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冠軍談中國運動員為金牌做出的犧牲

人氣 26

【大紀元2012年08月08日訊】(自由亞洲電台)在舉國體制下,中國運動員贏得一面奧運金牌,國家要付出數以億計的人民幣,運動員的付出更是令人匪夷所思,他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十五天屬於自己。

原中國運動員、1994年游泳世界盃巡迴賽金牌獲得者劉碧純,目前在美國舊金山灣區開辦一間游泳學校。中國游泳運動員在倫敦奧運會上屢獲金牌並打破世界紀錄,令劉碧純欣喜和感慨。她在接受當地26台中文電視訪問時表示,中國游泳運動員大放異彩,有國家的付出,也有運動員的巨大付出。

劉碧純表示,中國運動員有一種付出,是任何國家的運動員都做不到的。她說,「他們一年當中三百五十天是跟教練員還有運動員們在一起集訓。一年當中只有十五天可以跟家人見面。我覺得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沒有一個運動員可以做到這麼大的犧牲和放棄。」

居住在美國舊金山灣區的方政,曾就讀於北京體育學院體育基礎理論系,他對記者談到他所知道的中國運動員贏得金牌與未能贏得金牌的區別。方政說:「他得到了金牌,就一輩子翻身了。在中國,金牌跟第二名、第三名之間的獎勵差距是巨大的。拿過奧運金牌跟沒有拿過奧運金牌的,在社會上的待遇,運動員出路的保障,也是差異巨大的。所以運動員拚命走金牌這條路。」

方政指出,中國上上下下的金牌狂熱症,將體育精神完全扭曲了:「扭曲到為了爭取金牌,為了保住金牌,就不擇手段:從使用興奮劑、違禁藥品,到打假球,等等,包括相互之間讓球。在中國叫做金牌戰略,奧運戰略就叫做金牌戰略。」

方政指出,中國的金牌狂熱症,極大的危害了中國的群眾體育和國民身體健康。他說:「追求金牌使國民體質沒有得到有效的提高,人們參與體育的熱情並沒有得到宣揚,學校體育更是一落千丈,把資源都傾斜到金牌上面。國家的面子工程政績工程的思路,在體育界就是金牌。」

因此在中國,如同經濟建設的GDP,金牌對於領導人才有意義。方政說:「就跟一個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幸福,社會的和諧,不完全靠GDP一樣,一個國家的體育狀況,尤其是民眾的健康,根本與金牌數沒有什麼關係。」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台特約記者CK發自舊金山的報道。

(責任編輯: 辛民)

相關新聞
何清漣:中國民眾「愛國主義」思想的灌輸形成過程
華裔冠軍言論風波 加媒:中國是運動員血汗工廠
【網聞】中國為甚麼輸不起奧運會?
【酈劍鋒】:西方質疑葉詩文反映了什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