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外民俗文化種子培訓 20多名教師參加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1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靜紐約報導)11月23日(星期六)下午,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主辦的「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在紐約華僑文教中心舉辦。據主辦單位介紹,這一輪的培訓在大紐約地區總共舉辦8個場次,本次是紐約地區第四場次,也是最後一場。

課程內容有林千惠老師教授發糕製作,楊秀英老師教授粵劇基本知識動作,林宛慶老師教授鐵扇舞(民俗舞蹈)。23日有20幾位在地教師參加培訓課程。

林千惠老師現場用「日正發糕粉」製作發糕。她說,發糕是流行於華南、港澳台地區的傳統民俗過年食品。發糕諧音發財、高升,外型發得越大,裂痕越深,即代表新的一年運勢越好的象徵。製作發糕的材料很簡單,1970年代以後,現成的發糕粉出現,不需要再用手工磨米粉。將500克的發糕粉加350克清水混合調勻,倒入容器7分滿為止,放入蒸鍋內蒸25-30分鐘。

林千惠老師現場做發糕。(攝影:王靜/大紀元)

她還介紹幾個小秘訣:為讓蒸出的發糕裂痕大,蒸鍋內的水需先煮開,不要在過程中打開鍋蓋;為防止發糕粉粘底,在碗內刷些油;用鋼碗蒸發糕,是因為鋼碗導熱比瓷碗快。

楊秀英老師介紹了粵劇的起源。她說,粵劇也稱廣東大戲。最初的演唱語言用「中原音韻」,也稱「戲棚官話」。清末時知識分子為了宣揚革命,引進了廣東話,但是保留了一些官話。她舉例說,如「可怒」就是用官話的音。另外,同京劇相比,粵劇中用鑼鼓比較多。同時,她現場帶領學員做粵劇基本動作。如用蘭花指表示天、地、人、你、我、他等意思;怎麼樣簡單做水袖動作、走圓台等。

林宛慶老師教授鐵扇舞。她說,早期台灣的鐵扇舞使用的道具用鐵片製作,看起來閃閃發亮,演出時很有氣勢,現在則多用竹子。她介紹了舞蹈動作的幾個要點:跑的時候腳跟先著地,上半身與地面垂直,避免搖晃;出拳時要有保留,只出7分力;眼神要集中,跟著手和腳的動作。同時,她建議,為適合教學,扇子開、合動作可以稍微慢一點,以便學生跟得上。

林宛慶老師教授民俗舞。(攝影:王靜/大紀元)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