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兩個國王論珍寶

作者﹕嚴謹
font print 人氣: 46
【字號】    
   標籤: tags:

齊宣王和魏惠王,兩個國王在郊外會合,一起打獵。休息時,魏惠王問齊宣王:「你也有珍寶嗎?」齊王說:「沒有。」

魏王說:「像我這樣一個小小的國家,尚且有直徑一寸那麼大的寶珠,一個寶珠的光輝,能夠前後照亮十二乘車。這樣的寶珠,我就有十顆。像你們那樣擁有萬乘兵車的大國,怎麼會沒有珍寶呢?」

齊宣王說:「我所看重的珍寶,跟你不同。我有個臣子名叫檀子,派他出守南城,楚國人就不敢來騷擾;泅水一帶所分封的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見;我有個臣子名叫盼子,派他出守高唐,趙國人就不敢在河東邊捕魚;我有個臣子名叫黔夫,派他出守徐州,燕國人從北門來歸順、趙國人從西門來歸順的,就有一萬多家;我有個臣子名叫種首,派他防備盜賊,就道不拾遺。我因為有他們的光輝,而能照千里之外,又何止十二乘啊!」

魏王聽了很是慚愧,怏怏然,很不愉快地走了。

【附言】

這個故事是說,魏惠王把直徑一寸那麼大的寶珠,視作國寶,而洋洋自得,甚至以此為驕傲的資本。齊宣王則不一樣,他所看重並視為珍寶的是人才,如守南城的檀子,守高唐的盼子,守徐州的黔夫等。齊王把這些有學識、有能力,治理國家有方的人,視為國寶;並因有這些奇才而自豪。這說明各人有各人的珍寶觀。它告誡人們:要尊重人才,珍惜人才和使用人才。

從古到今,管理國家與各類集團的領導人,有多少人的珍寶觀,類同於魏惠王;又有幾個人,類同於齊宣王呢?任何一個人,難道就不應該樹立正確的珍寶觀嗎?你最喜愛的是甚麼?最視如珍寶的是甚麼?難道不應該端正其認識,以免誤導一生嗎?有人講:「無災一身輕,有官萬事足。」有人講:「無事一身輕,有錢萬事足。」 這些人真該端正身心才好。 (出自漢代韓嬰《韓詩外傳》)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次,顏淵問老師孔子:「為甚麼善於游泳和善於潛水的人,可以很快的學好駕船的技術?」
  • 州太守謝啟昆,有一次正在扶乩,乩仙在灰盤上寫出幾句《正氣歌》中的詞句。謝太守一見,以為可能是文天祥,急忙整肅衣冠,躬身下拜,叩問乩仙大名。乩仙答道:「我是亡國庸臣(自謙之詞)史可法。」
  • 孔子大吃一驚,說:「好啊!這大概就是別人所說的『保持溢滿的狀態,不如停止』的道理吧!」
  • 堯認為許由是賢人,由他來管理國家是人民的幸福,於是決定把帝位禪讓給許由。
  • 不要追求高官厚祿。而貓頭鷹總是會以小人之心,去猜測君子,並對君子痛下殺手,必欲除之而後快。這就是社會動亂不安的一大原因,所以君子應該警惕小人,以防不測之災。
  • 楚國有個人討了兩個老婆。另一個別有用心的人,去勾引他的大老婆,被大老婆痛罵了一通;當他去勾引其小老婆時,小老婆卻高興的答應了。
  • 划船人名叫古乘,他跪在趙簡子的面前,對他說:「那珍珠和美玉沒有長腳,離這裡有千里之路,它們卻能來到富貴人的身邊,這是因為人們喜愛珍寶的緣故呀。現在,賢士都長著腳,卻不到你身邊來,這是君王不喜愛他們的緣故吧?」
  • 過去,周朝有個人想做官,但一直沒能遇上機會,眼看年歲已老,白髮蒼蒼,他坐在路上痛哭流涕。
  • 一日,商容先生教授道:「天地之間人為貴,眾人之中王為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