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交響樂團將於10月9日晚8點在波士頓音樂廳(Boston Symphony Hall)公演。(攝影:趙洪雨/大紀元)

經典之作《埃格蒙特》背後的故事

2013年10月05日 | 09:44 AM

【大紀元2013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趙洪雨波士頓報導)神韻交響樂團將於10月9日晚在波士頓交響樂廳演出,並將演奏神韻自己創作的曲目和一些經典的音樂作品,其中就包括貝多芬的《埃格蒙特》序曲(Egmont Overture)。

每部音樂作品都有它創作的背景和要表達的內涵,其中也融入了作者自己對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埃格蒙特》序曲所表現的是什麼呢?

歌德的悲劇《埃格蒙特》描寫的是十六世紀歐洲尼德蘭地區的一位貴族,埃格蒙特伯爵,為人民爭取信仰自由而被暴君殺害的故事。貝多芬在1810年為《埃格蒙特》配樂。一位偉大的劇作家和一位天才的作曲家合作,一起創造了西方歌劇史上的輝煌篇章。《埃格蒙特》告訴人們:強制改變不了人心,專制暴政可以一時摧殘人的肉體,甚至奪走人的生命,卻永遠戰勝不了來自人們內心的、信仰的力量。

埃格蒙特伯爵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他是十六世紀尼德蘭的貴族,效忠於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在西班牙對法國的戰爭中,埃格蒙特運籌帷幄,帶領軍隊徹底打垮了法國軍隊對佛蘭德地區的入侵,是人們心中的英雄。然而因為埃格蒙特在戰爭中沒聽從阿爾瓦公爵的錯誤意見,招來了阿爾瓦公爵的嫉恨。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褒獎埃格蒙特伯爵的戰功,讓他管轄布魯塞爾城和周邊的地區。

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作為天主教徒,對治下的尼德蘭地區的新教不能容忍。他決心杜絕西班牙境內的新教。埃格蒙特雖然自己也是一個忠實的天主教徒,但他善良的天性卻讓他見不得與他信仰不同的人們遭到迫害。他堅持認為應該寬容其它的宗教信仰,允許人們有信仰的自由。這兩種不同的理念讓埃格蒙特和菲利普二世不斷發生摩擦。終於,在一次會議上,埃格蒙特伯爵公開表示反對菲利普二世對新教徒的迫害。

1568年,菲利普二世派阿爾瓦公爵帶軍隊進駐布魯塞爾城。殘酷和專制的阿爾瓦公爵下令逮捕埃格蒙特。沒有任何叛國罪的證據,不經審判,埃格蒙特被奸人所害,上了斷頭臺。埃格蒙特身為天主教徒,從信仰上與新教徒在當時應該是對立的,然而他卻為了維護他人的信仰自由而慷慨就義。埃格蒙特伯爵用生命維護和堅持的理念喚醒了尼德蘭的民眾。來自人們內心的力量引發了反對西班牙王國專制暴政的抗爭,最終導致了尼德蘭的獨立,尼德蘭的人們贏得了自由。

埃格蒙特的英雄故事告訴人們,每個人都是獨立自主的個體,而這個個體的主宰是人的內心。人心是不可以被任何外在力量改變的,信仰的自由和給他人信仰的自由是不變的普世價值。

埃格蒙特的故事深深打動了年輕的歌劇作家歌德。從1775年到1787年之間,歌德根據埃格蒙特伯爵的故事寫下了歌劇《埃格蒙特》,並把自己的個性和理念傾注在這部作品裏。劇中刻畫的埃格蒙特比真實的歷史人物年輕了20歲,性格更為鮮明而突出:他嚮往個人自由和寬容,熱愛生命,憎恨專斷的權力。

與歌德有著共同理念的貝多芬自告奮勇為歌劇《埃格蒙特》在1810年的首演配樂。雖然劇中埃格蒙特被西班牙軍隊殺害,嚮往自由的人們被殘酷鎮壓,但勝利的主題貫穿全劇:不管惡勢力如何猖狂,自由和正義必將戰勝邪惡。歌德覺得《埃格蒙特》的配樂應該是一部「勝利的交響曲」,而貝多芬所作的配樂也真正體現了這一點。

《埃格蒙特》序曲是整部歌劇音樂的縮影,其中有不斷發生衝突的兩個主題,一個是陰沉霸道的小調,它在開始占主導地位,是西班牙王國暴政的象徵;一個強大的,光芒四射的大調表現埃格蒙特反抗西班牙統治的力量。臨近序曲的尾聲,幾個刺耳的小提琴音符代表埃格蒙特被斬首,但他所堅持的理念卻沒有消亡。緊隨斬首之後的是整部交響樂中最有力,最輝煌的勝利旋律,令人心神振奮,對正義和自由的必勝充滿了信心。

《埃格蒙特》在古典音樂史上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它通過音樂的旋律淋漓盡致的表現了自由和寬容的理念,和這種理念在面對殘酷的強制和壓迫時所能展現的美好、尊嚴和輝煌。

音樂的內涵博大精深。《埃格蒙特》背後就有這樣精彩輝煌的故事。而《埃格蒙特》序曲只是神韻交響樂團將在波士頓演奏的曲目之一。神韻自己創作的音樂將表達怎樣的內涵,講述什麼故事呢?中西合璧的交響樂在世界頂級的音樂廳裏會是什麼樣的效果?如果你會被音樂感動,或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意義在思索探求,買張票,帶上耳朵和心靈,去感受一下吧。

神韻交響樂團將於10月9日晚8點在波士頓音樂廳(Boston Symphony Hall)演出。地址:301 Massachusetts Ave, Boston, MA 02115;訂票熱線888-974-3698;網站:Symphony.shenyun.com;票價: $105, $79, $69, $49, $3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