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賢下士的周文王

王勝
font print 人氣: 572
【字號】    
   標籤: tags:

周文王姓姬名昌(前1152~前1056年),季歷之子,商紂時被封為西伯,即西部諸侯之長,亦稱西伯昌、西伯侯。

周文王姬昌仿效祖父古公亶父和父親季歷制定的法度,大力倡行仁政、敬老愛幼、禮賢下士。許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從商紂王朝來投奔的賢士,他都以禮相待,予以任用。周文王自己生活節儉,穿普通人衣服,兢兢業業治理自己的國家。西岐在他的治理下,國力日漸強大。

西周國力增強壯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言說:「西伯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嚮往他,恐怕不利於商王。」紂王於是便將姬昌拘於羑里。

據司馬遷《史記》,周文王姬昌被囚羑里時,不僅不卑不亢,還用這段時間寫下留傳後世的《周易》。《周易》也就是《易經》,或稱之為「文王八卦」或「文王六十四卦」。

《易經》是中國最古老的文獻之一,被儒家尊為「五經」之首。《周易》揭示了宇宙間萬物發展、變化的規律。其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的範圍很廣。上講天文,下談地理,中論人事。從帝王將相如何治國到黎民百姓如何做生活,都有論述。

周臣閎夭等人為營救文王出獄,就把「有莘氏之女」、「驪戎之文馬」獻給紂王。紂王見了大喜:「僅此一件(指美女)就足夠了,何況寶物如此之多。」於是下令赦免文王出獄。並賞給文王弓、矢、斧、鉞,授權他討伐不聽命令的諸侯。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周文王「羑里之厄」。

姬昌治理國事很有作為,勤於政事,禮賢下士,廣羅人才。因為他的德行高尚,聲名遠播,許多諸侯都來歸順於他。《史記》中也記載,文王為民請命,獻出自己的地,來請求紂王免除酷刑。

據《尚書.大傳》說文王在位的最後7年完成了許多事情。先是調解虞、芮兩國糾紛。虞、芮都是商王朝西方屬國,可是他們不找商王裁決,都慕周文王的威名,求文王審斷。據《詩經》編注說:虞、芮兩國看到周國是「耕者讓其畔,行者讓路」,「男女異路,斑白不提攜」,「士讓為大夫,大夫讓為卿」,舉國上下一派君子之風。兩相對比,內心羞愧,回國之後,虞、芮兩國都主動將所爭之地做了閒田處理,糾紛從此解決。

文王也出兵伐犬戎,收復幾個小國;並攻打密須,解除北邊和西邊後顧之憂。接著又向南擴展勢力到長江、漢江、汝水流域,到文王過世之前,天下已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態勢,亦即周人已掌握了天下的三分之二的意思。

《尚書無逸》、《呂氏春秋制樂》都說周文王享國五十年,周文王死前,也要次子發繼承他討伐商紂的意志,文王死後,發繼承了他的王位,是為周武王。

周文王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名君聖人,被後世歷代所稱敬仰,《詩經.大雅》中的頌詩也曾如此描繪,認為周文王是人們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他以德澤國,以仁化民,舉國上下一派君子之風,是一個令人羨慕和嚮往的社會!

孔子稱周文王為「三代之英」,還感慨道:「鬱鬱乎文哉,吾從周!」孟子稱文王這樣的聖人,五百年才出生一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國自古講究門風,注重庭訓、家教,重視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美德和品質教育。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還有許多形式的家書、教子詩等等。
  •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朝詩人王翰所著的〈涼州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好詩,描寫從軍者赴沙場作戰的無奈與瀟灑。其中「葡萄美酒」與「醉臥沙場」兩句,畫面之鮮明,彷彿一名慷慨就義的將士就在眼前一般。
  • 從古至今,從西方到東方,人類與星象似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西方,有十二星座對應著人的命運、愛情、事業等,說起來只是星象學中的一種籠統而又粗淺的表現與運用而已;而近代發現的瑪雅預言,則是星象學深遠的運用了。反觀東方,幾千年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的觀天術,卻遠遠超出西方文明的科技水平。
  • 受師父囑咐到山下的繁華街市賣胭脂,身在世俗,打情罵俏的、孩子哭、痞子鬧的,沒點安寧,書生每天晚上回來打坐,心也被攪得不安寧。他也不好問師父,只好自己想,自己悟。後來明白:修道人的心是為修道而來,心在道中,自然就能遠離世俗。
  • 蓋洛普調查指出,92.4%人類歷史上偉大的科學家相信造物主的存在。在這些科學家看來,科學與宗教並非是排斥關係。他們可以一方面探討世界的奧祕,一方面讚歎神的偉大。
  • 民間有句話說:兒是冤家女是愁。咋一聽,好象在感嘆父母養育兒女之艱辛、老來無靠之擔憂、代際溝通之不易。非也。這句話的真正意思是說...
  • 郭文通是慶都人,在明朝嘉靖末年(1522年~1566年),做了碣石衛經歷官,當時出征討伐賊寇的各路將領,都打了敗仗。百姓們人心惶惶,官兵們無心拒賊,唯獨郭文通軍紀嚴明,士氣高昂……
  • 「家有千金」的古代中國人如何「擇婿」?榜下捉婿、以聯選婿……不同的擇婿方式顯示不同的價值觀與智慧。
  • 湯斌,字孔伯,是清朝河南睢州人,是當時的名臣,康熙時被任命為江蘇巡撫,他奉旨前去赴任時,一路布衣牛車,只跟了一老人作為隨從。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年輕官員,衣冠華麗,騎馬的隨從眾多,這些人一會兒上前面,一會兒上後面,時不時的就碰撞到湯斌的車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