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史話 (206):冷戰時期

人氣 643
標籤: , ,

【大紀元3月18日訊】(美國之音報導)二戰結束,冷戰開始。冷戰的主要對手是美國和蘇聯,這場戰爭之所以被稱為“冷戰”,主要是因為敵對雙方都害怕直接衝突,因為如果發生直接衝突,打一場“熱戰”的話,核武器將摧毀一切。

出於這種顧慮,雙方展開了間接角力。不論世界上甚麼地方發生衝突,他們都會站在對立的位置,支持其中一方。他們還相互謾罵,彼此威脅指責,讓對方出醜。

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領導人在換,而冷戰卻在繼續,成為20世紀下半葉國際政治的主導因素。冷戰將整個世界分為三大板塊,第一是美國領導的西方民主政體,第二是蘇聯領導的東方共產政體,剩下的是不願意跟東、西方國家結盟的國家。

杜魯門是冷戰期間美國的第一位總統,他採取了幾大政策,其中之一是杜魯門主義。杜魯門主義要求向受共產主義威脅的國家提供經濟和軍事援助,正是因為杜魯門主義,希臘和土耳其才沒被共產主義所侵蝕。杜魯門任內另一項重要政策是馬歇爾計劃,該計劃加強了西歐國家的政府力量和經濟實力。

冷戰期間的一起重要事件是柏林空運行動。二戰結束後,美國及其盟國將德國一分為二,柏林位於共產主義控制的東德境內,柏林市被分為東、西兩個部份。

1948年6月,蘇聯領導的部隊封鎖了進入西柏林的所有公路和鐵路。美國總統杜魯門迅速下令,由軍用飛機向西柏林空運煤炭、食物和醫藥用品。

U.S. Air Force photo承擔空運行動的飛機在柏林機場

柏林空運行動整整持續了一年多,有時每隔幾分鐘就會有一架飛機降落。美國得到了英國和法國的支持。美、英、法三國的戰機總共執行了約28萬次飛行行動,空運物資近250萬噸。

美國還帶頭於1949年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是一個聯合軍事集團,防範蘇聯在歐洲的勢力擴張。北約成立六年後,蘇聯及其東歐盟友也成立了它們自己的軍事集團–華沙條約組織。

1953年,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去世,讓美國新總統艾森豪威爾有機會跟新一代蘇聯領導人打交道。1955年7月,艾森豪威爾和尼古拉.布爾加寧在瑞士日內瓦會面,英國和法國領導人也出席了會議。

艾森豪威爾提議,美國和蘇聯讓各自的軍事基地接受對方的空中檢查,遭到蘇聯拒絕。然而,這次日內瓦會議並未被看做是一次失敗。不管怎麼說,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的領導人握手了。

冷戰期間,緊張局勢加劇,減輕,再加劇,隨著冷戰雙方試圖對全球政治和經濟發展施加影響,緊張關係也不斷發生變化。舉例說,蘇聯向亞洲地區的共產政權提供了軍事、經濟和技術領域內的援助。美國為此成立了東南亞條約組織,幫助八個國家抵抗共產力量的滲透。

20世紀50年代,美國派軍事顧問到南越去,幫助南越抵抗共產黨北越,這一援助最終發展並引發了越戰。

冷戰也對中東地區產生了影響。20世紀50年代,東方共產陣營和西方民主陣營都提出,願意幫助埃及在尼羅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壩,後來,埃及向共產政權捷克斯洛伐克購買武器,西方纔收回了援助提案。埃及總統納賽爾隨後奪取了管理蘇伊士運河的公司的控制權。

幾個月後,以色列進攻埃及,法國和英國也參加戰鬥。美國和蘇聯第一次站在一起,共同要求聯合國通過決議,要求衝突雙方立即停火。蘇伊士危機是蘇聯人獲得的一場政治勝利。蘇聯通過支持埃及,在阿拉伯世界爭取到了一些新朋友。

