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樂聖師曠 千古流芳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0月14日訊】在中國歷史上,有一位千古奇人,雖然雙眼盲瞎,卻能以大智之慧,以樂論政,關心民聲;雖然身份卑微,卻聲望崇高,滿譽春秋,王公貴族各國諸侯紛紛邀請他演奏。他以琴諫政治國理念,以樂淡蕩萬物純風。他就是被後人尊稱為「樂聖」的晉國音樂家——師曠。

雖然古時認為,樂師的身份卑微,職業低賤,不宜立書記載。但在《逸周書》,《左傳》,《國語》,《史記》,《呂氏春秋》等經典古籍中,都有記載樂聖師曠的眾多事跡,完全超越了當時習約俗成的偏見,可見名家名流對師曠的尊敬和仰慕。

師曠雖然雙目失明,但辨音能力超強。他以仁心傾聽天地萬物之聲,化樂為萬物之聲,天地大眾,飛禽走獸,在他非凡的演奏中,如癡如醉忘形忘我。由他創作的《陽春》,《白雪》,《玄默》,《無射》等樂曲,一時廣為流行。其中,《陽春》雅樂之章,取春之萬物生機,和風淡蕩之意,渾然天成。而《白雪》之音,凜然清潔,充滿雪竹琳琅之音。

師曠在音樂的創作中,繼承了西周周公創製的禮樂文化,並認為音樂的高雅低俗,關乎時代之風,能反映出政治或清或暗的程度。由於音樂有著特別的道德教化之功,一旦流於國土四方,對民間的風俗起著潛移默化的引導和改善。師曠獨到的見解,目光高遠深刻,即使在2000年後的今天,再去品味他的見解,依然有著無懈可擊的警醒和指導作用。

由於師曠樂論的核心是「樂者,通倫理者也」,「審樂以知政」,所以他用琴音樂聲進諫國君諸侯,可謂別具一格,充滿智慧。晉悼公時,國政曾一度清明。一次,悼公問政於師曠,師曠說:「惟仁義為本」。悼公因此廣施仁德於民,復興霸業。而晉平公時,一次,歡宴上,晉平公縱酒大言,好大喜功,違逆天道。師曠聽後,憤怒的把琴砸向平公。師曠剛烈不懼權勢,力諫國君,萬不可有貪天之功,尊天守君道,方是為人之本。

《左傳》記載,晉悼公十四年,由於衛獻公殘忍暴虐,被國人聲討驅趕。當時悼公聽聞後,認為衛人做得有些過分。師曠藉此勸諫到:獻公作為一國之君不能善待自己的國民,反而不修仁德,虐待蒼生,使國人陷於苦難和絕望,這樣的國君要它何用?難道驅逐有何不可?悼公聽後覺得師曠說得在理,連連稱道。《韓非子》記載晉平公設宴招待齊景公,景公向師曠請教治國之道,師曠即刻回答:國君必須施惠於民。景公一連問了三次,師曠都是這樣回答。景公敬仰師曠的才智和威望,回到齊國後,就以施惠政策,散財於民放糧救濟,驅除政敵,廣贏民心。

一次,晉平公諷刺師曠雙目殘疾,說他是「墨墨」,眼中的世界一片漆黑。師曠立刻引諫回答說,如果國君政令不善才是「墨墨」。並分別列舉了天下的五種墨墨,即:行賄受賄,君臣相蒙;奸臣當道,打壓賢人;任用小人,誤國誤民;君臣貪污浪費,而人民困苦貧瘠;法令庇不賢,吏民不公正。一國之君昏庸至此,絲毫不醒,便是五墨墨。師曠說,我雖是瞎子,但只不過是個小墨墨,於國無害;而國君的五墨墨卻會導致喪身亡國,那才是最大的危害。

瀏覽古籍名篇典章,如領波瀾壯闊,震撼在心。師曠人品高潔,政見睿智,且又剛正不阿,備受後人尊崇,可見其美德感召之力,流芳百世千古不衰。這也印證,剛明正道在世的艱辛不易,留下的偉大精神,即使時光流逝千載,但萬國之勢也無法撼動他的千古之威。師曠雖目盲殘疾,但內心的浩浩光明,撼人心扉時,也照耀古今成為傳奇。

相關新聞
歷史故事: 琴藝傳神的師曠
中華「樂聖」──師曠
師曠勸學
師曠勸學 人氣 114
古代著名音樂家師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