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溯源

人氣 134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也知綜合報導)15世紀的文藝復興使得許多歐洲人開始重新讚揚奧林匹克精神。 意大利的馬泰奧.帕爾米裡亞在1450年提出要提倡奧運會的和平與友誼的精神;德國人庫齊烏斯花了多年時間挖掘古希臘的奧林匹亞村,他在1852年1月在柏林宣讀了考察報告,並建議恢復奧運會。

19世紀末,歐洲各國的經濟文化蓬勃發展,國際交往日益頻繁,體育交往也隨之增多,出現了第一批國際體育組織。1881年成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又相繼成立了國際滑冰聯合會和國際划船聯合會。1887年,德國人在柏林展出了從奧林匹亞發掘到的大量文物,反響很大。

被尊稱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的法國教育家皮埃爾‧德‧顧拜旦(Pierre de Coubertin)於1892年在索邦大學大禮堂首次公開提出恢復奧運會,他發表了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著名演說,他希望把奧林匹克範圍擴大到全世界。

1893年,為了恢復奧運會,顧拜旦在巴黎召開了第一次國際體育會議。1894年,顧拜旦致函各國體育組織,邀請他們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同年6月18-24日,他們再次在巴黎召開了國際體育會議。會議決定成立有12個成員國組成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並選出了希臘詩人澤‧維凱拉斯為委員會主席,顧拜旦為秘書長。顧拜旦親自設計了奧運會的會徽、會旗。會議還通過了奧林匹克憲章。會議還做出決定,將於1896年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第1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後每4年舉行一次,會期不超過16天。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是一個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繼承權的法人團體,不以營利為目的。總部現設於瑞士洛桑。它的主要宗旨是使體育運動為人類的和諧發展服務,以提高人類尊嚴;以友誼、團結、公平競爭的精神,使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膚色、不同信仰的青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加強瞭解,增進友誼,從而有助於建立一個美好和平的世界。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1896年開始,其中第6屆(1916年)、第12屆(1940年)、第13屆(1944年)由於戰爭的原因沒有舉行,但是屆數仍然按照順序排列。

第1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1896年4月5日舉行,雖然只有13個國家300名運動員參加,但是它第一次成為了國際性的比賽。這一屆的冠軍沒有金牌,因此不能被稱作「金牌獲得者」。在這一屆奧運會上,也確定了奧運會由奧委會的各成員國輪流舉辦的原則。

1900年奧運第一次有女子運動員參加,這也是女子進入體育運動的開始。 1912年奧運首次實行了限制職業運動員參賽的規定。從這屆開始,國際奧委會對女子參賽由默認轉為公開支持的態度​​。

1908年奧運時,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奧運會的宗教儀式上,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大主教在佈道詞中說,奧運會「重要的是參與,不是勝利」,顧拜旦很欣賞這句話,以後多次引用,使得不少人認為這句話應該成為奧林匹克理想。

1913年,為了宣傳奧林匹克精神、鼓勵參賽運動員,由顧拜旦提議,經國際奧委會批准,將「更快、更高、更強」(拉丁文:Citius、Altius、 Fortius)作為奧林匹克格言。

1920年奧運為了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喪生的人們,在開幕式上點燃了火炬,這一形式也被以後的奧運會承襲下來。那屆奧運會還首次採用了國際奧委會會旗——奧林匹克五環旗。此外,開幕式上的運動員宣誓儀式和閉幕式上的會旗移交儀式也是從這一屆開始的。

1936年奧運首創了火炬接力並在開幕式上點燃火炬的儀式。1968年奧運增加了裁判員宣誓。

自1964年奧運以後耗資日益巨大,使得許多國家都不敢申請。美國舉辦的1984年奧運大膽革新,引入商業模式,最後獲得2.25億美元的盈利,首開奧運會獲利的先河。

相關新聞
組圖:倫敦奧運主場館-奧林匹克體育場
組圖:倫敦奧運場館-籃球館
倫奧前 地鐵出紕漏引人憂心
對奧運安保商失望 英增設1,200警力保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