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哉!以送經書為謝禮

林靈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一、以送經為謝禮:妙哉!

昆山地區的徐母許太夫人,是翰林公徐錫余之母。她持齋好善,禮誦不停。崇禎丁丑 (1637)年冬,是她的六十大壽。這一天,她只是修福齋僧,用親友所送的禮金,刻印《法華經》許多部,用素菜招待親友,飯後,她把所刻的《法華經》,每人各贈一部。

聽到此事的人,無不羨慕,個個稱善。徐母許太夫人,以後身體康強長壽,子孫發達。

他人做壽時,用酒肉腥膻應酬客人,反招短壽之因。徐母許太夫人,用法味酬恩,就種下了長生之果。誰得誰失,何去何從,請平靜心態,仔細思考。

二、張冰庵福事酬賓

昆山地區的張冰庵,他家代代修德,虔奉三寶。張公尤其精通教乘,雅志禪宗。康熙己未(1679)年秋天,是張公六十大壽,送禮的人接踵而至。張公就將禮金彙集起來印刷《普門品》、《大悲咒》數種經書。他的回禮,也學習徐母許太夫人的榜樣,只用 素食待客,片鱗、只鳧,都沒有傷害。

親友賀壽,世人都認為是喜祥之舉,實際上完全不對。人若修善,自然享受長壽。何 必大張旗鼓,去請人人來賀?唐虞以前,人的壽命,大多都有一百多歲,卻無賀壽之 名。此後,人的福德漸薄,壽命漸短,所以壽賀漸開。嗚呼!這正是三災將至、人壽短促的預兆,不可不知。張冰庵先生的所作所為,真是與平常人大不相同啊!

三、袁午葵佈施壽禮

武林人袁午葵,樂善不倦。康熙己卯(1699)年孟夏,正值五旬之誕,與他有交往的社會士紳,聚集壽禮來祝賀。袁午葵公無法拒絕,就彙集大家到景德寺,把所有壽禮,全部佈施救濟貧人以及孤寡殘疾者,並且自己再拿出幾金,貯存到同善會中,以作答謝。

果子成熟的時候,落地已經指日可待;樹木長大的時候,砍伐已經就在近期。因此, 聰明的人過了中年後,就應當把家室作旅舍想,把眷屬作同伴想,把光陰作少水魚想 。如果等到眼茫茫,髮蒼蒼,齒牙動搖之後,還要放肆殺生,迷而不悟,那麼此人也太愚蠢了。

(均據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當時,大司馬吳漢,奉命南討公孫述,因軍糧只及七天用度,意欲回師。張堪於是快馬加鞭,跑到吳漢軍營,勸說吳漢不要退師。
  • 縣裡的貧苦百姓死後,有的無錢埋葬。何易於總是掏出自己的俸錢,幫助料理後事。對於來交納稅收的白髮老人,何易於經常給予飯食,虛心徵求他們對縣衙官吏的看法和意見,以便改進自己的工作,把全縣的政事辦得更好些。
  • 李藩說:「情況很緊迫啊!過了今天,就阻擋不住(王鍔這個佞臣升兼宰相)了。天色又晚,哪裡有時間另外寫奏章?」經李藩這一反駁,王鍔兼宰相一事,從此便壓下,無人再提了。
  • 皇太極喜歡讀史書,從文獻和工作實踐中,逐漸認識到「安民」、「恤民」的重要。
  • 楊忠是戴獻可的僕人,戴獻可家中非常富有,他命楊忠替他負責經營一個農莊。楊忠經營得很努力,所獲得的利潤也很多。
  • 有人安慰勸勉韋仁約,他回答說:「我性格狂妄淺薄,如果大權在手,遇事就會發作起來。但是我想:大丈夫本來應當端莊嚴肅,一定要無所畏避。不能為了保全妻子,而放棄正義,碌碌平庸的苟安一生。」
  • 唐太宗對官員的選用,是十分重視的,他強調官員不在多而務賢。為此,房玄齡等將文武官員總數減省為640人。
  • 唐高宗對侍臣們說:「我一直在思考怎樣養民的辦法,沒有得到要點,你們幫助我考慮考慮。」
  • 幾年後,萬彥齋先生偶然與戴姓、朱姓兩位朋友登城晚眺。萬彥齋先生的家就在城下,忽然看見一個人揮扇急行,直入先生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