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心: 父親節的思念

于海心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20日訊】在我的記憶中,父親一直和鄉愁連在一起。關於北京這個故鄉的回憶,是從兒時父親的敘述中得來的。比如,父親說,老北京城的城牆很寬,六、七個人可以並排在上面散步,夏日的傍晚在上面散步愜意之極。看著我坐在椅子上費力地啃冰糖葫蘆,父親笑著說,北京廟會上的糖葫蘆有一米長,山楂籽是掏空的,上面還有一面小旗子。講廟會上那些好玩的東西,聽得我心裏直癢癢,對廟會充滿了無限的嚮往。父親每次提起北京,開口必稱,我們老家,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也是北京人。父親一直說,等你高考的時候,送你回北京去,同樣的分數,在北京可以上更好的大學,選擇的機會也多。告訴我說現在有這樣的政策,知青的孩子,可以有一個回父母所在城市參加高考。不過在我臨近高考,父親回北京為我辦理遷戶口的時候,被告知,父親到遼寧去得太早了,不屬於知青,屬於「支援邊疆」,遷移戶口的優惠只給知青。我能感到父親心裏的憤怒,我自己也沒所謂了一段時間——直到我在北京讀了大學,卻發現和我一樣成績的北京孩子卻可以讀北大。

父親安慰我說,還有一個政策,你考回北京讀大學,畢業的時候不用找工作解決戶口,直接落到你叔叔家就可以了。我只是聽著,半信半疑。到了我畢業的時候,政策果然又變了,我必須找到一個可以解決戶口的工作,才可以把戶口留在北京。而在北京找能夠解決戶口的工作,首要條件是黨員,而我始終不肯入黨。不過陰差陽錯,我順利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在簽合同的時候,卻遇到了學校的難關,讓我父親回當初離開北京時的派出所開證明,證明父親的戶口是從北京遷出的。時隔四十幾年,中間經歷了文革,哪裏去找當年的戶口底本?父親拿著遼寧的戶口本說,這個戶口本可以證明,我當年是從北京到遼寧的。學校的人說,不行,這個戶口本是能證明你是從北京遷入遼寧的,我們需要你證明你是從北京遷出的。歷經種種艱難險阻,父親終於把我留在了北京,也是了他的一個心願,希望他回北京探親的時候有個安心的落腳地。而我對這個戶口從此深惡痛絕。

我對戶口的厭惡不僅僅是在畢業工作的事情上。這個所謂的證明讓父親在首府、首都和家鄉之間奔波數千里,還在於此前的所謂的「政策」。媽媽常說,在六十年代的時候,當時的政策給父親這些「支援邊疆」的人一個機會,可以回北京。我一直說為甚麼那時候不回去呢。媽媽說,那時候,你爸爸沒有入黨,回去怕被歧視。媽媽還說,還有一個原因,那時你大哥已經滿18週歲,18週歲的孩子不准帶回北京,我們不能把你大哥一個人留在這裡啊。我那時還小,直覺覺得這個所謂的政策怎麼那麼詭異,總是與人情相牴觸。

臨近大學畢業的時候,想過去西藏做志願者教師。可是父親一聽我說頓時大怒,說那都是騙你們的,知道嗎?騙你們的青春和薪水,那是國家要解決的問題,不是你。我當時錯愕,因為當初父親也是「支援邊疆」到遼寧來的,為何這樣阻攔我。母親在旁邊說,西藏的高原反應,你的身體怎麼能去呢。我最終放棄了這個打算。畢業辦理離校工作手續的「艱險」,讓我慶幸沒有去做志願者。

在美國,只要是永久居民,就可以申請未婚的孩子來美國定居。當年在中國,我的大哥,卻因為年滿18週歲而不能跟隨我的父母從遼寧到北京。

父親18歲的時候從當時的中央革命幹部學校(也就是後來的中央黨校)畢業,響應「黨」的號召,撇下父母兄弟來到了遼寧,到了該退休的時候,因為參加工作早,美其名曰「離休」,也就是比退休福利高些。對於這些離休的人,國家有一個規定,就是必須給一套房子,父親在離休時去找「相關部門」,答覆是「沒錢」。父親從50年代開始參加工作,到了遼寧後,被打成右派,在我童年記憶,家裏就是一片愁雲慘霧,整天是補發工資,平反之類的話。對於父親的遭遇,叔叔一直耿耿於懷,說誰讓你去的,還不是你自己找的。「支援邊疆」這個口號後面是一個人生的悲劇,還順便搭上了自己孩子們的前途。對於這個所謂的支援邊疆,我們這些當事人十分反感這個居高臨下影響了我們一生前途的名詞。

兩年前,我的那張赴美簽證,讓父親魂不守舍。以往,父親像迎接候鳥一樣在節假日接送我來回,而這次,在他看來,這次女兒像個斷線的風箏,不知歸期何期了。當年父母捨不下大哥而留在了遼寧,在80歲的時候,卻要承受著人間的骨肉分離之痛。我到美國後,母親說,你爸爸每天必看的是國際天氣預報,專門準備了一個小本子,每天記錄舊金山的氣溫。我和一個朋友說起對父母的牽掛,他說,他的父親已經90歲了,一直說,兒子怎麼不回來看父親,兒子不想爸爸啊。他的父親哪裏知道,他的兒子是中共的黑名單上的人,回國也是回不去家的。就在近日的新聞中我看到,在美國的政治庇護者中,來自中國的最多。每一個尋求政治庇護者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的血淚故事。不過我相信,暴政不久,今生骨肉團聚有期。

相關新聞
朗誦詩:孩子 你們享有最博大的父愛
「板車哥」續集:出名後拉不到包
父親節禮物——與肺癌父親共拍電影
俞灝明更新微博 好友封口不提恢復情況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