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歷史重大時刻瞬間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台灣展

人氣: 41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普立茲新聞攝影獎成立70年,18日起首度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歷屆得獎照片共151幀,2004年特寫攝影獎得主戰地記者卡洛琳‧柯爾(Carolyn Cole)第一次訪台感到很高興,她告訴記者「普立茲的新聞攝影都是一連串的照片,從其中去挑出裡面最好的得獎,他們必須有很強的直覺及很長時間的努力學習技巧,她自己本身投入新聞攝影25年以上,也不過贏得了一次普立茲獎。」

17日下午舉行的「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開展記者會,完整呈現歷屆得獎作品,包括美國國旗升起於折鉢山、貝比.魯斯主持球衣3號退休儀式、世界貿易中心遇襲等經典作品,共計151幀得獎照片,每件作品記錄攝影記者捕捉瞬間畫面的心路歷程。策展人西瑪‧魯賓(Cyma Rubin)表示,越戰有135名攝影記者殉職,阿富汗戰爭也有許多新聞工作者喪命。

新聞的重點是真實

柯爾告訴記者,展覽中呈現出來的每張照片,重要是在背後的那段歷史和故事。她說,在戰地自己當然也會怕,「你要了解當時所有的狀況,要自己做好準備、讓自己儘量處在安全的狀況下,才能做好你的工作。」柯爾說,戰地記者其實是很小的社群,他們就像家庭和朋友一樣,因為在那樣很艱險的環境裡面,他們必須要彼此照顧、支援,很需要團結。

柯爾覺得很有趣的事情是,「她的工作是在紀錄世界,她不寫日記可是拍的照片,同時也記錄自己生活的每一天。」身為女戰地記者,柯爾認為以戰地記者來說其實沒有性別差別,男性攝影師也可以和女性攝影師一樣很感性、感受到關懷,在戰場上其實都是一樣的。柯爾強調,我們怕的是未知的東西,當你看到東西以後,你也許就不會那麼恐懼,「我們拍出來的照片,重點就是想讓大家看到真實的事情。」

2004年柯爾以作品「蒙羅維亞圍城」獲得普立茲特寫攝影獎,同年也獲得NPPA美國攝影記者協會年度最佳新聞攝影記者獎,以及POYI國際年度照片獎(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簡稱POYI)最佳報紙攝影記者,是同一年度囊括美國攝影記者三大最高獎項的第一人。

普立茲獎依據1917年美國新聞巨頭約普立茲(Joseph Pulitzer)遺願創立,包含公共服務獎、報導獎、評論獎、攝影等14個獎項,還有小說獎、戲劇獎、歷史獎等7個創作獎項。1942年起增設普立茲攝影獎被視為「新聞攝影界的奧斯卡」地位崇高。

