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國明君 漢光武帝

默安
font print 人氣: 49
【字號】    
   標籤: tags: ,

建武二年正月庚辰,漢光武帝,封功臣們以列侯的爵位,大的諸侯國有四個縣,其餘小的諸侯國與此有別。……博士丁恭,對此評論說:「古時帝王分封諸侯,地不超過百里,故有利於封建諸侯,這是取法於雷(因雷震亦為百里,為的是加強中央權力,削弱地方勢力),以有利於國家的管理。現在分封諸侯地四縣,不符合法制。」

光武帝說:「古代王朝的滅亡,都是因為無道。我未曾聽說過有因功臣封地多,而滅亡的。」接著,就立刻派遣使臣,授予各諸侯國金印和綬帶,在策書中,光武帝這樣寫道:「在上位者,不要驕縱,雖然高貴,但沒有危險;富貴後費用節儉,慎行禮法,不奢淫,則無憂患。希望你們恭敬謹慎,以此為戒,傳給你們的子孫,永遠成為國家的屏障。」

當初,光武帝在軍中時間很長,不愛多談武事,而且他瞭解天下久經戰亂,非常疲乏,所以光武帝更想讓百姓免除勞役負擔,安居樂業。自從隴、蜀平定之後,若不是有緊急情況,光武帝一般都不談論軍旅與戰鬥之事。皇太子曾經求教過爭戰之術,光武帝說:「古時衛靈公向孔子請教戰爭之事,孔子不做回答。戰爭這些事,不是你(指皇太子)所能瞭解的。」

光武帝每天早晨上朝,直到傍晚才散。多次把文武百官,聚在一起研討儒家的理論,直到半夜才睡。

皇太子見光武帝勤勞不懈,便在光武帝有空時,勸道:「陛下您有夏禹商湯一般的聖明,但卻沒有兼顧黃帝老子的養生之道。希望您多多愛惜身體,安閒自在地生活。」光武帝說:「我非常喜歡研討儒家理論,並親自處理政務,所以不感到疲勞。」

光武帝雖然完成了統一大業,但他總是小心謹慎,好像總有什麼事,還沒辦好。因此,他下決心研究明白施政要領,總攬權力,掌握綱紀,能看清時事,也瞭解自己和國家的力量,這才沒辦過什麼錯事。他在政局安定後,罷退武將功臣,選用文職官吏,收藏起武器,放散戰馬。雖說與古之盛世,還不能相比;然而,也可以說是止戈為武了。

筆者附言:漢光武帝是一位安邦治國的明君,又是一位維護社會穩定的高手。他懂得身處高位者的統治術、平安法即維穩策略。

先觀其言。他說:古代的亡國之因,皆在無道!而非其他。這就抓住了治國之本:要有道。要倡道義,講道理,不做無道之君。

再觀其行。他常與群臣,在一起研討儒家經典,學習孔孟之教,其中自然包括(有人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生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教言。也就是:當官的人,都要把百姓當人看待,人人平等,互敬互愛,自己不想貧困、痛苦、受欺壓、遭殺戮!也就不可使別人受貧困、受痛苦、受欺壓、遭殺戮…

再觀其教育的具體內涵。光武帝這樣要求他的子孫:「在上位者,不要驕縱,雖然高貴,但沒有危險;富貴後費用節儉,慎行禮法,不奢淫,則無憂患…」這種不驕不縱,不奢不淫的行為規範,必然可以使政治清明,上行下效,萬眾一心,而天下太平。所以歷史上有「光武中興」之美譽。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蕭衍是漢代相國蕭何的後代,在位48年,壽86歲,是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長壽皇帝,僅次於清朝的乾隆。蕭衍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都精專的帝王。《資治通鑒》說梁武帝「博學能文,陰陽、卡籃、騎射、聲律、草隸、圍棋元不精妙。」而其天生就具備的文采和軍事才能,在他7、8歲時就給他帶來了顯赫的聲譽。
  • 秦孝王楊俊是隋文帝楊堅的第三個兒子。本來楊俊是個仁慈柔弱的人,崇敬佛道,請求出家當和尚,楊堅不准。討伐陳朝時,楊俊的部隊寧可按兵不動等待投降,也不殺人爭功。楊堅很讚賞,於是封他為揚州總管四十四州諸軍事,後轉任并州總管二十四州諸軍事。
  • 黃帝躲在一塊大石頭後面看呆了,只見那女子吐出團黃金色的,又吐出團銀白色的,都閃光發亮。
  • 黃帝以其懲罰邪惡,首次統一我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備受世代人民敬仰。
  • 唐代的高季輔,在擔任吏部侍郎時,凡是經他考核選用的官吏,都是賢德有能力,受到下屬及百姓擁戴尊敬的人。因此,當時人們都稱讚他選官識賢,公正合理。
  • 金世宗是我國金王朝的著名君主。他認真承傳華夏美德和治國經典,克已勤政,優恤臣民,政績斐然。他不僅能夠廣開言路,容言納諫,而且經常鼓勵臣僚針砭時弊,匡正自己的過失,被人譽為「小堯舜」。一時傳為美談。
  • 漢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興之君,而他第一道詔書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於公於私,漢宣帝都顯露了真摯又深刻的仁愛之心。
  • 康熙初年,學士孫芑瞻(名在豐)擔任皇帝身邊的侍講。他跟眾人說了自己親見的康熙皇帝的幾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許多康熙帝謙虛勤學、敬天愛民、仁愛寬容賢臣的故事。
  • 商湯對人、對萬物都能作到「網開三面」。夏桀失政在鳴條這地方被商湯打敗了。當時,商湯並沒有馬上取代他的王位。他對夏桀說:「我將為君王恢復道德,復明人心。」夏桀對商湯說:「君有人,這是君的國。」就是說夏桀看到商湯擁有民心,也就擁有了這片國土。於是夏桀帶著五百個追隨者離開。他從中野遷徙到不齊又遷徙到魯地,結果如何呢?
  • 唐宣宗崇尚文雅的小故事。他為何自比鄉貢進士呢? 他怎樣選博士?為何他「大中之政」被史學家給與「有貞觀之風」的評價?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