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與殼牌石油打造全新商機

共同創造的創新:打造全新商機

雷馬斯瓦米、高哈特

人氣 22
標籤:

IBM一向擅長利用多樣化人才,和客戶一同創造價值與創新能力。二○一一年,IBM以全球為範疇,舉辦了一項動腦大會名為大論壇(World Jam)。

世界各地的IBM員工要登入一個網頁討論十項急迫議題,像是如何留住重要客戶、如何加快速度但不犧牲品質等。

經過三天時間,員工在線上論壇張貼超過六千則意見,同時彼此評論、交流意見,參與熱烈程度超乎IBM經理的預期。

二○○三年,IBM再接再厲召開了價值論壇(Values Jam),這次吸引超過二萬二千位員工參與討論並重寫了公司的價值宣言。

三天真誠踴躍的討論結果極為豐碩,IBM由這些討論得出了使用者重視的一系列價值,還用文字分析軟體採擷討論重點。

之後IBM舉辦的論壇規模更大,邀請全球IBM內部與外部人士參與暢談重大議題,像是快速都市化的問題。

藉著這些線上動腦會,員工、合作夥伴、顧客、家族、朋友為IBM找到了新的機會與趨勢。IBM開發做內部動腦會之用的網路對話平台,後來也為客戶廣為利用。

除了全球性的動腦討論會,IBM也為共同創新執行了更聚焦的會議。

IBM的全球創新展望(GIO)計畫含括一對一訪談、焦點圓桌會議,以及與全球的思想領袖對話,議題從未來的水資源政治、非洲在全球經濟的角色、到社會安全問題等無所不包。全世界的經理人都會閱讀這些報告,藉以了解世界的變化。

在完成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廣告宣傳後,IBM又為建立「智慧城市」(Smarter Cities)舉辦一系列論壇,探討先進的城市如何從事現代化並刺激經濟成長。

這些討論為整個城市,從市長、私人企業執行長、到市民,刺激了新想法與實際行動。

智慧城市活動中的對話促成了不少合作案,比方IBM在二○○九年,讓只有二十萬居民的愛荷華杜比克(Dubuque)成為美國第一個智慧永續城市,以及永續社區的國際模範。

IBM類似的計畫還包括智慧能源系統、高效率運輸及不阻塞系統、公共安全分析,以及資料視覺化等。如執行長彭明盛(Samuel J. Palmisano)所言:「智慧的基礎建設與傳統相較,具備更大的經濟及社會影響力。」

IBM的計畫中,最能為客戶引發深刻的共同創造對話者,莫過於「創新發現」(Innovation Discovery)。這個計畫集合了客戶企業內部與IBM延伸網路中最聰明優秀的人才,一起討論突破性的創新議題。

創新發現的設計讓IBM與客戶一同探究新的成長領域,並運用自身強大的技術與產業專業讓新點子實現。

IBM的參與者包括IBM特別榮譽研究員(Fellow)、傑出工程師、資深研究員、產業領導人、來自不同公司的專家、以及其他創新計畫的業務主管與人員。

客戶的參與者,則通常包括五到七個主管,代表組織的不同部門,如創新、業務、技術、行銷、客服與資訊科技。

藉由各種虛擬與面對面的會談,這些人共同創造了解決方案,方案能針對技術、新的商業模式、突破性服務、或是涵蓋多重關係人的全球創新契機。

「創新發現」包含五個階段。第一階段中,雙方會先討論客戶的業務需求與策略優先順序,同時了解雙方的能力。第二階段,團隊會設定探究的領域,並舉辦尋找新機的合作會議。

他們可以向IBM的延伸資源網路(不屬於創新發現團隊的專家)請益,以獲取更多元的想法。第三階段中,新的成長契機會逐漸成形。

在第四階段,團隊會估算成長新機的商業潛力,設定優先順序,分配角色與職責,並且發展行動計畫。最後階段則是給予計畫所需的支援,讓團隊能克服挑戰進而實現目標。

IBM為每個客戶設計專屬的創新發現流程,以確保他們能取得該領域的商業及技術知識以及感興趣的創新發明。

IBM客戶體驗總監,同時也創新發現創辦人的史崔德(Jade Nguyen Strattner)表示,她的團隊與三十多國的IBM人合作,為近一百位客戶建立參與平台,探索關於顧客經驗、業務分析與業務最佳化、新市場成長等方面的創新機會。

