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部:儲糧不當 年損500億斤

人氣 2

【大紀元2012年07月05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中國農業部官員日前透露,由於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後,中國農產品產後損失驚人,糧食損失率超過8%,蔬菜損失率則是超過20%,每年僅糧食損失量就高達500億斤。

中國官方新華網報道說,中國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張天佐,在7月3日出席2012農業科技創新發展論壇暨第三屆中國現代農業產業投融資峰會時說,農產品產地初加工主要包括:乾燥、儲藏、保鮮等諸多環節。多年來,由農戶和專業合作組織自行完成的比重超過農產品產量的一半,由於設施簡陋、方法原始、工藝落後,導致農產品產後損失嚴重,品質下降。有關數據顯示,中國目前糧食產後損失率在8%到12%,每年因此損失的糧食超過500億斤;蔬菜每年損失率更是超過20%,其中,葉菜類損失率超過30%。據初步估計,中國每年只有60%到70%的蔬菜能得到有效利用。

農業部專家測算,中國糧農產品的產後損失率為:糧食7%-11%,馬鈴薯15%-20%,水果15%-20%,蔬菜20%-25%,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平均損失率,折算經濟損失達3000億元以上,相當於1億多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因此而被浪費。

美國印地安那州博爾大學經濟學教授鄭竹園表示,中國政府這些年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基礎設施,交通和航天上去,對發展農業重視不夠,投資不足:

「對農業它一向是沒有被注意,根本沒被注重。它不是不知道,它顧的事情太多。農村一向是落後了,你說政府是麻木不仁也不一定,這六十年來最主要是搞交通、高速鐵路、飛機場、它的錢都投在這裡。它現在把人放在太空去,這一次就幾百億的用費,花好多錢給它。」

新華網的報道說,為此,今年中央財政安排專項資金5億元,補助農產品產地初加工項目,並通過財政「以獎代補」方式,扶持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建設儲藏、保鮮和干制設施,改善產地初加工條件,實現減少產後損失、增加有效供給、促進農民增收。

中國農業部的有關資料顯示,中國中央財政補助項目實施區域包括:河北、內蒙古、遼寧、吉林、河南等11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獎補範圍包括:當年新建的馬鈴薯貯藏窖、果蔬貯藏庫和果蔬烘乾等三類設施。中國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張天佐表示,減損就相當於增供。據估計,這些減損措施相當於每年增加200億到300億斤糧食供應。同時,科學儲藏、保鮮、乾燥還將有助於均衡市場供應、提升農產品安全性以及均衡淡季、旺季農產品市場差價等。

然而,據中國《財經參考報》的報道,中國的農產品損失似乎不僅限於儲存不當,中國土壤的重金屬污染每年也造成高達千萬噸的糧食損失。化工產業成為重大污染源。苯、酚、磷類有機污染及鎘、砷、鉛、鉻、汞等重金屬對空氣、水體造成污染的同時,也成為土壤中長期存在的「毒瘤」。

旅居德國的環保專家王維洛就中國的重金屬污染問題表示:

「中國的重金屬污染問題應當是相當的嚴重。因為中國很多的河流都已經被污染了,中國農地的重金屬污染的面積更大,大多數發生在中國農村的邊遠地區,受害的是小孩子比較多。造成污染的是工業的廢氣廢水和廢渣的排放。原因很簡單很直接,企業有沒有責任呢?按照政府規定的排放標準在哪裡排放。中國政府在排放標準的制定上應該說是不作為。它所制定的標準不能保證中國老百姓的身體健康。」

中國《財經參考報》的報道說,業內人士指出,重金屬無論是污染水體,還是污染大氣,最終都會回歸土壤,造成土壤污染,而污染的土地產生出來的則是沒法食用的農產品。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希望的採訪報道。

(責任編輯:辛民)

相關新聞
調查:雲南曲靖地下水鉻毒超標242倍
中國近四千萬噸危險廢物被胡亂棄置
祝振強:國土大半嚴重污染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真實的江澤民》第五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