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風情的北埔小鎮

作者:梁若竹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用「物換星移、滄海桑田」來形容新竹北埔小鎮,可說是相當貼切。二十年前這裏對外唯一的聯絡要道「台三線」大約只有今日的三分之一寬。

「頭一次搭公車沿著蜿蜒的山道前行,兩旁濃密的樹林遮蔽了天空,感覺好像是坐上了開往溪頭的公車。」一個被分發到此地公家單位服務的朋友這樣形容。好不容易抵達北埔的公車站,那是寒冷的元月天,當她踏著空寂的街道前行,整個鎮區竟不見一個人影,氣氛之詭異宛若闖入了空城。

周休二日所興起的休閒風潮改變了許多台灣小鎮的風貌,北埔的純樸外貌或許無多改變,但人潮卻蜂擁而至。今日的北埔成為遠近馳名的客家小城,每到假期,通過鎮區外圍已經拓寬為四線道的台三線兩旁停滿了車子,天空雖不再被遮蔽,但略顯狹小的街道擠滿了閒逛的人群。

番薯餅、芋頭餅、擂茶、柿餅,炙手可熱

「是什麼能不斷地吸引著人群到這個小鎮上來?」我親自到小鎮來試著尋找答案,是餅嗎?創立於1871年的隆源餅行,所生產的番薯餅及芋頭餅的確非常有名,童年印象中每到中秋節時這店裏的薯餅及芋頭餅,幾乎等於是鄰近鄉鎮中秋月餅的代名詞。「應該不是吧!隆源餅行已有百來年歷史,而且光為吃餅而來,恐怕吃了幾次就不想來了。」

「那應該是擂茶。」我想到了第二個答案。這種將茶與食品混合在一起的有趣喝法相傳起源於三國時期,據說張飛帶兵進攻武陵之際,因故眾將士無力前進,當時有一位老草醫獻上祖傳祕方,以生茶、生薑、生米共同磨成糊狀烹煮後食用,將士們吃了之後便恢復精神與體力,從此擂茶名稱就傳揚開來。

北埔擂茶的興起,源起於時任北埔農會總幹事陳重光,建議青年回鄉推動文化產業,十年間從第一家擂茶店,至今已達五十多家的盛況。一個陶製的擂缽內放入花生、黑芝麻、白芝麻、綠茶粉等食品,用木棒槌打壓碎研磨成泥狀後,加入擂茶粉再沖入滾燙的茶水,攪拌均勻即可飲用,風味如何還是得看每個人的口感,但許多人都是衝著那股趣味而嚐試的。

「柿餅或許也占有一席之地吧!」新竹著名的「九降風」孕育出獨特的柿餅產業,每年的黃曆九月初就是「九降風」吹起的時候,柿餅加工業者,先將新鮮柿子洗淨削皮,再置於網架自然風乾。台灣地區最主要生產的柿子大致分五種:日本富有柿、次郎柿、四周柿、牛心柿與石柿。北埔所栽種的品種為「石柿」,甜度高、口感佳、肉質細緻最適合用於製作柿餅。

古蹟、人潮的魅力

特產之外,似乎也不能忽略古蹟的影響力。北埔是清代道光年間客家移民開墾的基地,當時淡水同知李嗣鄴基於防番與開墾,特派幹員於北埔設「金廣福」墾號,設三十六處防隘,募三百餘隘丁,進行開墾的工作。「金」是指合夥或吉利之意,「廣」是指廣東,「福」是指福建,「金廣福公館」即為三十六處隘寮的辦公室及指揮中心,現在成了桃竹苗地區唯一的國家一級古蹟。

金廣福周遭也建有許多古蹟。建於清道光十二年的天水堂,由金廣福開拓墾戶首姜秀巒興建,位置鄰近金廣福的左側,是北埔聚落內最大的客家傳統建築。此外金廣福正對面不遠的姜阿新宅,為仿歐式之巴洛克式建築,氣派的外觀彰顯富豪之家的身份,是建築上難得的經典作品。

鎮民信仰中心的慈天宮,創建於清道光二十六年,為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觀音神像供鎮民祈福膜拜,逐漸發展成今日的規模,遠道而來的遊客也常會到此捻香祈禱。廟前廣場以石板鋪成,廣場旁的人家利用冬日的乾燥天氣在廣場上曬起蘿蔔片來,客家人稱這種薄薄曬乾後的蘿蔔片叫「蘿蔔錢」,用來炒豬肉或煮蘿蔔錢豬肉湯,都非常可口。

除了特產與古蹟之外,富有客家建築風格的老街小鋪也讓遊人體驗到濃濃的懷古風。我突然發現人群或許也是吸引人潮的原因之一,那摩肩擦踵的樂趣,那「原來你們也都到這裏玩」的認同與歸屬感,讓這穿梭時空百來年的小鎮,始終默默不變地訴說著「人」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珠江又是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河流,碧水瀲灩、華燈閃爍,明珠鑲嵌的百里珠江,向人們展示著廣州城厚重的肌理,訴說著悠悠千古動人的故事。
  • 廣州古城,山環水抱,藏風聚氣,具有「三山五嶺雄,三江五河美」的山水格局,和「白雲越秀翠城邑,三塔三關鎖珠江」的優美環境空間結構。
  • 海珠石在今海珠廣場一帶,原為江中一巨石,事實上是一塊由白堊紀紅色砂礫岩構成的大礁石,因聳起於江水之中,故又稱海珠島。
  • 廣闊的嘉峪關關城橫臥戈壁灘上,兩側城牆與山相連。巍峨朱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著祁連山如玉的雪峰,美麗如畫。
  • 白帝城,在現今四川省奉節縣東的白帝山上,位居高山,形勢險要,雄偉壯觀。
  • 雁門關,又名雁門塞、西隆關。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
  • 天井關雄踞太行山的最南部,故又名太行關,地處晉豫交界的澤州縣晉廟鋪鎮境內。天井關,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為山西省內的六大雄關之一,是利用太行天險而修築的重要關隘,晉豫兩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
  • 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西連華山,東接河南靈寶,史稱「畿內首險」,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
  • 瞿塘關,位於三峽奉節瞿塘峽夔門山麓,因為奉節古稱夔州,所以又名夔門。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自古就是通往巴蜀的門戶。自秦、漢以來,瞿塘關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 南京是個文化遺產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去年有機會去了一次南京,短短幾天的旅途令我感慨萬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