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教 小皇帝變成好孩子(4)

正確溝通,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長(下)
麥可.溫特霍夫 譯/王泰智、沈惠珠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建立溝通的心理前提:把孩子看成是孩子

把孩子看成是孩子的成人能夠體認到,身心發展不成熟的孩子得學習各領域的知識才能健康成長,成人也必須時刻用愛心陪伴、進行指導。這是對孩子發揮保護的角色,必須具備特別的責任意識。「被保護者」這個名詞今日幾乎不再被使用,卻最能表達這項觀點。

被視為「被保護者」的孩子在等級制度中只能居於他的保護人之下,但孩子卻不會因此受到任何負面影響(此段所謂的等級制度係指與生俱來的階級制度,如父母和子女)。

我們可以用體育訓練為例,來說明這點的重要性。不論進行哪一種體育項目的訓練,都必須劃分教練和學員的區別。前者制訂訓練計畫,後者則要聽從指導、進行訓練。制訂計畫在此是個核心問題。教練對運動員的指導和演示,成人對孩子的指導不是為了培養單純的接受命令者,而是為了幫助他們成為自信和自立的人。目前為止,沒有一名奧運冠軍和自信自立的成人是從天而降或者與生俱來的。不論是運動員還是其他人,他們的成績都歸功於他人的陪伴和幫助。

教練訓練學員時,會不斷指正學員的錯誤,讓他們更加完善地完成動作,但這不是像在軍營裡一樣採取專制手段,而是為學員提供積極的關懷。運動員開始學習一個全新的項目時,還是這個領域的新手。同樣的,孩子也是生活領域的新手,兩者的奮鬥目標都是自我改善和學習,因此必須尊重階級制度中的「上級」(教練/成人)。階級制度中的上級,只是職能的分工使然,而不是自己要高人一等。這也符合成人和孩子的關係:成人並不是把自己置於孩子之上,而是直覺地知道,孩子需要引導和帶領,因為他們還未完全發展成熟。

體育教練在訓練開始時,重要的是今後要為某個體育項目取得成績奠定基礎。若學員都是新手,訓練項目的持續性很重要,不能今天訓練這個項目,明天又訓練那個項目。只有經過多年訓練,才能進行技巧討論,討論今後如何改善運動方式和提高成績水準。把這些運用到孩子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就意味著較大的孩子才能逐漸進入決策過程。

然而,運動員訓練過度往往是有害處的。整體來說,他們必須無條件按照教練的指導進行訓練,否則就會出現所謂的認知障礙:如果我是網球運動員,訓練時每次擊球前還要考慮這樣打是否適當,還是另一種打法更合適,那麼對手擊來的球早已不知去向。這裡需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擊球時的本能反應。

如果學員不把教練看成是指導者,而是一個平等的隊友,就會進行無止境的討論,而不是常規的訓練,這對提升運動水準並沒有好處。

把孩子看成是需要發展生命的人,就是認為孩子仍然是孩子。

身為兒童心理學家,我完全可以跟這樣的人進行溝通,因為我們說的對象是一樣的。訊息的發送者和接收者在溝通時,理論上應該處於同一個頻率。一旦溝通的一方在談話時把孩子當成了夥伴,而我只把孩子當做孩子時,就會產生溝通困難。一方認為「孩子就是孩子」,另一方若是用其他關係模式來看待「孩子」,雙方在截然不同的基礎上交鋒,必然是沒有結果的對話。

─ ─摘自:《這樣教,小皇帝變成好孩子》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美國職籃NBA「小皇帝」詹姆斯今天狂砍35分,韋德(Dwyane Wade)貢獻22分,助邁阿密熱火(Heat)以114比96擊敗密爾瓦基公鹿,免除本季對戰3場遭橫掃的難看紀錄。
  • 據明報報導,香港有不少兒童不懂自理,日前有機構的一項調查發現,多達九成港童連基本廚藝如洗米煮飯、煮即食麵也不懂,調查還發現,逾七成家長還予以「配合」,過去1年內不曾允許子女入廚。有家長團體勸諭,家長毋須過分保護子女,應陪同子女入廚,訓練其自理能力。
  • 直覺式教育的關係模式認為「孩子就是孩子」,這是大約二十五年前成人談到孩子時的理念。此一模式的親子相處架構是,承認成人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權力差異,不論私人層面還是社會層面皆然。
  • 我們必須認清與孩子發展相關的直覺行為和放任態度之間的區別。後者從根本上來說,是在開明和獨立的外衣下,漠視孩子及其社會行為;直覺行為則恰恰相反,保持平常心的成人能夠感覺到是否需要回應孩子的行為;如果需要,也會知道怎麼去做。
  • 溝通永遠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前提是我們確實想解決問題。但溝通往往沒那麼簡單,不同的人雖然運用同樣的概念,卻是表達完全不同的事。談論孩子時更是如此:我們都在談孩子,卻是指不同的「對象」─這也是因為我們看待孩子的模式不同所帶來的結果。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 我們一直在推廣學前教育課程。誠如近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指出,學前班遠遠供過於求,還提到「幼兒教育提倡者說,如果家長知道學前教育的好處,可能會有更多的家庭報名參加。」然而這些所謂的好處往往難以實現。從各種學術研究得知,上學前班的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難,在行為和學業上落後於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同儕,而且在學涯後期被留級的可能性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