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隱溪畔的外按古道

作者: 行山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石碇,一個隱匿在石碇溪上游的小鎮。現今石碇的名聲不若深坑響亮,在清朝,卻是物資往來蘭陽平原及台北盆地的樞紐。

旅人印象中的淡蘭古道,為行經東北角海岸線,分別位於侯硐、三貂嶺間的金字碑古道及貢寮、大里間的草嶺古道。而淡蘭古道石碇段則較不為人所知,或許是為正名吧,官方正式的說法為外按古道。

第一段古道

與北宜高速公路共舞

來到永定溪與石碇溪合流的雙溪口,溪水匯集後化為景美溪繼續往下游流去,路邊商店區旁的停車場為旅人行程正式的起點。紅色醒目的淡蘭吊橋橫跨在石碇溪上,淺薄的溪水很難想像過去載著商人貨物的船隻,可以一路航行至石碇老街。

走過吊橋,爬上階梯,古道緊貼北宜高速公路護牆。頭頂上是現代車輛熙攘的國道五號,腳下的路跡曾有多少行人漫步,目的地都是一致的。耳邊傳來潺潺溪水的低鳴,若不是對岸公路上偶爾傳出轟隆的重型機車引擎聲,旅人似乎就化身步行古道上,擔著大菁、樟腦及茶葉的挑夫了。

第二段古道

新綠樹蔭碎石步道添古意

古道第一段的終點為外按橋頭,沿著產業道路續往前,隨即接上第二段古道,路基仍為石板所鋪設,與第一段古道不同的是路旁多了些住家。來到平台後,舊古道與新國道暫時分道揚鑣。走下左側的階梯,開始了外按古道精華的路段。覆蓋在頭上的換成了新綠的樹蔭,走在鋪著碎石的步道更添些許古意。缺少了現代建設的干擾,被噪音壓制許久的鳥叫蟲鳴聲取回優勢,而溪流聲似乎也增加了不同的層次。旅人在古道旁的涼亭稍為停留,享受這聽覺上的饗宴。

全程約2公里的外按古道並沒有過大的起伏,行至中途不過花了30分鐘。走出林蔭,溪裏聳立的巨石不知伴隨過多少來往過客。最後一段古道為沿著溪岸石壁所修築的棧道,而棧道下方為修築北宜高時發掘出的水圳遺跡,在此可觀賞溪流內的魚群,只是人們恣意地放生,溪流中卻多了原本不屬於這裏的錦鯉等魚種。

石碇國小

八十歲老榕見證歷史

古道隨後接上石碇西街,房舍及噪音將旅人的思緒帶回現代。來到集順廟前,原本只是到石碇國小「方便方便」,卻發現另一份驚喜。穿過操場來到學校後方,這裏有棵樹齡八十多歲的老榕樹,是學校在日本大正十二年為歡迎昭和太子來台而特別種植的「昭和太子樹」。而校舍後方還有兩座日治時期留下的防空洞,山腰上還有一座國小前身的「石碇公學校創立三十周年紀念塔」,分別記錄著校友及教師的名字,仔細一看,又是另一種的族群融合。自防空洞向前看,沿著運煤台車道,將旅人的視線繼續延伸至溪上運煤橋的礦工意象。

穿過橫過溪上的便橋,靜默的礦工使勁地推著台車,頂上轟隆的高速公路離開石碇繼續往宜蘭前進,歷史與現代的對比再度顯現。往老街的方向走去,人潮讓沉靜的小鎮憑添些許熱鬧。繁華時期的石碇,擁有的人氣應遠勝於周休二日的觀光客吧,這點似乎是歷史占了上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廣闊的嘉峪關關城橫臥戈壁灘上,兩側城牆與山相連。巍峨朱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著祁連山如玉的雪峰,美麗如畫。
  • 白帝城,在現今四川省奉節縣東的白帝山上,位居高山,形勢險要,雄偉壯觀。
  • 雁門關,又名雁門塞、西隆關。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
  • 居庸關是萬裏長城上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明代碑記中就稱其為「天下第一關」。居庸關位於距北京市50餘公里外的昌平區境內,南俯京師,北拒塞外,地勢險要,歷來為兵家所爭奪,所以自古即為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
  • 天井關雄踞太行山的最南部,故又名太行關,地處晉豫交界的澤州縣晉廟鋪鎮境內。天井關,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為山西省內的六大雄關之一,是利用太行天險而修築的重要關隘,晉豫兩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
  • 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西連華山,東接河南靈寶,史稱「畿內首險」,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
  • 瞿塘關,位於三峽奉節瞿塘峽夔門山麓,因為奉節古稱夔州,所以又名夔門。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自古就是通往巴蜀的門戶。自秦、漢以來,瞿塘關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 南京是個文化遺產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去年有機會去了一次南京,短短幾天的旅途令我感慨萬千。
  • 若隨美麗姑娘心,今生便無學佛份;若到深山去修行,又負姑娘一片情。 ——六世達賴情歌
  •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東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