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行善最樂 企業吹起財產捐贈風

人氣: 6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專題報導)全球首富微軟創辦人蓋茲、股神巴菲特在美國號召億萬富翁捐出泰半財產行動,目前已獲得69位富豪響應,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日前也宣布身後財產盡數捐作公益。學者說,富豪捐財產,若能詳加闡述捐贈背後的意義,或是指明捐贈用途,會更有助於教化人心,對弱勢團體會有更實質的助益。

比爾‧蓋茲夫婦在全球發起的富豪捐款行動,半年來超過69位富豪響應,蓋茲在新年公開信中表示,這項成果超出當初的預期。透過活動網站(www.givingpledge.org),民眾可以公開閱讀到這些富豪們的承諾書,蓋茲認為,承諾書中載明富豪們捐款的原因,「他們捐贈原因發人深思!」

近日,高齡85歲的航運鉅子張榮發,表示身後將財產全部捐給基金會持續做公益,他強調,自己的子女擁有公司股票,「能生活就好了」,如果要更上一層樓,就得靠自己打拚。根據富比士雜誌2011年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張榮發的資產是16億美元(約台幣500億元)。

在台灣宣告捐財產的不只張榮發一人,還包括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也在去年底宣布捐出個人95%的財產,成立公益基金會,並設立「東方諾貝爾獎:唐獎」,保守估計,這筆公益捐款至少超過新台幣950億元。

除此之外,承諾捐出大筆財產的還有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他在2008年與曾馨瑩訂婚時,許諾捐出9成財產做公益,若依2011年富比士估計,郭董身價56億美元(台幣約1‚700億元),換算下來郭董將捐新台幣1‚500億元。

其次,承諾捐財產的還有矽統創辦人杜俊元及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等人,繼美國蓋茲夫婦發起的「樂施誓約」(The Giving Pledge)慈善號召之後,避免子孫陷入財產爭端,不如響應「取之於社會,回饋於社會」的風潮,正在台灣展開。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指出,企業家表態財產捐贈公益,這對社會的正面意義很大,但是,他認為重點不一定在捐錢,「其實,對於企業來說,最重要的不一定是捐錢,能投資工業、有很好的營運,使得社會充分就業,對國家就已經是很大的貢獻。」

台大哲學系教授林火旺認為,富豪捐贈公益對於社會影響肯定是正面的,但是,社會更期待看到捐贈者能詳加闡述背後的意義是甚麼?

林火旺強調,「不是只有捐了錢,還要闡述捐贈背後的意義,媒體也要加碼論述,討論人類時常被外物所役,以為有名牌比較快樂,透過行善,可以讓人從越來越物化的牢籠中脫離出來,發現一塊空間是屬於心靈層次,那對喜悅是很有幫助的。」

NGO:樂見富豪捐款 但不敢期盼太深

張榮發日前發表身後捐出財產,掀起另一波富豪捐款行善的風氣,據了解,多數非政府組織(NGO)對於富豪捐款的風氣,多抱持樂觀態度,但因為,多數企業家捐款給自己的基金會,有特定關注的主題,多數NGO不見得申請得到,只能說有期待,但不敢期待太深。

少年權益聯盟祕書長葉大華認為,一般在國外的藝人或企業家,他們捐贈對象會說得很明確,例如捐贈愛滋病預防、支持環保議題,或是特定的人權議題,但是相對而言,台灣的企業家捐款的對象就比較模糊。

他表示:「特別是在台灣,倡導社會觀念改變、主導社會改革的團體,比較不容易募到資金,如非核家園、農民權益、人權議題就很少募到資源。」

葉大華建議,張榮發也可考慮學習歐洲富豪,將捐贈倡導稅制改革,透過公平稅制產生足夠的財源分配,讓政府可以多挹注在健保和社會福利上,不失為一個方向。

長期協助藥癮者擺脫毒品依賴的「耕心家園」,副主任李浩燃談到,耕心家園是一處藥癮者的中途之家,讓藥癮者離開監所後,能有一個安身之所,提供教育訓練和職業訓練,但是目前經費還是相當困難的。

李浩然說:「藥癮者長期以來帶給社會不好的觀感,要得到企業的贊助,必須要努力擺脫歧視和汙名化。」目前仍依賴跟政府申請方案,每年收到民眾的捐款還是很有限,希望有機會獲得企業贊助,吸引有特殊專長的人一起加入工作行列。

連知名度較高的社福團體伊甸基金會,對於富豪的捐款同樣不敢期盼太深。

伊甸基金會資源發展處總監曹儉指出,據2010年統計,台灣法人性質的基金會和慈善團體,共有2萬2千多個,從事不同性質的服務,90%以上缺乏資金。

曹儉強調,臺灣比較大的捐款是發生災難時的緊急救援,除此之外,企業主多捐錢放在自己的基金會,一般團體不見得能申請得到,特別是如果不是長期捐贈,就影響到下年度的業務。也因此,「我們對企業捐贈是盼望,但是也不能太盼望!」曹儉說。

曹儉表示,伊甸基金會90%仍是出於小額捐款,個人捐款雖然不多,但是可以細水長流。

張榮發新書發表 擴大裸捐效應

航運鉅子張榮發在長榮基金會網站首頁上寫著:「人活著就是要積功德,做善事,一個企業家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賺了錢應該要心存感恩的心,不能忘本,並要適時行善佈施,回饋社會。」

將理念化為行動,張榮發日前在《鐵意志與柔軟心-張榮發的33個人生態度》這本新書發表會上,宣布將身後財產全數捐給基金會做公益。

作為一名億萬富豪,張榮發樂於分享,他認為行善所獲得的快樂,和賺錢遠遠不同!對一般人而言,以為賺很多錢、富有了,心裡就很痛快,「但是對我來講,這種快樂是短暫的,因為擁有而得的,也會因為失去而苦。」

對他而言,錢拿來做好事,能夠讓一個原本生活了無生氣的人,因為他的救助、支援,而有「氣力」站起來,甚至找尋到自己人生的成就,這種做善事所獲得的快樂是無可取代的,「會永遠在你的心肝內,跑不掉!」

張榮發有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婿,幾年前,曾經吵得沸沸揚揚的接班問題,在張榮發眼中早已看淡,身後不會特別留財產給子孫,如果兒女對公司經營沒興趣,就做單純的股東,「小孩子有股票,可以生活就好,其他的就要自己拚。」至於,龐大的集團企業就給專業經理人經營,會走得更遠。◇

(責任編輯:李芷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