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設計路難走 台學生得獎不保障就業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許秩維台北5日電)台灣學生近幾年在國際設計競賽屢屢獲獎,然而表面風光卻不見得派上用場。有學生求職超過半年仍沒有著落。得獎紀錄似乎只是瞬間的火花,不等於就業保障。

教育部從民國95年開始,推動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計畫,6年下來共有近300件作品獲獎,然而在得獎的背後,等待學生的仍是一條茫然之路。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系肄業的孟繁名,曾有3件作品獲德國紅點獎,其中一件還是最佳獎(Best of theBest),但今年1月退伍的他,求職超過半年,仍未找到工作。

孟繁名說,有許多同學轉行到平面設計,但他鍾情產品設計,希望成為產品設計師,只是投了50、60份履歷,很多都石沉大海;雖曾有面試機會,但面試的長官卻告訴他,「得獎不代表一切」。

對他而言,得獎似乎只是個吸引力,能讓老闆多看自己作品一眼,但並不等於老闆認同你的能力。他也提到,現在很多公司都想找有經驗、直接上手的設計師,但從學校到企業的接軌好像從零開始,因此他只能一邊接案子、一邊充實自己,希望有機會一圓設計夢。

台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主任許和捷指出,設計業起薪不高,公司給的薪水常使很多設計者受挫;而訪查歷年獲國際獎項的學生,有1/3仍待業中,不少人則先到設計公司或廣告公司任職一兩年,之後再成立個人工作室。

許和捷指出,創藝產學中心這幾年也開始轉型,加強學生設計服務的概念,並推動產學合作案,讓學生與產業及早連結,就是希望一邊讓學生累積設計實力,一邊替就業鋪路。

為促進學生與業界的交流,教育部也表示,已規劃建置文創設計學界的人才資料庫,將網羅曾獲德國紅點、iF等設計大獎的得主資料,讓業界方便尋找適合人才,也幫助設計者求職。

得獎紀錄在履歷表中只是一行字,對求職而言,也許有加分效果,但如何拿到老闆心中的基本分,還是得考驗學生的實力。對公司老闆而言,專業能力、快速和產業接軌,恐怕才是最實際的。因此想找工作,必先厚植自己的實力,得獎紀錄才會變成翅膀,幫助你飛上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