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之喚醒陸人對人權和民主的嚮往

古容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中國異議人士、六四天安門事件後到美國的中國天體物理學家方勵之4月6日清晨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去世,終年76歲。台灣學者推崇方勵之是有人權理念的真誠實踐者,王丹在臉書上表示,「方老師是我的精神導師,他的去世是對我的重大打擊」,他希望中國人永遠銘記,歷史上曾經有方勵之這樣的思想者,他喚醒了人們對人權和民主的嚮往。

大陸異議人士王軍濤接受明鏡網訪問時說,方勵之是1980年代中國人民追求自由民主事業的代表人物,深深影響當時的大學生。明鏡網介紹,1986年12月初,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部分學生因不滿人大代表的「橡皮圖章」性質而抗議,引發大陸全國性的「八六學潮」。1986年12月4日晚上,方勵之在出席學生集會時表示,「民主不是自上而下給予的,而是從下到上爭取的」,贏得掌聲。


旅居美國的中國天體物理學家、著名異議人士方勵之辭世。(圖片:AFP)

方勵之曾經是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因為提倡自下而上爭取民主和批評中國共產黨的四項基本原則成了中國最知名的異議人士之一。1987年在中國的「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運動中被鄧小平點名批判,遭開除黨籍與副校長一職,並被調到北京天文臺任研究員。1989年,他向當時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發表公開信,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第40周年,「在全國實行大赦特別是釋放魏京生以及所有類似的政治犯」。當時他呼籲鄧小平,正視自由、平等、博愛、人權等價值。

由於在六四期間,方勵之與在北京大學任教的妻子李淑嫻支援學生訴求,他在六四事件後與妻子避入美國駐北京大使館,後遭北京市公安局通緝,大陸當局當時指控他們夫婦煽動王丹等學運學生「搞動亂」犯了反革命罪,與叛國罪無異。方勵之夫婦在大使館滯留一年。1990年6月北京當局對美國讓步,允許方勵之離境出國就醫。大陸當局當時說,方勵之夫婦已表現「悔意」。

方勵之乘坐美軍飛機前往英國,半年後轉往美國。他在美期間,任職亞利桑那大學物理系教授,從事天體物理學研究。方勵之自離開國境後未曾再返回大陸。他在國外繼續大力鼓吹西方國家施壓中國大陸政府,促其尊重人權並包容異己。

目前在台灣的大陸民運人士王丹表示,六四事件發生時,不少學生因為方勵之的鼓勵而走上天安門,「坐牢,流亡,我們相濡以沫」。王丹聽聞方勵之死訊,非常哀痛,表示「此時此刻,我的悲痛無以言表。他激勵了八九一代人,喚醒了人們對人權和民主的嚮往。」

王丹寫道,方勵之作為物理學家,學術成就有目共睹;同時,對社會責任的擔當也是有目共睹,「我們就是因為受到他的激勵,才走上天安門廣場的。這樣的人,是中國的寶貴財富,現在卻死在他鄉。這是我們的損失,也是中國的損失。」

專研人權議題的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廖福特說,方勵之是科學家,科學家通常較在意科學發展,但他卻能以人權意念面對社會,而且還是有人權理念的真誠實踐者,從這兩點來看,都非常值得推崇。

專研大陸政治改革與民主化議題的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副研究員徐斯儉在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方勵之雖然辭世,若中共當局以為可以透過當事人過世,而不用面對六四事件,那這種想法就錯了。他表示,即使六四事件當事人辭世,歷史也不會被改寫;因為歷史真相不會一直被掩蓋,歷史傷口也應該儘速處理,否則對社會將產生負面影響。

六四事件是1989年在北京發生的全國性大規模的學生運動,一開始是北京學生發起悼念前中共領導人胡耀邦過世活動,數日內卻演變成全國示威,中國人民解放軍6月3日晚間進駐北京天安門廣場實施戒嚴,卻爆發流血衝突。當時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趙紫陽因反對鎮壓而下台,中國大陸政府隨後大舉緝捕示威者,多名學生領袖流亡海外,王丹就是其中一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週年。一直致力於宣揚中山精神和三民主義的孫中山先生孫女-孫穗芳女士,日前怒斥中共,不僅貶損國父孫中山,而且還出於政治目的,利用和篡改了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從而實行愚民政策。
  • 喬布斯(Steve Jobs) 2005年6月12日受邀到史丹佛大學演講,他對史丹佛大學畢業生分享了三個影響他人生的故事。
  • 10月18日是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逝世80週年。他是位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話、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的稱號。當有人稱愛迪生是個「天才」時,他卻解釋說:「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
  • 塔瓦庫.卡曼表示將繼續為解決衝突而奮鬥。她說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葉門,我希望和獲得諾貝爾獎的活動者們一道,創建一個沒有鬥爭和衝突的世界。
  • 非洲首位女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旺加利.馬塔伊(Wangari Maathai)的葬禮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許多肯尼亞人趕來向她致敬。
  • 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第三位女性,是來自中東國家也門共和國,32歲的塔瓦庫•卡曼,她是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阿拉伯女性,也是諾貝爾和平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卡曼是一名活躍的記者、政治家、人權活動家,曾經兩次被也門當局逮捕,一次險些被暗殺,並受到死亡電話的威脅。
  • 時值中國新年--壬辰龍年的前夕,看看吳惠林教授,同時也是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中華人權協會理事長,從科技、經濟和道德的觀點怎樣看待這聞名已久、令許多人聞之懼慫的「2012」。
  • 張傑連指出,地球的現狀是人類心靈的一面鏡子。近年頻頻發生的災難其實更多的是帶給人類重要的警示,那就是人類如何才能夠平衡好道德、精神和我們物質生活各個方面的關係而平安走向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