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繼光餅的由來

作者:味蕾

人氣 30120
標籤:

「繼光餅」(簡稱光餅)是福建省傳統的小吃,把麵粉加點鹽巴後揉成麵糰,經發酵、造型(中間有小孔的圓餅)、拍上芝麻,貼在爐壁上烘烤後,就成為色澤金黃、外脆內軟的美食,充滿芝麻香氣,很適合搭配茶、豆漿或其他飲料食用,因為它略帶點鹹味,故又稱為「鹹光餅」。相傳它的由來,與明朝大將軍戚繼光有關。

戚繼光(1528-1588年),字元敬,號南塘,山東人,是明朝抗倭的將軍、軍事家。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間,尊崇道教,好長生不老之術,20年不理朝政,致嚴嵩弄權,朝廷腐敗,倭寇乘機入侵浙、閩、粵。戚繼光奉令追剿倭寇,成立了紀律嚴明、攻無不克的「戚家軍」,更創立攻防兼備的「鴛鴦陣」,又仿造新式武器的「鳥銃」和「佛朗機」炮,改造武士刀而成的「繼光刀」,加上靈活的用兵,屢建奇功,終於掃平浙、閩、粵沿海的倭寇之患,被譽為民族英雄。

戚繼光曾為詩:「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平定了侵擾南疆的倭寇後,明穆宗(朱載垕)隆慶二年(1568年),奉命往北疆的薊州加固長城,創立一支車、騎、步聯合作戰的精銳部隊,歷經16年,使北方的韃靼不敢入侵,鞏固京師(今北京)之功甚鉅。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十一年(1583年),信任戚繼光的張居正死後,即遭楊四畏的排斥,官職被免而返鄉,萬曆十五年(1588年)病逝,得年61,卒諡武毅,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止止堂集》。明思宗(朱由檢)崇禎八年(1635年)為了褒揚戚繼光,於蓬萊閣府前街東側建戚繼光祠堂,賜額「表功祠」。

嘉靖年間,戚繼光率軍赴閩掃蕩倭寇,為了快速行軍,追擊、殲滅倭寇,於是命令士兵用麵粉製成北方的燒餅,並在中間打一個洞,以麻繩串起,掛在士兵的身上,作為行軍的乾糧。日積月累,士兵們發現燒餅雖可充饑,但多食易上火、不易消化,常發生便秘。

聰明的福清人就在麵糰中加點鹽巴,不僅幫助消化,又增加口味,再拍上芝麻更可滋潤胃腸,又可去燥火,這種改良的烤餅深受戚家軍們喜愛,戚家軍一邊吃它一邊快速行軍,在追擊、殲滅倭寇的過程中,立下了一大功勞。後來,這種烤餅傳入民間,不但廣受喜愛,甚且成為祭祀祖先神明的供品。閩人為了紀念戚繼光平定倭寇的功績,就把這種烤餅稱之為「繼光餅」(簡稱光餅)。

福建各地都有光餅,名稱相似,長相不一,口味更是千差萬別。例如「福安光餅」因剛出爐的餅皮焦黃,色似古銅,彷彿「銅臉」;餅底硬脆,彷彿「鐵底」;餅內鬆軟可口,彷彿「棉花心」,故有「銅臉鐵底棉花心」之稱。現有兩種口味:中間無孔,色白餅軟,餅中夾糖,咬一口就溢出糖的「水餅」。而中間有孔,餅皮焦黃,外脆內軟,略帶鹹香的「光餅」。

「福清光餅」以麵粉、食鹽及碱,加水揉成麵糰,捏成圓餅胚,拍上芝麻,中間打孔,稍微發酵後,用一口大爐缸(高約兩公尺,直徑約一公尺,外裹黃泥),先用成捆的松枝在缸內燃起沖天大火,把缸壁燒白,缸底只剩餘燼,再把做好的餅胚,兩人合力貼在內缸壁上,不消十分鐘,貼完幾百隻,用棕刷沾上水灑到缸內,等熱氣冒上來時就把缸口蓋上,用炭火慢慢烤熟,就是色澤金黃、外脆內軟,充滿芝麻香、鹹香的光餅。

「建甌光餅」尤以「肉餅」聞名,光餅中間包有蔥花肉的內餡,不僅色美、味香、鹹脆,吃後又略帶甜味,更具特色,以該市南雅鎮房村的最為有名。

光餅切成蛤口狀,夾上雪裡紅,另成特色的點心。(攝影:彩霞/大紀元)

如今,光餅有多種吃法,福清人常把光餅的邊沿切成蛤口狀,夾上蠣餅、花生、雪裡紅、糟肉、粉蒸肉、苔菜、紫菜…等,再澆點醋蒜汁食用,就成為另一道特色的點心。尤其光餅夾蠣餅的風味獨特,非常好吃,小心「咬掉嘴舌仔」。而光餅夾花生,吃起來的味道更彷彿雞肉味。而福安人也喜愛夾上炒豆芽,稱為「金絲漢堡」。夾上海蠣包,稱為「蠣包夾餅」,色橙、香脆,趁熱吃風味更佳。@*

相關新聞
【美食典故】慧心巧手的過橋米線
【美食典故】非凡脫俗的文思豆腐
【美食典故】深得人心的左宗棠雞
【美食典故】愛民如子的饅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