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8大奇蹟——聖米歇爾山(下)

人氣 572

【大紀元2013年10月07日訊】聖米歇爾山(Le Mont-St-Michel)位於法國北部芒甚省(La Manche),是聳立在諾曼底布列塔尼之間海面上的一個花崗岩小島,從布列塔尼海岸望去宛如童話世界一般:周圍是碧海白沙,四周既無樹木又無房屋,一座錐形的小山兀然拔地而起。最為壯觀的是,山頂上的聖米歇爾教堂建築群足足比它賴以存在的、直徑約1公里的小山高出近兩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頂高聳入雲,頂上大天使聖米歇爾雕像手持利劍直指蒼穹。其景象恍若海上仙山。

潮漲潮落

聖米歇爾山的獨特與引人之處,除了十三個世紀以來不斷在島上修建的教堂及其附屬建築群外,更有海潮漲退的天然奇景。聖米歇爾山所處的聖馬洛灣潮水落差巨大,漲潮時速度驚人。每逢傍晚,大西洋的潮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奔騰而來,剎那間將聖米歇爾山四周的流沙淹沒,頓時一片汪洋,只有長堤與陸地相連。浪潮最高可以有15公尺,氣勢磅礡。如今,許多遊客就是衝著這潮汐的聲勢而來。

因為聖馬洛海灣漲潮時如此駭人,所以舊時曾流傳有許多可怕的故事,比如,會追趕騎士的漲潮、在巨大的流沙中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的滿載貨物的馬車、陷入淤泥不能自拔而悲慘死去的旅人。還曾有一些試圖趟過海水上山的信徒被洶湧的海水捲走。

過去,更曾發生整個島嶼被海潮淹沒的事情,許多來此朝拜的人因此而喪生。在島的入口處,設有海潮漲落的時刻牌,漲潮時不允許遊客到海濱遊玩。很多年來,漲潮時再也沒有淹沒整個島嶼,不過,如果有一天曾淹沒西西森林的海嘯再次奔湧而來,或許會重現昔日的景觀。

如今在每年春天和秋天,會有兩次大潮出現,一次在3月21日左右,另一次是9月23日左右。每當此時,聖米歇爾山人山人海,熱鬧異常。

海灣的退潮往往也開始得非常突然,也許幾分鐘前還是一望無際深不可測的大海,突然之間海水退向遠處,滿眼望去已是裸露的海灘和海灘上顏色很特別的流沙。幾乎所有的法國古典文學大師,從雨果到莫泊桑,都曾經被潮水的多變所迷惑。以前交通不便,加上朝聖者必須以船隻或是等到退潮才能橫越沙洲進入聖城,來一趟要歷經重重險阻,更使這座聖山充滿高不可攀的神秘感。

退潮的時候,聖米歇爾山周圍是一大片無邊無際的沙洲,15公里以外,才能看到大西洋的海水。但千萬別被表面平坦光滑、看似鬆軟安全的流沙所迷惑。聖馬洛海灣附近的海底佈滿大大小小的地下河床,潮起潮落很容易將沙沖稀,那些過於自信的旅行者很可能陷入其中,它內部的暗流就會像蛇一樣滑動,慌亂中被纏住拔不出雙腿的遊人,就會被流沙吞噬。雨果曾經描寫道:「陷入流沙之中,一定會遭到驚心動魄的埋葬,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

聖米歇爾山就是這樣「朝現夕隱」,充滿了神秘感。白天大海退潮時,水落岸出,通往修道院的道路顯現出來,可是到了黃昏就開始漲潮,天一黑,島就變成了孤島。此刻,站在拉梅維耶爾教堂外的迴廊平台上,極目遠眺煙波浩渺、波瀾壯闊的大西洋,你會感覺到這聖米歇爾山修道院就宛如大西洋波濤中的一艘永不沉沒的航船。而正是這艘航船,1000年來它始終在驚濤駭浪中給人類帶來希望和力量。

軍事要塞

修道院內部建築。(M_Mochon_CDT50)

到聖米歇爾山朝聖的傳統根植於奧貝主教時期。聖米歇爾山令來者流連忘返,甚至在山上逗留不歸。夜幕降臨時,聖米歇爾山遺世獨立,彷彿魔幻世界中凡人不可觸及的所在。而清晨裡水霧瀰漫中的修道院呈現出海上仙山般的景致,更加亦真亦幻,無法用語言描述。也許只有聖經中的詩篇(注,詩篇2:4)可以用來頌揚:「把他建立在海上,安定在大水之上。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想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