1959年,冷戰出現緩和,蘇聯新領導人赫魯曉夫訪美,會見艾森豪威爾總統。會面氣氛很友好,但兩國關係次年再度惡化。美國一架U-2偵察機在蘇聯上空被擊落。

飛機和飛機駕駛員鮑爾斯都被蘇聯捕獲。艾森豪威爾承認,美國四年來,一直用U-2偵察機對蘇聯進行偵察。赫魯曉夫在聯合國的一次講話中,氣急敗壞,脫下鞋來,用鞋敲桌子。

約翰.肯尼迪1961年當選總統,入主白宮不久,就發生了古巴的流亡人士進攻古巴的事件,也就是著名的豬灣入侵事件,目的是推翻卡斯特羅領導的共產政權。

美國中央情報局向古巴流亡人士提供培訓,但是進攻行動過程中,美國沒有出動戰鬥機保護他們,結果古巴流亡者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古巴政府軍俘虜,古巴政府軍接受了蘇聯及其盟友的軍事訓練。

AP1961年份割東西德的勃蘭登堡門 61

與此同時,成千上萬的東德人逃往西德,東德政府為制止他們,在柏林城裡修築了一堵牆,將柏林分為東、西兩個部份,由衛兵把守,發現有人翻牆就開槍射殺。

肯尼迪擔任總統第二年,美國情報發現,古巴境內佈署了蘇聯導彈。肯尼迪發表講話說:“正像我們保證的,政府對蘇聯在古巴軍力的增加嚴密關注,過去一週裡,絕對可靠的證據顯示,古巴島上出現了一系列進攻性導彈基地,這些基地的唯一目的是建立對西方進行核打擊的能力。”

蘇聯矢口否認,但是美國從空中拍攝的照片證明了這些導彈的存在,美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史蒂文森說:“ 請允許我問你們一個簡單的問題:佐林大使,你是否否認蘇聯已經,而且繼續在古巴部署中程導彈和導彈基地嗎?是還是否?不要等翻譯,有還是沒有?”

蘇聯駐聯合國大使佐林回答說:“史蒂文森先生,請繼續你的聲明,到時候,你自然會得到我的答覆,不用著急。”史蒂文森又說:“等多久我都願意,但我也隨時準備在這個房間裡拿出我的證據來。”

古巴導彈危機本來很容易就會引發一場核戰爭,古巴的導彈距離美國佛羅里達海岸線只有150公里,讓美國人受到了極大的威脅。然而,這場危機一個星期就過去了,赫魯曉夫同意撤走導彈,條件是,美國必須同意,不干預古巴事務。

肯尼迪任總統期間,雙方在緩和冷戰緊張局勢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1963年,雙方達成一項重要的武器控制協議,禁止在地面、水下和太空試驗核武器,同時在白宮和克里姆林宮之間建立了一條電話專線。

尼克松就任總統期間,東、西方關係也出現了改善。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見了好幾次面,達成多項武器控制協議,其中一項協議同意,減少用於擊落敵方核武器用的導彈數量,同時規定,五年內禁止測試和部署遠程導彈。

1985年冷戰發生重大變化,戈爾巴喬夫出任蘇聯領導人。他四次會見美國總統里根,從阿富汗撤軍,並跟美國簽署協議,銷毀所有中距離和短距離核導彈。

1989年,東歐出現大規模動盪,一個接一個國家切斷了跟蘇聯的關係,戈爾巴喬夫沒有出面干預。1989年11月,象徵共產主義壓制的柏林牆倒塌,不到一年,東、西德統一。幾個月後,華沙條約成員國正式解除華沙條約,冷戰宣告結束。

相關新聞
二戰冷戰紀念館將獲永久館址
二戰後東南亞政局變遷多冷戰痕跡
加州法案:谷歌須付新聞鏈接費 遭杯葛
航班延誤或取消 美航空公司需自動退現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