《瞬間的永恆—普立茲新聞攝影獎70年大展》部分作品

「世界貿易中心遇襲」-2001年9月11日早上,攝影記者史蒂夫.魯德倫(Steve Ludlum)看到世界貿易中心的北塔冒出滾滾黑煙,隨即趕到曼哈頓大橋,調整好相機後,他並未察覺聯合航空175號航班直接衝向南塔,但是相機觀景窗所看到的畫面出現一團火球。他心裡這麼想「是炸彈!」同時按下快門。(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美國國旗升起於折鉢山」-1945年2月23日,美聯社記者喬.羅森索(Joe Rosenthal)登上太平洋硫磺島(Iwo Jima)已經4天,在美軍攻下了島上南端的折鉢山(Mt. Suribachi)後,美軍商量要升上美國國旗時,「從我眼角我看到陸戰隊們正要把旗升起來,我把相機轉過去,拍下這個畫面」。羅森索道。(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貝比.魯斯主持球衣3號退休儀式」-1948年6月13日,許多球迷為了一睹最受喜愛的一位偉大棒球選手:貝比.魯斯(Babe Ruth)而聚集在洋基球場,《紐約前鋒論壇報》(New York Herald Tribune)攝影記者耐桑尼爾.范恩(Nat Fein)繞到球場另一邊,拍下即將和他一起退休的號碼-背號3。濃密的頭髮,著名的球衣號碼,以及高聲吶喊的球迷,范恩的照片道盡魯斯悲喜交集的人生寫照(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科倫拜」-1999年4月20日,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發生了校園槍擊事件,《洛磯山新聞報》攝影組趕到現場,他們看到一名學生潔西卡.哈樂黛(Jessica Holliday)對著蒼天吶喊,連聲問道:「為什麼?為什麼?」他們看到悲痛的學生緊緊相擁。幾天後,附近克萊門特公園一座山丘上的一排十字架,陸續有數千人到那裡致哀。(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蒙羅維亞圍城」- 在蒙羅維亞市郊的「美國之聲」(Voice of America)難民營內,攝影記者卡洛琳‧柯爾(Carolyn Cole)發現蒂妮‧強森(Tehneh Johnson),她住在那裡已超過一年時間,但因叛軍進逼,她也不再安全。「我不僅被光線的美麗,同時也被她眼中的恐懼所震懾。」柯爾寫道。(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神父之助」─1962年6月,南美洲委內瑞拉共和國的新憲法才實施一年,但已經發生兩次兵變,企圖推翻政府。6月又發生第三次,500名陸戰隊叛變,占領卡貝略港海軍基地。攝影記者赫克特‧隆登抵達卡貝略港之際,政府軍坦克碾過市街,他低身潛行,隨時找掩蔽躲槍彈。海軍基地的牧師路易帕迪拉在傷兵間來回照拂。一名負傷的士兵撐起身子,摟住神父的黑袍,神父無視叛軍機槍掃射,幫垂死的傷兵行臨終聖禮。(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里根遇刺」-1981年3月30日美國前總統里根遇刺,里根一生反對共產主義,他曾經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說過:「我相信共產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可悲而怪異的一頁——仍在進行中的最後一頁。」(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俄羅斯政變」-1991年8月18日,強硬派共產黨官員要求蘇聯總統戈巴契夫辭職。他拒絕。他們將他囚禁在他的夏季鄉間別墅內,並宣稱他因為「健康不佳」,已經辭職。幾天內,強硬派失敗,政變瓦解。12月25日,戈巴契夫辭職下台,蘇聯壽終正寢。(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在滔滔洪水中獲救的少女」─1996年2月4日馬坦薩斯溪滔滔洪水,安妮‧威爾斯預料北加州的冬季會有傾盆暴雨,她抵達時看見洪水困住15歲女孩瑪琳‧帕斯卡,這女孩的生命危在旦夕。一名消防員做了最後嘗試,在安妮‧威爾斯按快門的瞬間。他救到了這名少女。(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希望的生命線」-2009年6月30日,攝影記者瑪莉‧琴德(Mary Chind)在中街水壩碰見遊客溺水的意外。在河的對岸,一輛起重機的吊臂被垂降至河面,一名建築工人傑森‧歐格雷斯畢(Jason Oglesbee)用鐵鏈把自己綁在吊臂頂端上,試圖抓到溺水婦人。琴德利用300mm的遠距鏡頭,拍下一張建築工人抓到派翠西亞‧雷夫-尼利,並把她拉高送到安全地方的照片。(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被遺忘的兒童」─1990年羅馬尼亞有12萬名兒童住在孤兒院,許多是被貧窮、未受教育的父母送到這兒。這些被遺棄的小孩,往往天生殘廢,住在擁擠、骯髒的房舍裡。威廉‧史奈德前往羅馬尼亞拍攝這些兒童,蜜蜜‧芮哲思古正在餵一名15歲大的少年吃飯,她是真正關心這些小孩的少數工作人員之一。羅馬尼亞之行改變了史奈德。「這不關乎照片,這關乎人,無援無助的人,這不再只是拍攝畫面,而是要講述故事。」(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奧克拉荷馬市炸彈攻擊案」-1995年4月19日,查爾斯‧波特四世(Charles Porter IV)在奧克拉荷馬市中心自由銀行的貸款部門上班時,突然傳來巨大的爆炸聲響,玻璃碎片散落滿街。波特來到艾弗瑞‧穆拉聯邦大樓(Alfred P. Murrah Federal Building)時,拍了一座彩色鑲嵌玻璃被震碎的教堂,救援人員正在協助受傷者。(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英雄返鄉」─1943年一個晴朗的七月天,在愛荷華州維利斯卡,全鎮鄉親正欣喜歡迎他們的子弟羅伯‧摩爾中校返鄉。在北非服役時,摩爾以一營軍力阻擋德國名將隆美爾將軍兩個坦克師。摩爾彎腰擁抱他的小女兒,攝影記者厄爾‧邦克拍到了這張照片,被《時代雜誌》稱為「返鄉軍人的不朽照片。」(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全然信任」-1957年9月10日,《華盛頓每日新聞報》(Washington Daily News)攝影記者威廉‧畢爾(William Beall)外出拍攝首都華人工商總會(Chinese Merchants Association)大遊行,畢爾眼角掃到一個小男童跨過人行道上了街,男童前面是一頭舞獅,而男童與舞獅之間立著一位年輕高大的員警,警察攔住小男孩,提醒他遠離熱鬧的遊行隊伍,畢爾拍下永遠凍結了童稚純真的一刻。(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心花怒放」-1973年3月17日,美聯社攝影記者斯拉瓦.韋德(Salva Veder)在特拉維斯空軍基地等待剛從北越獲釋的美國戰俘返國,其中一名戰俘是美國空軍上校羅伯.史騰姆(Robert L. Stirm)。一架C-141大型運輸機朝人群方向滑行,返國的戰俘穿著軍禮服下機。韋德拿起相機,看到史騰姆的子女奔跑過來,韋德見狀按下快門:「心花怒放」捕捉在鏡頭裡。(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巴塞隆納奧運」-1992年7月8日,600名攝影記者抵達西班牙巴塞隆納市採訪夏季奧運,《達拉斯晨報》(The Dallas Morning News)派出兩人:威廉.史奈德(William Snyder)與肯.蓋格(Ken Geiger)。蓋格分配到田徑賽,他拍好贏得女子400公尺接力賽金牌的美國隊後,留意到奈及利亞隊選手正盯著記分板看。「當官方認定她們獲得第三名(銅牌)後,四位選手瞬間歡欣鼓舞。(翻攝:陳柏州/大紀元)

(責任編輯:孫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