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獅頭山

作者:梁若竹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遙望山壁,數個由石窟鑿成的天然廟宇隱約在目,走近其中,陪伴著青燈古佛的出家人,加深了遊子對入山修道的認識與想像;腳下所踩的古老石道刻劃出歲月痕跡,樹梢上幾許蟬鳴風聲訴說著此間的清幽與忘塵,這兒時印象的獅頭山,一直埋藏心中令人難以忘懷。

心繫山門莊嚴,情牽古道滄桑

初次造訪獅頭山已是三十餘年前的事,當時跟隨大人們踏著石板古道沿階而上,心中有著無比的興奮與好奇。雖然是為旅遊踏青而來,但行步所見景色之清麗幽深與古剎山門之樸實莊嚴,著實令人對此方外之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來此容易多了!寬闊的柏油道路足以讓遊覽車長驅直入,但我仍棄車沿舊古道前行。一路上落葉覆滿行徑,彩蝶不畏生人四處飛舞,不知道牠們已多久不見人蹤?一別多年,這落葉底青苔石板是否還印著昔日之童年足跡?

人世間的事物真沒有永恆不變的,除了時光之外,還有許多東西也同樣會一去不返。想著想著不禁有點惆悵起來。幸好獅頭山的紫陽門,依舊是它原來的樣子,仿佛讓人有能經此門穿越時光遂道回到從前之感,稍稍撫慰了那一絲情牽。

功過多言無益,石獅閉不語

站在鎮守著獅頭山18座古剎的首座山門──紫陽門前,還未入山門,就先對著字跡蒼勁的楹聯若有所感,彷彿山門真有無形的力量,像是搭飛機前先得進入X光門掃描似的,你得先卸下久已不能沉靜的思慮,才能讓你進入這佛門清靜之地。

「塵外不相關,幾閱桑田幾滄海;胸中無所得,半是青山半白雲。」紫陽門上的這句楹聯是翁同龢1916年所刻,思詠再三讓人頓覺凡塵俗慮如輕煙般消散。一如元朝元遺山所寫「昨日東周今日秦,咸陽煙火洛陽塵;百年蟻穴蜂衙裏,笑煞崑崙頂上人」這首詩一樣,站在修煉人和神仙的角度來看塵世,或許就是這種味道吧!

「公獅居左,張嘴咆哮;母獅居右,閉口露牙。兩座石獅的軀體都略彎向內,呈相望拱衛之狀。」據說1970年以前在台灣所刻的石獅子大致都是這種刻法,但1970年以後,石獅的嘴都刻成張開的了。

建於1980年、紫陽門外的這兩座石獅,卻是難得一見的例外,始終都雙嘴緊閉。有此一說是,一入紫陽門的輔天宮主祀奉地藏王菩薩,來到地府之界,人生的功過好壞早已留下紀錄,此時再自說利己之言又何益!所以石獅閉口不語。

岩洞內闢建寺庵,道德門內移留樹

獅頭山的獅頭在苗栗縣南庄鄉與三灣鄉交界處,獅身至獅尾則在新竹縣峨嵋鄉境,沿著登山步道從獅頭走到獅尾約需兩小時。早於1927年獅頭山就已獲選為台灣12勝景之一,山寺林立是此山的特色,全山共18間寺庵,除建築最宏偉的輔天宮沒有緊貼岩壁而建之外,其餘的17間都建於岩洞內。

穿過獅頭的第三道山門道德門,接下來的步道相當陡峭,由此可以直攻步道的最高點海拔492公尺的望月亭,此處正是新竹、苗栗兩縣的縣界所在。道德門與其旁邊一棵名為將軍樹的大樹,還有一段小故事。

1950年間,楊森將軍有一紅粉知己在海會庵掛單,將軍常去探望這位朋友,有次經過道德門時,因整建工程需砍除這棵老樹,楊森感嘆:「樹長這麼大不容易啊!」建議將道德門往內移以保留大樹。如今此樹枝葉繁茂,然昔日留樹之人早已不在了。

山形酷似獅頭而得名

清道光六年(1826年),淡水廳同知李慎彝為了開墾拓殖中港溪山區,親自率領隨從到祭山湖(今苗栗縣三灣鄉)觀察地形,當他召集當地居民宰殺牛羊祭祀山靈時,遠眺該山之形酷似獅頭,大為驚奇,遂以「獅頭山」名之。

有趣的是,與獅頭山隔中港溪遙遙相對的象山,細觀則見象頭低伏狀若飲河,又像大象近臥於百獸之王面前,俯首稱臣。細觀天地萬物千奇百怪、相生相應之態,讓人不得不對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嘖嘖稱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廣闊的嘉峪關關城橫臥戈壁灘上,兩側城牆與山相連。巍峨朱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著祁連山如玉的雪峰,美麗如畫。
  • 陽關是中國古代陸路對外交通的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南路必經的關隘。它位於甘肅敦煌西南七十公里南湖鄉的古董灘附近,因坐落在玉門關之南,故名陽關(注:古人以山南水北為陽),和玉門關同為當時對西域交通的門戶。
  • 雁門關,又名雁門塞、西隆關。相傳每年春來,南雁北飛,口銜蘆葉,飛到雁門盤旋半晌,直到葉落方可過關。故有「雁門山者,雁飛出其間」的說法。雄關依山傍險,高踞勾注山上。東西兩翼,山巒起伏。
  • 天井關雄踞太行山的最南部,故又名太行關,地處晉豫交界的澤州縣晉廟鋪鎮境內。天井關,因關前有三眼深不可測的天井泉而得名,為山西省內的六大雄關之一,是利用太行天險而修築的重要關隘,晉豫兩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
  • 潼關北瀕黃河,南依秦嶺,西連華山,東接河南靈寶,史稱「畿內首險」,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是「三秦鎮鑰」、「四鎮咽喉」。
  • 虎牢關前「三英戰呂布」,讓虎牢關揚名天下..
  • 書院是中國古代傳播文化、交流學術、培養士子的地方。應天書院位於河南商丘縣城南,因商丘在唐代稱為睢陽,故又名睢陽書院...
  • 瞿塘關,位於三峽奉節瞿塘峽夔門山麓,因為奉節古稱夔州,所以又名夔門。兩岸高山凌江夾峙,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自古就是通往巴蜀的門戶。自秦、漢以來,瞿塘關一直是兵家必爭之地。
  • 南京是個文化遺產豐富、文化氣息濃厚的城市。去年有機會去了一次南京,短短幾天的旅途令我感慨萬千。
  • 五鳳樓樓高二十米,為三疊八角飛簷樓閣,共有二十個啄天飛簷,從各個角度看,都見五個飛角,就像五隻振翅欲飛的鳳凰,翼然立於芝山之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