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 小皇帝變成好孩子(6)

出路──真正走出困境(上)
麥可.溫特霍夫 譯/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成人應該自我反省

我對關係障礙及其對社會未來發展影響的分析,引起社會大眾廣泛的關注,但從很多回饋來看,我覺得現在討論這個問題已經太遲了。儘管如此,大眾召喚解決方案的呼聲愈來愈高。最普遍的看法是,僅靠分析是遠遠不夠的,具體的解決方案在何處?父母、幼教人員和老師應該如何改變、應該怎麼做?

.改變認知,找出自己是哪一種關係障礙

上述提出的問題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主要想指出,雖然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現存弊端的影響,但隱藏在潛意識的認知深處才是問題根源,至今大眾未能具體地討論;透過分析關係障礙才能為進一步討論提供基礎,使成人的內心有所認知,並且在此認知基礎上澈底自我反省。我不能也不想提供教育上的祕訣,如果我們看不見也不能理解現今教育背後隱藏的問題,任何解決方案都沒有用。針對這項議題,有數不清的書籍出版,有些膚淺、有些令人玩味,但只有真正觸及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現況,才可能對讀者有所幫助。

我試圖表明的想法已納入本章標題:出路—真正走出困境。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心理發展上繼續朝向負面發展,我們的文化必然會步入窠臼。每個人都該自我反省,從日常行為中得出結論,才是找到出路的方法。這條出路攸關每一個人,也包括我們的孩子未來在社會上的前途。

.重新省思,你用什麼方式看待「孩子」?

成人應該時刻反省,自己是依循哪一種關係模式來看待「孩子」,這對於找到出路至關重要。如何做到這一點,我想用下列案例加以說明:妮娜今年五歲,成天在外玩耍。傍晚她坐在浴缸裡玩玩具鴨。母親拿了洗髮精進來,但妮娜不想洗頭,繼續玩著玩具鴨,並且告訴母親她今天不需要洗頭。

母親試圖說服孩子,然而她得到的唯一反應是妮娜開始哭鬧,最後竟然哭著和母親討論,她為什麼寧願頭髮油膩,也不願意洗頭。兩人正僵持不下時,弟弟在隔壁房間哭了起來,母親暫時離開浴室去看小兒子。妮娜逮到機會便大吵大鬧,大喊「媽媽」,並要求媽媽馬上回來,直到媽媽回到她身邊才安靜下來。如此一來,弟弟繼續哭鬧,妮娜仍然不願意洗頭,媽媽必須應付這一切,備感壓力。

當然,這聽起來像是每個孩子都會發生的事。我不想把家庭裡的混亂都說成是病態的徵兆,儘管如此,上述案例仍然印證了我所研究的議題。這個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上演上述劇情,這並非例外。妮娜的母親覺得,讓女兒了解必須每天洗頭的重要性,再讓她洗頭,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妮娜最後決定她的頭髮不髒,還不需要洗頭,也並非異常的舉動。遺憾的是,現代父母常認為這是孩子獨立自主與建立自信的指標,因此完全同意孩子的觀點。妮娜的母親按照夥伴關係行事,而不考慮女兒的年齡。

若是按照「孩子就是孩子」模式,即直覺式教育,她不會覺得有必要向女兒解釋並說服她洗頭。雖然母親現在的做法看來開明、理智,事實上卻是同意孩子做出錯誤決定。對妮娜來說,頭髮整不整齊,不洗頭是否乾淨都無關緊要。妮娜當下的決定是她沒興趣洗頭,母親把女兒當成夥伴,也可以接受妮娜不聽勸告。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輕易化解。

母親應該根據五歲女兒的理解能力進行評估,只要在這個事件上與孩子劃清界限,就可以從夥伴關係的模式中走出來。如果還有疑慮,她也可以從有利於孩子今後獨立生活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是讓孩子及早學會整潔的重要性,讓她知道有些事情(如洗頭)必須在固定時間內完成。母親經過思考後,也許會有所認知,違反女兒的「意願」叫她洗頭,並非「專制」的做法,而是在教導孩子遵循生活中的行為規範。

