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創掛牌 霹靂布袋戲打造東方迪士尼

人氣: 12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3年11月19日訊】(新紀元週刊352期,記者趙芷菱報導)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曾創下收視率97%的超高紀錄,引發全民瘋迷,卻因為政府政策造成觀眾流失。現在霹靂公司成為臺灣首家以文創事業掛牌的企業。期望透過不斷創新的數位科技,再造臺灣風靡盛況,並行銷全球。

有「臺灣布袋戲通天教主」之稱的黃海岱之孫、黃俊雄之子,黃強華、黃文擇兄弟所領導創設的「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是臺灣首家以文創事業掛牌的企業,於今年9月30日登錄興櫃。為打造「東方迪士尼」,霹靂公司將首度跨足展演事業,於12月28日起在臺北華山文創園區,推出為期79天的「霹靂奇幻武俠世界——布袋戲藝術大展」,之後再轉戰高雄,以藉此增加公司明年營運動能。

霹靂為全球首創臺灣文藝展

大霹靂國際整合行銷總經理邱正生表示,該大展除了結合霹靂傳統與創新的精華,也顛覆民眾對布袋戲文化的既有想像,是全球首創以臺灣文化藝術內容為題材的展覽,從服裝、造型、兵器到劇中經典場景再現,展出歷年來累積的近200霹靂本尊木偶。

霹靂並秉持「一源多用」的原則,以智慧財產權為核心發展,在布袋戲展演史上,不斷創新並運用新的數位科技,如3D立體投影、浮空投影、互動式多媒體等新媒體平臺的演繹方式,以「新類型偶動畫」來行銷全球,證明了CIT(Create In Taiwan)臺灣創造力的珍貴價值。

曾經風靡全臺的金光布袋戲

臺灣布袋戲「雲州大儒俠──史豔文」,對年紀四、五十歲以上的民眾來說,可說是多數人童年最深刻的回憶之一。在現今電視收視率只要超過百分之二或三就要開香檳慶祝的年代,很難想像能夠四年內連演583集,收視率高達97%,是引發全臺民眾瘋迷的年代。

「金光閃閃,瑞氣千條」、「轟動武林,驚動萬教」是金光布袋戲給臺灣觀眾的印象。「金光戲」也有說是「金鋼戲」,在金光布袋戲裡的所有人物角色,多為氣功師與修道者,多有金光護體,而道行較高、功力較強的人物,無論傷殘敗亡幾次,主要角色總能起死回生而煉成更超凡的武功,有如「金鋼不壞之身」,也因此被稱金光戲或金鋼戲。

太受歡迎 黃俊雄布袋戲遭禁播

1962年當時臺灣唯一的無線電視臺——臺灣電視公司,播出李天祿「亦宛然掌中劇團」演出之「三國志」紀錄影片,這是臺灣布袋戲首度登上小螢幕。

但一般認為,真正讓臺灣布袋戲進軍小螢幕的關鍵人物,是有「臺灣布袋戲通天教主」之稱的黃海岱之子黃俊雄。1960年代初期,黃海岱漸漸交棒給其子黃俊卿與黃俊雄。其中黃俊雄在戲偶、聲光效果與音樂上的創新,更讓他成為臺灣布袋戲的翹楚。

黃俊雄於1970年3月2日率「真五洲劇團」將原本於戲院上映的「雲州大儒俠」首度搬上臺灣無線電視臺螢幕。當年布袋戲播出時間,路上行人、車輛幾乎消隱無蹤,甚至還引發學童逃課、農民和工人怠工現象。1973年政府遂以推行國語的名義,開始要求布袋戲改為國語配音;1974年6月16日,政府繼以「推行國語」及「妨害農工正常作息」為由禁播。

之後數年,新聞局持續限制播出電視布袋戲。但在民意及商業需要下,政府從1981年開始,逐漸開放當時僅有三臺的無線電視臺的少量時段供布袋戲演出,不過仍嚴限同時只能有一家電視臺播出,且要求以國語配音替代閩南語。然而由於語言因時代有諸多的演化變異,以國語吟誦布袋戲口白精髓的古詩詞時,平仄較為平板又音韻較不諧和,因此反而使得觀眾更流失。

霹靂布袋戲 結合現代科技文創

1980年代中期,真五洲園劇團的黃俊雄逐漸交棒給第三代的黃文擇、黃強華與黃文耀。其中,黃文擇跟黃強華在接續了父親黃俊雄雲洲大儒俠的系列以後,開創日後聲名大噪的「霹靂布袋戲」。

1992年黃強華、黃文擇共同創立「大霹靂節目錄製有限公司」,開始製作並發行霹靂系列布袋戲錄影帶,全臺灣錄影帶店鋪線率達90%。以觀眾以社會人士及年輕學生族群為主,1994年8月,大霹靂公司成立「霹靂衛星電視臺」為臺灣首創以本土藝術為號召的電視媒體,由黃強華擔任董事長,黃文擇擔任總經理,全省系統普及率高達99%,收視人口達350萬戶。

聖石傳說電影 進軍國際

兼任導演、編劇雙重身分的黃強華,也是大霹靂集團的董事長。在接下黃家布袋戲第三代的棒子後,為維持臺灣的傳統文化,不斷地為布袋戲尋找新生機。此外,外號「八音才子」的黃文擇,是霹靂國際多媒體總經理,是賦予所有布偶聲音的靈魂人物,因其聲線多變,數百集來,已配音數千位人物。

1998月4月,黃強華首次擔任電影導演,正式開拍第一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The Legend of The Sacred Stone),結合傳統藝術與數位3D動畫,品質媲美好萊塢電影,費時三年、耗資三億,開創異業結盟的宣傳方式,堪稱是最佳的示範案例。

該片創下國片史上首部全省五家八大電影院,同步首映的紀錄,票房高達一億多元,大勝同時期的動畫強片《玩具總動員》。該片之後陸續於日本、美國、泰國、中國大陸等地上映,至此將布袋戲藝術推廣至國際舞臺。

布袋戲在華人地區,以臺灣的發展最為蓬勃。布袋戲全勝時期在臺灣所扮演的角色,至今仍影響臺灣民眾的生活習慣。比方在現實生活中,由真人扮演的「孝女白瓊」,現今仍是部分臺灣民間道教喪禮中常見的科儀角色。又比方,若有政治人物在背後操縱事件,會被輿論喻為「藏鏡人」。然而孝女白瓊與藏鏡人,都僅是當時電視布袋戲的角色之一。◇
 
本文轉自第352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2013/11/14)
想提前看到新紀元更多精彩文章嗎?請訪問新紀元周刊網站:
http://mag.epochtimes.co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