濃濃中秋情意 弘揚傳統文化習俗

人氣 504

【大紀元2012年09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沈玉清綜合報導)在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裡,中秋節也許是最富有詩意的一個。送走了炎熱的夏天,迎來的是秋高氣爽的金秋。那金秋灑金帶來的是百果飄香,五穀豐登。「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賞時」,中秋正是花好月圓時。古往今來,月亮因中秋佳節,也被中國的傳統文化賦予了豐富的內涵,關於月亮的傳說故事一直源遠流長。

「每逢佳節倍思親」,華人有著傳統的家族倫理觀念,重視親族情誼與血親聯繫,家庭成員的團聚成為家族生活中的大事,民俗節日為家人團聚提供了時機。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成圓形,象徵團圓。「團圓」成為中秋節習俗的中心意義,也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每年的中秋節前夕,世界各地的華人都會以各種方式慶祝中秋節的到來,離家的遊子也藉此機會表達對家人的思念。

舊金山中國城中秋街會熱鬧非凡

中秋是閤家團圓的日子,身在異國他鄉的海外華人格外看重這個節日。每年都有近10萬人次參加的中秋街會,已成為美國舊金山中國城的重要活動。

9月22、23日,為期兩天的中秋街會在舊金山中國城都板街熱鬧登場。今年的中秋街會有100多個攤位,提供月餅、節日小吃、手工藝品、興趣俱樂部、家庭用品、汽車、醫療、遊戲,以及社區服務等商品和介紹。

街會以舞獅、中秋人物巡遊揭開序幕。當天的中國城,艷陽高照、人頭攢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灣區華人紛紛到舊金山中國城,買月餅、會朋友、購物消遣,順便也觀賞獅舞、武術表演等。

舊金山市議會議長邱信福、市議員馬兆光、中秋街會主席雷綺華等,主持了剪綵儀式。(攝影:曹景哲/大紀元)
舊金山市議會議長邱信福、市議員馬兆光、中秋街會主席雷綺華等,主持了剪綵儀式。(攝影:曹景哲/大紀元)

生隆月餅飄香 港人守護傳統

又到中秋,滿街月餅。但最懷念的還是全手工製作的傳統月餅,不僅因為真材實料、香港製造、品質有監管,還因那份隱藏在月餅裏的人情味。香港深水埠北河街市的一家傳統月餅店,一家人守護傳統,令人感動。

真正的傳統月餅店在香港已是鳳毛麟角,目前僅餘的只有數家,深水埠除老字號八仙外,就要算這家生隆餅家了。黃先生做了35年傳統月餅,現今月租7萬多,要養活一大家人,著實不容易,但他憨厚地笑說:「主要是靠遊客和街坊,每到中秋,生意都不錯。」

因為真材實料,做得用心,店裏面的糕點質素早已聲名在外,很多旅遊雜誌都有介紹。連周潤發、狄波拉等明星也來捧場。

不少著名店舖內掛滿明星名人合照,但小店卻樸實得連一張宣傳照片都沒有,「我們小本生意,無謂借別人宣傳」,一家人只懂埋頭苦幹,淡泊名利,卻處處透著濃濃的人情味。

黃先生和太太一家守護傳統,默默開店13年,專做傳統糕點和手工月餅,真材實料,絕不欺場。(攝影:祥龍/大紀元)
黃先生和太太一家守護傳統,默默開店13年,專做傳統糕點和手工月餅,真材實料,絕不欺場。(攝影:祥龍/大紀元)

趣談台灣中秋民俗

台灣民眾特別重視過中秋節,因而在中秋節有許多習俗世代相傳。

首先是祭月和拜月。一般認為中秋節的起源,是源於古代帝王在八月十五祭月的習俗。後來,民間也漸興此風。到了明清時代,祭月時的供品,已形成規模:月餅必須是圓的,瓜果必須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街市上還會出售一種「月光紙」,上面會有月光、菩薩、宮殿,還有兔形人在月光下搗藥。

祭月後,即將此「月光紙」焚燒。祭月的活動男士可以參加,但拜月的活動男士就不能參加了。所以在台灣,「拜月」就成了婦女的專利,當婦女們忙著置辦各種拜月的物品時,小孩子們也趁機跟著忙活。

每值中秋,台灣街市上都會賣一種用來供兒童祭月用的「兔兒爺」。「兔兒爺」源於明末,以泥土塑造成兔首人身,坐姿如人形。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轉變成了「中秋」的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多樣,為孩子們過中秋增添情趣。

在台灣農民中,過中秋時,則要祭拜土地公。此習俗是要感謝土地公保佑其有豐富的秋收。

台灣還有一些和女性有關的中秋民俗,也很有意思。在中秋夜祈求長壽:台灣民間相傳,中秋夜睡得越晚越長壽,尤其是少女在中秋夜晚睡,會使自己的母親長壽。

台灣民眾特別重視過中秋節,因而在中秋節有許多習俗世代相傳。(網路圖片)
台灣民眾特別重視過中秋節,因而在中秋節有許多習俗世代相傳。(網路圖片)

慶中秋 韓國民俗最大慶典

韓國的歷史、文化與中國有著淵源流長的緊密聯繫,中秋節在韓國的節慶日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由於傳統上秋天是一年中收穫的季節,為了慶祝豐收,中秋節這一天韓國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許多美食佳餚、糕餅點心來祭拜祖先,並舉行一系列的慶祝活動。

韩国传统的音乐游行助兴庆典。(摄影:Steve Ha/大纪元)
韩国传统的音乐游行助兴庆典。(摄影:Steve Ha/大纪元)

依循傳統慶賀 保留中華傳統文化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華人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團圓月餅都來源於此。如果拜月之俗沒有了「嫦娥奔月」、「后羿神射」、「玉兔搗藥」等等的神話傳說,沒有了天上的月圓到人間的團圓這樣浪漫的聯想,中秋花好月圓時便沒了內涵和韻味,中秋節會黯然失色,「中秋佳節」未必會流傳下來,那寄托了人生美好嚮往的千古名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便不會在此時吟誦。

中秋節這樣的傳統節日要想保留,薪火不斷,應依循傳統慶賀,中國文化中與神有關的部份才會代代相傳。地道慶賀傳統節日,是接受傳統文化熏陶的過程,從而能保留下傳統節日中蘊含的中華傳統文化道德和傳統文化價值。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許雅涵穿學生服扮萌 提前歡度中秋節
詩意中秋
詩意中秋 人氣 72
知名月餅店火警  2人灼傷
花好月圓迎中秋 華埠孔廈邀僑胞27日相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