簡單說來,夥伴關係障礙可以提升到認知的平臺上進行觀察,就可以看到我們在不同情況下採取的夥伴關係式行動,是不切實際地對孩子提出過度要求。不管身為父母還是老師,成人都需要不斷檢視自己與孩子的關係。首先要弄清楚,你是依循哪一種關係障礙模式來看待「孩子」:是把孩子當成孩子還是夥伴,或者你只想得到孩子的愛?如果這種自我檢視確實產生效果,發現自己施行錯誤模式時不需要自責,而是要設法改變。

在此,我要強調的是,我的論述沒有指責之意。不利於孩子心理發展的現象已經波及每一個人,這是整體社會背景所造成的,個人很難從中脫身。夥伴關係的現代思想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成果,有助於維護民主制度和社會共識,但我們在處理與孩子的關係時,必須謹慎行事,必須考慮到孩子的年齡。你可以反覆檢討,是否為孩子提供足夠的規範和準則?是否在讓孩子自己決定時,增加了他們的負擔?

你應該自問,在一般情況下,你根據哪一種關係模式,以及如何看待孩子?或許你擔心管教過嚴,會影響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事實正好相反:心理發展成熟有助於孩子具備上述的能力。重要的是:父母要給孩子明確的規範,讓孩子有所依循。在此一規範內,父母做出對孩子及共同生活的重要決定;在規範之外,還是可以讓孩子做些次要決定。例如,讓孩子洗頭時,自己挑選不同香味的洗髮精。這種選擇不會產生不良後果,可以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我們再看妮娜的例子,可以從中分析另一種關係障礙模式。母親離開浴室不再關注她,由於妮娜喊叫而立刻做出反應,這是一種常見的行為模式:孩子哭鬧,媽媽(爸爸、奶奶或者幼教人員)飛奔而來。如果是嬰兒時期,完全沒有問題,對五歲的孩子卻不該如此。在這種情況下,母親應該自問:這是例外的現象嗎?比如是妳今天的壓力過大,還是在面對孩子「要求」時,慣常的反應?若是後者,便是處於投射關係中。母親不能以平常心去看待親子關係,投射關係讓她只能透過立即性關懷,才能確保女兒對她的愛。在這種情況下,母親不能因為孩子哭鬧而屈服,應該立刻採取行動,終止孩子的哭鬧行為。

妮娜接連的錯誤行為始於一個信念:她會在任何權力爭奪中贏得勝利,而媽媽毫無勝算。如果母親是一個與孩子劃清界限的溝通對象,孩子就會發現自己的活動範圍有限,或許根本不會進入這場權力爭奪,而母親面對孩子的憤怒應該保持鎮定,讓孩子感覺到「用這種方式達不到目的」。如果母親對孩子採取直覺式教育,就會覺得這只是孩子無理取鬧而不予理會。這樣一來,妮娜就會感受到(當然不是理性的認知)她無法操控母親。

─ ─摘自:《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直覺式教育的關係模式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這是大約二十五年前成人談到孩子時的理念。此一模式的親子相處架構是,承認成人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權力差異,不論私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皆然。
  • 我們必須認清與孩子發展相關的直覺行為和放任態度之間的區別。後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在開明和獨立的外衣下,漠視孩子及其社會行為;直覺行為則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夠感覺到是否需要回應孩子的行為;如果需要,也會知道怎麼去做。
  •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前提是我們確實想解決問題。但溝通往往沒那麼簡單,不同的人雖然運用同樣的概念,卻是表達完全不同的事。談論孩子時更是如此:我們都在談孩子,卻是指不同的「對象」─這也是因為我們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帶來的結果。
  •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夠體認到,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才能健康成長,成人也必須時刻用愛心陪伴、進行指導。這是對孩子發揮保護的角色,必須具備特別的責任意識。「被保護者」這個名詞今日幾乎不再被使用,卻最能表達這項觀點。
  • 在尋找擺脫困境的出路,以及回歸「孩子就是孩子」模式的道路上,可能發生見樹不見林的情況。本來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我們卻必須重新認識和學習,才能找到對兒童發展至關重要的內在平衡力量。時間就是重要因素之一。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