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長跨海橋行車寥寥 金融時報:中國模式走不通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7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青島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但是如今行車寥寥,推出這個項目的官員現在已經因為貪腐倒台。英媒報道,中國正浪費大筆錢在沒有成果的投資上面。投資已經連續九年超過GDP的40%。中共當局試圖遏制投資步伐,但是接踵而來的是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三年來最低點的7.6%。隨著北京對失控的房地產投資踩剎車,建築行業已經叫苦連連。

面臨經濟放緩和過量投資 進退維谷

《金融時報》16日報導,儘管五月份國家媒體發誓說,耗資6,27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不會重現。但是在十八大權力交接的前夕,當局特別害怕看到經濟急劇放緩帶來失業和社會動盪。溫家寶二月份剛剛說,「改革應該堅定不移,否則死路一條。」但現在,溫家寶開始更多的談論投資的需要而不是結構改革,中國又一次面臨重蹈他稱之為死路的危險。中共面臨經濟放緩和過量投資的雙重夾擊,進退維谷,無路可走。

世界最長大橋車影寥寥 連續九年過量投資

文章說,中國擁有世界上最長的跨海橋樑,但是問題是上面沒有幾輛汽車。這座大橋位於青島,在一年前通車,跨越海灣劃出一道長長的弧形。六條車道,長度42.5公里,足以跨越英吉利海峽。當時的青島黨委書記現在已經因為貪腐倒台。它提出一個令人不安的經濟問題:中國,在時尚的外觀下,是否走到了「不通之橋」的時刻?

人們一直在爭論,這個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可能正浪費大筆錢在沒有成果的投資上面。許多官員和投資者相信,為了追趕經濟發達國家,這個國家需要大量增加基礎投資建設——道路、飛機場、工廠和公寓大樓。這種樂觀的看法現在正受到考驗。人們的擔憂不是中國找不到好的投資項目,而是已經有太多糟糕的項目,特別是房地產領域,並且必須付出經濟急劇放緩的代價。

「投資已經超過GDP的40%並且已經連續九年如此。沒有其它國家是這樣做的。」位於華盛頓的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拉迪說。「解決後遺症很困難。」

遏制投資帶來經濟放緩 房地產叫苦連連

政府已經試圖通過遏制投資步伐,解決過去十年的過度投資。其結果在週五看到了,當局宣佈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到7.6%,這是自從2009年以來的最低記錄。隨著北京對失控的房地產投資踩剎車,建築行業已經叫苦連連。

這種情形,許多分析家相信是好事情。對於脆弱的世界經濟,不溫不火的中國增長可能是不受歡迎的,但是其它的情形更加可怕。如果北京不引導輕微放緩,隨著不良投資堆積,幾年內發生大崩潰的前景將帶來更大傷害。

「我們處在關鍵階段。我們需要平衡短期增長和長期增長。就是說,我們不能只擔心短期放緩。」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說。

但是即使是7.6%這樣輕微的下降,痛苦也迅速傳遍整個中國。建築公司已經堆積損失,股市動盪不已,過去依靠賣地掙錢的許多地方政府,現在都出現資金短缺。房地產開發商和地方官員發出反對的吼聲。

當局發誓不要重複刺激方案

北京迄今繃緊神經。溫家寶總理在2007年首次表示,經濟處於「不穩定,不平衡,不協調和不持續」的道路,雖然他之後也無所作為。國家媒體發誓說,耗資6,270億美元的刺激方案不會重現。「不會重複老路。」新華社五月份在社論中說。

但是這種堅決的姿態是有限的。高層領導不想看到經濟急劇放緩導致失業和潛在的社會動盪。他們今年特別堅決的要消除一切麻煩,因為十年一次的領導層換屆將要發生。

所以在過去兩個月裡,在經濟疲軟的跡象當中,北京謹慎朝支持增長的立場邁出一步。當局已經兩次降息,鼓勵銀行更多借貸,特別是給小企業,並提供補貼刺激消費者花錢。

分析家說,這種轉變必須非常精細的處理。如果政府刺激太多,投資將再次起飛,製造更多的空置樓房,荒廢的工業園和無人之橋。今年的復甦將是以嚴重的麻煩為代價。「最糟糕的情形將是寬鬆的金融政策,同時放鬆對房地產領域的控制措施。」彭文生說。

地方政府不賣地沒錢 跟中央博弈

珠海毗鄰澳門,是最新一個試圖迫使中央結束打擊房地產行業政策的城市。本週末,有傳言說珠海將放鬆政府冷卻房市最嚴厲的措施,即禁止購買超過一個住房。但是像其它城市一樣,珠海迅速被中央當局摑了一耳光。它放棄了這個計劃。

但是雖然領導層摀住房地產業蓋子的堅決態度讓很多人驚訝,有足夠理由相信它並沒有去除對投資的迷戀。這反映在上週溫家寶的講話。他表達了對放緩的擔憂,他命令政府集中支持下半年的經濟。溫家寶說:「穩定增長的政策包括促進消費和多元化出口,但是目前主要的任務是提升合理的投資增長。」

決策者試圖帶中國離開過份依賴投資軌道

中國首席證券監管官員郭樹清,被認為是最具有改革思想的人,他在上個月一個金融會議上鮮明指出中國的問題。「基礎建設從來是我們的瓶頸,但是現在我們開始看到部份產能過剩,部份道路和鐵路線處於閒置狀態」。地產業的浪費更加嚴重。那裏的建設很快但是很爛,即使在最富裕的海濱城市。「房屋不得不每六年到七年重修一次。」郭樹清說。

他不是一個人。越來越多的高級決策者提出需要改變增長模式的基礎。「改革應該堅定不移,否則死路一條。」溫家寶二月份說。他的講話之後,當局過去幾個月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試圖駕駛中國離開過分依賴投資的軌道。

廉價資本已經成為過量投資的首要原因,中央銀行已經開始通過增加市場力量對利率和匯率的影響糾正這個問題。同時,尋求直接投資更加具有產出效益的領域,監管者命令銀行借貸更多給小企業,減少給國有企業。改變金融制度,使得地方政府更少依賴土地出售的方面也有進展。

「人們在寄希望於新的領導人接受改革的挑戰。但是遠遠無法保證。隨著經濟成熟,它越來越難以改革。」位於香港的絲綢之路協會創始人森芬多福說。

隨著經濟放緩,溫家寶更多的談論投資的需要而不是結構改革,中國又一次面臨走上老路的危險——他數月前稱之為死路的道路。保持經濟短期內衝刺,而置長期的陷阱於不顧的誘惑,很難抵制。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美國銀行警告:  中國硬著陸或成「高概率事件」
亞洲銀行再掀裁員潮 股票部門是重災區
經濟學家:中國經濟比官方公佈數據更糟
十八大前 太子黨籲政改平反「六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