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心

——三八婦女節來臨之際,謹以此文獻給女性朋友們
曉凌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午夜時分,小睡了一會兒,醒了,打開電腦時,流覽紀元博客,又看到那篇名為「沉睡」的博文,全文大致如下,「……今天精神不振,我下午睡了會,孩子不住地催我起來檢查作業。我覺得滿心的頹廢,那種對人生的絕望和冷至心底的悲哀與孤單又升上心頭。十幾年了,那種孤獨已經深入骨髓,有時自己一下就一蹶不振起來,好像靈魂出了竅,對自己徹底否定。只因生來困苦太多,人生如此無奈,無力回天。」

倘若順著這位博主的文章標題往下流覽一番,會能找到許多類似這種以抱怨、訴苦為主題的日記體文章,讓一般的讀者看了都不免頓生同情、憐憫。而身為女性讀者的我,看了更是心頭一陣陣的發冷,心痛的感覺竟然揮之不去。

靜心讀之,從作者寫下的若干篇心靈日記來看,博主大概年齡30多歲,正值風華正茂的年齡,有著一份不錯的工作,是一名中學的主科教師,近期師德考核被學校評為「優」,生活中,她有著一個「很陽光、很善良、很漂亮的女兒」,(引用的話取自於作者的博文)丈夫與自己一樣,是農村出來的,很節儉,節儉到「只知攢錢」,捨不得給自己多花錢買件衣服。

這樣的一位女性,按說自身有很多尚待挖掘的優勢與潛質,令自己看似平凡的生活充滿意義和光彩。可是,在我讀到的那些文字裏面,除了少許幾篇之外,幾乎清一色的全是在不滿和抱怨。文章中掙扎、迷茫、空虛、困惑、沮喪等字眼隨處可見,而且肆意宣洩著生活和工作的煩累、沉重,哀歎婚姻的無奈與不幸……這在以基本上是以反迫害為主題的紀元博客裏面,顯得非常「另類」。再看一下網友的若干留言,其中不乏善意、關懷的留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網友在留言欄中寫道:「你真不容易,祝你更多的理性和忍耐。……」我一直沒有給陌生的網友留言的習慣,而心頭卻仍是感慨頗多。

這位網友說的不錯,理性、忍耐當是人們獲得幸福生活的要義。除了這些,我認為,女性最重要的,還要懂得生活的智慧。女人的智慧和幸福感的源泉,與她的學歷、智商或收入未必成正比。身為女性,以自己個體的經驗來講,它就來自生活之中,來自女性自身擁有的一種人格力量,或曰「女德」。換句話說,她能不能在家庭、生活等方面做到恪守女德,敦倫盡分,盡力維繫好與家人、朋友、領導與同事的關係。家庭,是女性生活的一個重要核心。傳統文化中講五倫之道,而五倫之道最重要的就是「夫婦」。夫義婦聽,溫柔謙順,持家勤儉,營家有道,相夫教子,這些都是女性的美德。

當然,現代女性除了家庭,大多數都有一份工作,那麼在職場中能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生存價值,這種高層次人生價值的實現,是令人產生幸福與滿足感的另一重要組成因素。

如若從這些層面來考量,是不是當我們抱怨人生痛苦太多、命運對自己不公時,諸位女性同胞們,是不是可以靜下心來,稍做一下「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自省呢?我覺得,談到人生的智慧,不論男女,那是一定少不了「自省」兩字的。女人與男人相比,一般來講,可能生活、社交的圈子較小些,可是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有了許多獨處、深省的機會。夜闌人靜時,一杯清茗,一本好書,讓自己的心靈沉潛下來,那些消極、負面的情緒亦將會隨之化為烏有了。而一個真正信仰佛法之人,如能潛心研讀、修學,日日自省、精進,時刻關照自己的內心,及時將心靈的污垢清潔乾淨,必將能讓你的內心充滿陽光,一種慈悲的力量會感染你周圍的每個人,包括你的家人、孩子、同事、朋友甚而陌生人。