但事實上,聖米歇爾山還是一處軍事要塞,也充當過監獄,它與法國的歷史緊密聯繫在一起,多次扮演歷史見證人的角色。

1337年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英軍進攻諾曼底,有著「法蘭西驕傲」之美譽的法國騎士團潰敗於由英國農民組成的弓箭手。此時,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勇敢地擔當起了捍衛祖國尊嚴的使命。曾有119名修士利用修道院堅固的堡壘和城牆,抗擊英軍長達24年!因為每次只要堅守半天,勢如奔雷的漲潮就會淹沒通往陸地的灘涂,為愛國者們贏來寶貴的半天休息時間。他們成功地抵禦了英軍的輪番進攻。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雖然英軍佔領了諾曼底以及法國眾多城鎮,但最終就是沒能攻下聖米歇爾山修道院。

法國大革命時期,修士因不支持共和政府而遭到監禁,教會財產被拍賣,修道院的中殿被用來儲存糧草。在這裡囚禁過數以萬計的罪犯和政敵。王政復辟後才稍為恢復生機。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6月,盟軍即將開始諾曼底登陸,這時,聖米歇爾山修道院的修道士們得知駐守諾曼底的德軍準備炸毀修道院。修道士們便組織起了護院小組,他們表示豁出性命也不能讓德軍的陰謀得逞。那真是讓法國人驕傲的時刻啊!

聖山危機

修道院外觀。(Photos.com)

1874年開始,法國政府投入大筆經費,對聖米歇爾山古蹟進行了為期百年的大規模復修工程。也就是在這個工程中,築起了一條4公里長的堤道連接對岸陸地。這條堤道的確給前往島上朝聖和觀光的人提供了不少方便。在某種程度上說,當地旅遊業的興旺應歸功於這條堤壩。每年多達250萬的遊客通過這條堤壩來到聖米歇爾山參觀,TGV快車將參加一日游的遊客從巴黎送達聖米歇爾山。

但當初沒有想到的是,堤道也同時破壞了海水漲落的自然規律,阻擋了海水退潮時將沙子與淤泥帶走,久而久之,聖米歇爾山附近的海灣被流沙和淤泥嚴重侵襲,原有的浸水草地——沿海垸田早就變成了雜草叢生的海岸,而且不斷地向聖米歇爾山延伸。尤其是近年來,隨著人們對農田的開墾,以及運河、堤壩、停車場等設施的建造,沉積現象不斷加劇,山周圍的地勢漸漸變高,逐漸變成了陸地。

充滿傳奇色彩的聖米歇爾山的歷史風貌,已瀕臨消失。目前,只有在天文大潮來臨時,聖米歇爾山才會顯現出海島的景致。據專家估測,如果再不採取緊急措施,聖米歇爾山周圍的海灣在2042年將被沉積物完全掩埋,屆時留給人們的只是與大陸連成一片的平地,聖米歇爾山將完全喪失海中小島的魅力,成為矗立在平地之上的一座巍峨的修道院。

面對可能出現的「孤島不孤」的危機,法國人自然不會坐視不管。自1995年開始,恢復聖米歇爾山海島風貌的工程就成了法國民眾熱議的一個話題。經過多方論證之後,2006年6月16日,由當時的法國總理正式啟動了聖米歇爾山名勝的改造工程。法國當局計劃耗資逾二億歐元,令巨潮奇景重現。

救護工程

聖米歇爾山的治理工程是浩大的,它包括清除聖米歇爾山附近的沉積物、古埃斯農河的河床清淤、更改古埃斯農河的航道、修建一條新的大壩、新建高架橋取代舊堤等。

古埃斯農(Couesnon)是流入聖米歇爾山海灣的一條河,在古埃斯農河上要建造一座水壩。水壩竣工後,漲潮時,它將把古埃斯農河灌滿海水,落潮時把海水洩掉,從而產生一種抽水效應,能清除沉積物,把泥沙衝到拉芒甚海峽。這樣,修道院周圍的土地將始終處於海水之中,免受沉積岩的污染,並逐漸得到淨化。

新水壩距聖米歇爾山2公里,壩上要建造一座步行橋,橋上還要修一個亭子。立於亭中,可以欣賞整個海灣風景。根據模擬測試數據,水壩建成運行8年後,可以清除八成的沉積物,從而保持「孤島」的原貌。

由於長堤公路阻礙了水流的自由流動,加劇了泥沙沉積,改造工程還將新建一座近一公里長的高架橋,到2014年,這條1880年修建起來的堤岸將逐漸被摧毀,由高架橋取代,遊客可以乘坐汽車,經由高架橋,直達聖米歇爾山頂。到那時,聖米歇爾山可以每年有近二十多天的時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小島。@

(責任編輯:德龍)

相關新聞
海上仙山   法國聖米歇爾山
組圖:【歐洲古堡巡禮】法國聖米歇爾山堡
跟著孩子們去看法國聖米歇爾山海灣
法國聖米歇爾山將成海上「孤島」
紀元商城
這種肥皂不會耗損 永遠陪伴你
每日更新:春天裡的素色清道夫 不知疲倦
這種杯子為何如此火爆 加州女子偷65個被捕
這些亞馬遜好物 讓你生活品質大提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