「粗糙物質」,可能具有更細微之生理作用。它們都可能通過以下的路徑,而達到效果。

香氣的揮發性分子通過刺激鼻黏膜上的嗅覺接受器,起了神經衝動,經過嗅神經傳導到大腦的邊緣系統,以致影響自主神經的管控器官──下視丘,再影響了腦下垂體,而產生不同的各種荷爾蒙,這些荷爾蒙再去影響身體各部內分泌系統,而起到免疫能力之增強。

古時人們,就是和自然接近的,他們沒有現代的分析儀器,也沒有現代的萃取技術,可是古人的生活卻只有自然,與自然同化。於是,自然的疾病,也就只使用自然的方式,不必注射、不必疫苗,各種疾病在自然中就免除了。現代的人類,如果從先民們的智慧中擷取一些經驗,就少受很多的苦,何樂不為?

本文轉自第141期【新紀元週刊】「封面故事」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從古到今負責管家理財的人都免不了要擔起監工之責。大到重新起造新房屋,小到屋瓦的修繕,要維持一個窗明几淨的家庭,還要具備符合家人習慣的使用功能,處處都得用心。因為有很多工作要委請他人完成,如何指揮工人便成了一門必修課。
  • 紫色是由紅色與藍色合成的顏色,它熱烈但不外露,高貴中透著神秘。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紫色則是尊貴的顏色,如古代有「紫氣東來」的說法;雲霞映成紫紅色的高空叫「紫虛」或「紫冥」;北京的故宮原稱為「紫禁城」等等。
  • 中國自古講究門風,注重庭訓、家教,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和品質教育。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還有許多形式的家書、教子詩等等。
  • 蘇繡是以蘇州為中心的刺繡品總稱。雖然沒有發展出全異繡法,但其針法靈活,繡工細緻,形象傳神,卻是四大名繡中之翹楚。
  • 老子說:「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大意是說:「三十根幅條匯集到一個轂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揉合陶土做成器具,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開鑿門窗建造房屋,有了門窗四壁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