我覺得,當一個女人心心念念都是為著別人著想的時候,總是想著能為家人或自己身邊的人們多做些什麼的時候,她會無暇去在意和感受自己,而只會感受到為所愛的人付出和奉獻的幸福。正如《愛的真諦》那首歌裏唱的:「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忌妒;愛是不自私,不張狂,……」愛,是用心感受他人的情緒,看到他人的需要。女性從家庭之中做起,把做家事當成修行之必須,是自己分內的事,任勞任怨、心甘情願的去做家務,那做完後,與被動的勉強應付,效果一定不同。相信用愛心烹製的菜肴,家人一定會倍感溫馨、可口的。

朋友,如若你每日都為家務瑣事而煩憂,請嘗試調整心緒,當你的先生回家時,懷著喜悅的心情主動問候一下,而不是依舊忙於廚間灶台或清潔房間,總是對他一副熟視無睹的樣子;當你真的感到疲憊時,輕輕的對他說,「我好累,能不能幫忙把碗洗了?……」而不是用埋怨的語氣,滿腹牢騷。我想,女人在家裏,雖說做家務是永遠的主旋律,可是感到身心疲倦時,偶爾停下來,亦會贏得他的同情與憐愛吧。二人同心,齊力斷金。如果你的老公是個稍通情達理之人,定會欣然應允、幫忙分擔的。而當家庭關係趨於緩和時,可不可以再向他提個建議,在週末或節假日一同出遊,踏青或遠遊一次?暫時拋開現實生活的瑣碎、繁雜,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雙方敞開心扉、促膝談心,……那時,或許彼此將更能以悅納和欣賞的眼光看待對方呢!

在我的身邊,也常常會聽到單身的朋友,抱怨人生孤獨寂寞,而成家、步入婚姻的姊妹們,時常嘮叨生活的苦累,與伴侶不能很好的溝通云云。

愛情、婚姻需要經營,這句話被太多的現代人掛在嘴邊,卻在日復一日的平淡生活中,恰恰忘了真正去付諸實踐。許多女人用一生的時間追求愛、渴求愛,而未能得到時,又會產生挫敗感,哀歎人生的孤苦、無助,其實,只有當你不吝於付出時,才會發現愛就在我們每個人隨手可及的每一個地方!

在我看來,「愛」或「喜歡」別人,除了家人,孩子,亦可擴大至朋友、同事、鄰里、陌生人等等。當你的愛的能力擴大至身邊的每個有緣人,能隨時感受到他人的心靈呼喚,並且很好的與之互動、呼應,那時的你還會抱怨人世的冷漠、缺乏真情嗎?或許你會說,人生在世,知己難求。所謂朋友或知己,自然是不能強求的。但如若你能走出自我封閉的牢籠,不失時機的與身邊的有緣之人時常聊聊天、談談心,也許會有另一番新的感悟!朋友,有緣相識、相聚,當需用心珍惜;而當緣盡人散時,就更要學會善待自己,做自己最好的朋友。

用感恩的心面對生活,生活回饋給我們的亦將是無處不在的感動。「我決定原諒一切傷害過我的人,忘記一切傷害過我的話。善待一切與我有緣的人。」這是我看到的那位陌生朋友的博文中,最好的一篇。是啊,原諒、包容、善待,那都是愛的代名詞。諒解、釋懷之後,才會發自內心的善待別人,才能告別那種慣常的、愁眉苦臉的表情,總是心情輕鬆、笑意盈盈的面對別人。而時時以一顆感恩的心善待他人,自然身邊的朋友也會更加喜歡與你在一起喔!