例如,創新發現曾協助美國一家租車領導品牌改善顧客經驗,曾為政府機關找出改善市民生活與小企業活力的新服務,為遠距醫療開發新商業模式,為全球能源企業促進內部溝通並創造價值。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Royal Dutch Shell)與IBM採用創新發現流程,探討了兩家公司如何共同創新,並且運用各自的專業創造競爭優勢,以克服數項重大挑戰。

最後想出的辦法,被殼牌石油視為所有包括資訊科技與非資訊科技的供應商中,最佳的創新之道(IBM是殼牌石油主要的資訊科技技術供應商之一)。

在創新流程初始,兩家大型企業即了解,它們必須釐清合作行動與傳統客戶-供應商關係間的差異。它們列出數項需要被定義的規範,以促進坦率、開放且透明的討論。合作的架構包括:

合作類型:合作研究適合解決哪些挑戰。

必備條件:合作所需的投資與資源。

投入承諾:專案的時間與重點。

成果分享:智慧財產權條款、商業化、共同上市計畫。

例如,當產業對某個問題束手無策,或是缺乏關鍵技術、只有半套解決方案時,就適合採用合作研究。

對殼牌石油與IBM而言,就是這問題需要殼牌石油的業內專業(如地下與油藏工程)與IBM的技術專業(如電腦模組設計、分析與模擬)才能解決。

雙方同意共同擁有合作研究成果的智慧財產權,此外,殼牌石油可以將成果用在營運上,IBM則能將相關技術商業化。

對殼牌石油與IBM而言,創新發現與合作架構深化了彼此的關係。殼牌石油將創新發現成果應用在企業整體運作上,IBM則將研究用於處理特定產業問題中。

殼牌石油副總與技術長多蘭(Arjen Dorland)說:「創新發現讓我們得以用全新的角度,面對真實的挑戰。

這項經驗鼓舞我們和IBM締結更多重的合作關係」簡言之,共同創新是讓人與人之間產生創造性的互動,讓管理程序以共同創造的方式進行。

不論創新面向在於經營、產品、服務,或是新的商業模式,以上說法皆適用。

本章的前三個案例,講述了企業以外界人才參與做為核心商業模式(如Camiseteria),老牌公司開放對外合作、將顧客帶進產品研發流程(如華歌爾),以及延攬多個社群帶入更廣泛的共同創新(如Orange)。

Mozilla與InnoCentive說明了,即便是擁有開放商業模式的平台提供者,也必須吸引員工、客戶與客戶的顧客參與,才能得到具備共同創造精神的創新成果。

至於蘋果電腦的軟體開發方案,則示範了研發平台如何連結顧客平台,以引發源源不絕的創新。

最後我們討論了在充分利用共同創新潛能時,企業的資訊科技能力有多重要,以及在建立資訊科技能力時,企業可以如何利用相關服務公司(如Infosys與IBM)的專業。

綜合上述,本章的案例說明了企業可以如何成功的共同創新,讓參與者與企業進行更多重的互動,讓體驗更有意義。

我們會在下一章,探討企業如何應用共同創造的核心原則,擴大互動的範疇規模,納入包括顧客、經銷商、通路、乃至合作夥伴、採購商、供應商的整體企業網路。@(本文結束)

摘編自 《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時間創造永恆 雷蒙威締造音樂藝術
外型改變評價並且創造內涵
藝術所創造的未來
學習是為創造將來的價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