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話(十六)

作者:明湖水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西藏寺廟的老茶,不僅陳化還純化,甚至神化。環境能改變人,不能改變茶嗎?花兒不經佛手,又怎麼會傳道呢?看得見的拈花微笑,看不見的佛恩浩蕩。人不悟道,只會倒茶,不會茶道。茶喝白了也就無味,道說白了也就無趣。不喝茶而知茶意,不聞道而悟其心,天地都會笑。

心靜如水,哪還在乎喝不喝茶。身在紅塵,茶的確是最佳道具。什麼是茶之本意,上天為什麼會造化出茶呢?花為悅目,茶為清心。茶藝不離鮮花,集美善於一身。斗室雖小,聚天地之精英,賞之不完品之不盡。心越細微,天地越廣闊。天女散花,天神施茶,心被感化。任何能使心與神相通的東西,都是聖物。心開神在,一朵花一杯茶,可能成為千古佳話。穿過花的眼,透過茶的心,悟到人的真。

放不下茶的心,打不開茶道的門。放下到不能再放下即為得,簡化到不能再簡化就是道。重複表面相同的飲茶,感悟每次不一樣的變化。用完整的心,去品茶的整個過程。嫋嫋茶煙遮擋不住天人奧秘,功夫深自然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茶的身世往往能觸動到中國人遙遠的記憶,品啜一杯新鮮粉嫩的明前龍井,湯裡不但隱約展現江南的秀麗風光,那澹遠深刻的人文歷史厚度,或寺宇幾百年來禪修的功德,透過茶中香韻一一沁人心識。
  • 茶會由台灣著名的藏色天目大師江有庭提供天目碗,茶席行進間人手一碗天目,大口過癮地啜飲蒙頂或龍井,與會茶友不但大開眼界、品茗之興激越高昂,部分茶友從此對龍井或蒙頂改觀,留下深刻難忘美好的一夜...
  • 品茶三十年,我體認到,無論古代高度茶文明或現代蓬勃的茶文化、乃至未來的走向,永遠貫穿、環繞著「天、地、人」三才的大學問,三才是闡揚、檢驗並融合茶事的重要尺標。
  • 台灣的茶館文化多元,從南到北、從都市到鄉村、從文人到市井小民,每一族群都有愛茶、玩茶、賞茶人。台灣茶人也遍及世界各大都會,每到一個城市就打聽有沒有好茶館,已成為我多年旅行的習慣,而且屢有驚豔。
  • 都會茶館是一種私人的小美術館,小書院、一種人文空間。茶館的風格與主人的生命情境息息相關,有自在閒適的「東坡居」...
  • (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台灣阿里山報導)看三年級的小學生專注泡茶的神情,及有板有眼的泡茶動作,讓人與茶融為一體的情境,展現著茶文化深厚的內涵。在校長王清長鼎力支持,茶藝老師賴阿苗、林玉杯細心教導下,一批批的小小泡茶師學成走出了隙頂國小,成為推展阿里山高山茶的生力軍,為帶動阿里山觀光產業幕後的無名英雄。
  • 據說世界的茶和中國都有關係....
  • 茶葉和茶具總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北宋范仲淹:「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這是讚譽宋代點飲末茶時,茶器的優美來烘托新茶的鮮嫩、怡人;茶案上選用一套白如玉的景德瓷茶具,或置上宜興紫砂壺配上明式瓷甌,沖泡香高味醇、泡水細長的上等茗茶,此時才能同時表現茶湯的色澤,山林的芳香和清雅的味韻,大大提升品茶的意境和生活藝術的內涵。
  • 歷經三代「養土」的宜興紫砂泥,在陶師巧手打造下成了一把會呼吸的壺。且看資深茶道師沈武銘如何掌握壺、茶、水的頻率,譜出和諧的旋律,泡出一泡令人內心悸動的好茶。
  • 八卦山咖啡是彰化市農會新三寶伴手禮之一,隨著喝咖啡人口成長,八卦山咖啡在市場上也小有知名度。31日逢甲大學行銷系以15種創意的展演方式,呈現咖啡文化,別具意境和情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