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結晶實驗,告訴我們,語言和文字是有能量的。所以,如果你願意,請每日帶上燦爛的笑容,多說上幾句給家人、朋友以信心、鼓舞的話,亦可以嘗試著寫一些能給別人帶來溫暖和啟迪的生活劄記。從改變自己開始,去努力做一個嶄新的自我。佛家講,「相由心生」,久而久之,從內在至外在,你都會散發出一種蓬勃、熱情而自信的氣質。正所謂「境由心生,境由心轉」。

人們常說,「人生如戲」,女性朋友們,讓我們彼此期許,在未來的歲月中,藉著信仰和智慧的力量,化解那些複雜、糾結的情緒,從此不再抱怨、自憐和哀歎;以一顆純真純善之心,掙脫塵凡的種種束縛,將人生的這場戲演得有聲有色,讓生命達到一層又一層更完美的呈現,好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名大學生因為救人,自己卻付出了年輕的生命。學校要幫他們申請成為英雄集體,而網友則在呼籲,應該給予三名死者的家庭足夠的撫恤金。在我看來,網友的努力更加實在,死者已去,如果我們真的想為他們做些什麼,讓他們的家人至少在物質上能夠好一點,也算是實實在在。
  • 出門前外面還飄著毛毛雨,新聞也說東北部會有短暫陣雨,碰巧我剛好在BBH網站中看到一篇『天氣好帶寶寶去戶外 結果感冒 我做錯了嗎』這樣的文章,可是胖子執意要去東北角,說現在雨已經沒下了,而我也自認保暖功夫做得不錯,不可能讓范糰受寒著涼,便答應了。
  • (大紀元記者孫幗英台灣雲林報導)「聽了女高音黃碧如的歌唱會有一點流淚。」某知名企業集團主任吳清萍2010年4月21日,在觀賞神韻紐約團於雲林晚場的演出後,接受記者訪問時這樣表示。
  • (中央社華盛頓16日法新電)根據今天發表於「科學」(Science)期刊的研究,比較有反省能力的人,大腦特定區域的灰質(gray matter)較多。
  • 上海膠州路教師樓大火過去多日了。這場不該發生的悲劇為什麼會發生?這個問題,已經有相當翔實的事實可以幫助人們作出判斷。
  •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一個人靜心獨處時要時常反省自己所犯的過錯;和別人閒談時切莫談論他人的是非。
  • (大紀元記者唐文綜合報導)「男性還在,但,男人呢?」最近一期《新週刊》發表系列博文,反省中國男性的社會角色,指出中國男性的責任心與正義感已讓位於爭名逐利;男性還在,但男人的精氣神沒了,在精神和價值觀層面多處失守。文章質疑,離開權、錢、車、房,男人的魅力還剩下甚麼?文章指出,男人不只是一種性別,男人更加是社會角色;認識自己,解放自己,有道義,有擔待,這才是男人。
  • (大紀元記者陳怡蓮報導)目前,紅歌正在中國大陸重慶等個別地區被中共官方宣揚。有人對此評價道:紅歌唱得最響的年代,往往是中國最倒霉的年代。山東大學孫文廣教授認為,中國需要一種反省,那些文革時打過老師的學生公開出來道歉,因為他們反對唱紅歌,反對中國搞紅色文化,這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方式。《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也表示,至今沒有負主要責任者對那段歷史進行深刻反省和道歉,紅歌才會死灰復燃。
  • 清末民初,中國內憂外患,多少仁人志士在探求強國之路。 陳獨秀1915年創辦的《新青年》成為當時「新文化運動」的旗幟,並引進了馬克思主義。21年陳獨秀出任了中國共產黨首任總書記,但很快跟共產黨分道揚鑣;32年陳獨秀被國民黨抓捕後,閱讀了大量中華傳統文化的古書,最後與共產黨決裂;然而《新青年》卻引導一代精英上了賊船,把中國拖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 印尼歷史上有過多次嚴重侵犯當地華人權利的「排華」事件發生,當地華人首先深受其害,在關注中國國籍法改革之際,有必要對印尼華人的國籍法律地位之變遷做一必要的研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