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劉啟群集眾志 牙醫師杏林傳愛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6日報導】志工系列報導-杏林春暖4(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6日電)從台灣到世界,不間斷地探路、義診,行李似乎永遠不必歸位。牙醫師劉啟群帶領醫護人員,放送白袍下的善心,集眾人之力入深山、越遠洋,就像四海為家的地球村醫生,永遠沒有長久停留的據點。

劉啟群說,「我永遠難忘小時候從美軍手中拿到巧克力的快樂心情。糖果、筆對美軍而言是小東西,但對孩子來說卻是珍貴的禮物」。

他經常在想,也許有一天,國內外服務過的病童長大了,想起義診,也會去幫助別人。

台灣路竹會從尚未開辦全民健保時,就長期在國內義診,隨後並從事國際人道關懷、緊急災難救援,志工來自國內外的專業醫療人員與一般志工。

首次參加的劉憲宗說,一半的老鳥帶領另一半新人,車隊準時出發按表操課,每個人都找到自己的定位,他形容「真是太神奇了,沒親自經歷真不敢相信」。

在南投慈峰部落的高山,棉花般的白雲,鋪陳在青翠的山嵐,雲霧飄渺,有「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意境。

嶺上多白雲,美景的體會,如人飲水,從都會來的志工隊伍,在這裡享受服務,卻也從中體會部落居民醫療的不便。

路竹會每年自費到偏鄉與國外義診及贈藥,至今年4月累計約250次義診,劉啟群參加215次,其餘多在國外探勘,不論到哪裡,在他綁著馬尾髮、微笑臉龐襯托著胖身材的樣貌下,儼然是個彌勒佛般的空中飛人。

無私的愛,固然是靠不求名利的志工奉獻,但無疑的,劉啟群就像是海港內的引水人,只是這艘「愛之船」必須越過崇山峻嶺。

劉啟群謙稱,學生時代錯失答應義診的承諾,讓他耿耿於懷,後來決定與好友一起圓夢。一路走來,難道沒有放棄的念頭?「義工出錢出力的熱情,是最大的動力」他說,報名人數超過需求。

看見病人的需求,他無法不伸援手。不但治病也衛教,甚至教導心肺復甦術,讓部落居民學會急救。他說,一個感謝的眼神,就是勞累後心靈最大滿足。

路竹會2005年到多明尼加義診,1天就服務1400名病人,這項當時最高紀錄,在今年新年的馬達加斯加義診被打破。黃聖潔醫師還親自挖病人糞便,給醫檢師藍弘旭檢驗。

劉啟群4月才到緬甸密支那探路,當地由克欽族、撣族、緬族、水泰族以及華人組成,少有組織進入服務,路竹會正規劃前往義診。

緬甸政治改革後,許多西方國家紛紛削減對泰緬邊境的人道援助費用,但需求卻逐漸增加。許多難民兒童因為援助者的撤資,可能面臨營養不良。

回國後,劉啟群隨即參加南投的國內義診,仁愛鄉慈峰部落裡的族人Ky-jan bihow(林新喜)說,17年來,每年都看到劉啟群帶隊。

義診為交通不便的山區醫療帶來及時雨,雖幫助有限,但耳鼻喉科醫師李翔說,「我離開台北市的診所,與學生、志工親近,更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個人的字典裡都有一個「愛」字。

2001年還在就讀北醫三年級就跟隨路竹會義診至今的林士涵醫師說,海外義診更面臨許多突發狀況,尤其是航空公司對醫療器材的延誤,挑戰劉啟群的意志力和毅力。

不過,多年義診的信譽品牌,總有當地僑胞、外交人員、台商、國內外慈善團體的協助,可以化阻力為助力,完成每次的義診。畢竟,任何完美的計畫,都不可能沒有突發問題與變數。

「出外靠朋友,四海皆兄弟」,這些都是劉啟群最感謝的對象。他說,義工和許多貴人共同成就每次的義診。

劉啟群的妻子秦舜玲不但完全支持先生樂把義診當志業的心願,並一起投入,成為夫妻檔志工,今年新年期間共同在非洲服務,子女也常跟著到中南美洲看診。

每個月定期的國內外義診,劉啟群就會離家,有趣的是,秦舜玲形容老公有強烈的「歸巢本能」,且是個精力充沛又深具冒險勇氣的「摩登原始人」,「在都市裡會迷路,愈是偏僻的地方,卻愈有方向感」。

醫療奉獻不只是感動而已,劉啟群說,路竹會的志工只有無條件付出,回報也僅限於精神層面的收穫。直到現在,劉啟群始終記得,汗水浸透的襯衫黏在背上的沁涼感覺,以及非洲小孩就醫時的哭鬧聲,但看到患者病情一天天改善就值得了。

路竹會帽子上的英文寫著「台灣以前接受別人幫助,現在我們有能力,是該幫助人家了」,劉啟群說,台灣如今有能力輸出愛心,是種回報與福分,他是在「做自己該做、喜歡做的事」,也讓需要的人可以看見台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