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生活(116)對味的年糕

作者﹕文、圖/邱榮蓉
font print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提到「年糕」,總覺得那是過年才吃的東西,年長一點的婆婆媽媽,大概自己會做一點;我念初中時曾向眷村鄰居──廣東省籍的顏媽媽學做過年糕;當年家母要照顧2個年幼的小弟,所以派我替代她去認真學習,之後好做給家人品嚐。說真的,不管是紅豆年糕,或白年糕,過去我都曾學過啊!只是婚後忙碌沒機會親自做,逢年過節依然在超市買現成的帶回家孝敬父母。

過去在台北上班,去超市的機會比去傳統市場要多,那時發現超市賣一種用米磨粉後做成的「寧波年糕」,切片成袋出售,一片片雪白如玉的橢圓形狀,質地硬實、淡而無味,但買回家料理卻十分方便,可做主食亦可入菜。最簡單的料理方式,就像平常吃炒飯或炒麵一樣,只要放些油加入蔥、蒜爆香,再依次炒入香菇、蝦米、肉絲、紅蘿蔔絲、波菜或是大白菜,最後加入寧波年糕翻炒,待年糕軟化入味又不沾黏鍋底時,就能盛盤上桌了!每回我不想煮飯〈可節省時間不用另炒菜〉,就會炒一鍋「寧波年糕」,有菜有肉的,又不會太油膩,營養均衡也算健康!

頭一次吃到「寧波年糕」,是在過去唸書時,我的房東太太炒給我吃的,她是上海人,家裡開伙經常吃的就是炒年糕。過去的年糕買回來是整條的,得自己一刀刀切成片,不似現在方便。每回吃炒年糕,便會想起求學時代的情景。

搬回桃園後,友人在日商公司上班,經常因公出差帶一些「日本年糕」回來。去她家作客,她會教我吃「日本年糕」的方法──用火烤或拿來煮湯。日本年糕和超市賣的寧波年糕很相似,都是雪白如玉、淡而無味,只是形狀不同;有塊狀的長方形以真空包裝,也有如50元硬幣大小的圓形,還有體積更大的圓形是以單片年糕另做包裝的;口感和寧波年糕差不多,吃法隨意就很簡單美味!

我原先以為年糕要吃甜的才對味,友人卻教我用平底鍋,先將日本年糕用小火烤熟變軟,再刷一點淡醬油在上面,等到表面焦黃裹上海苔片,挾起沾一點醬油趁熱吃,果然風味絕佳啊!若是吃甜的,便將日本年糕先煮軟,再放進紅豆湯裡就成了!或是將火烤或煮軟後的日本年糕擺盤,上頭灑些花生糖粉,再冲杯蒸騰的熱茶搭配著吃也是很棒的!

在友人介紹的有機商店,我還見著這包裝可愛的「白玉芝麻年糕」,每片年糕都是單獨的小包裝,上頭點綴了一些黑芝麻粒,買回家用煎蔥油餅的鐵板,隨便煎一下,就能熟透軟化,非常方便就能吃出年糕的美味。說真的,吃年糕不必等過年,這些市面上的多樣年糕平常就能吃得到,真是不油不膩、淡而有味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回憶過去做過許多不同的、跨領域的工作,是因為自己不喜歡每天一成不變、只做一種類型的事情。後來發現自己最喜歡的是畫設計圖和平面印刷方面的工作,於是在家中角落區隔了一個簡單的工作室,開始當個自由工作者…
  • 暑假到了,不論學生打工,或畢業生就業,我的經驗都是──不要向錢看齊,而要以本身的興趣做為優先的導向!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在工作中懷抱熱忱和被人需要的使命感,透過工作歷練逐步提升自信,才能增益自我的人生價值!
  • 前幾天,上網去搜尋資料,無意看見一篇「蝴蝶貼畫」的特展報導,敘述1960至1970年間台灣早期,自然生態產業發達,大量的蝴蝶資源發展出「蝴蝶貼畫」,外銷至歐美各地賺取外匯。讓原本生命短暫的蝴蝶,延展出無限的生命價值,創造出恆久美麗的藝術品項。
  • 我想起去年此時,有個著名的舞蹈團體舉辦活動,到全省各鄉鎮巡迴表演,讓原本高高在上的藝術演出,在露天舞台的群眾共享下,變得意外親民而沒有艱澀的距離!
  • 我其實很喜歡在下雨天,躲進溫馨舒適的咖啡館或便利商店,自由自在的邊閱讀邊放鬆心情,或在靈感來的時候,拿出隨身的小畫本來畫張速寫。
  • 在街口轉角的另一家便利店前,聞到飄散的咖啡香,於是我從善如流,選了愛吃的茶葉蛋、鮪魚三明治、熱咖啡,隨坐在落地窗前,靜靜享受我難得的早午餐。
  • 每當畫畫的時候,最容易忘記時間的存在,因為我在獨處的空間裡,做自己無比投入的事情,享受作畫所帶給我的喜悅人生啊!
  • 繪畫人物素描或速寫,一般人最先接觸的畫筆,大概就是鉛筆吧。也可以說,「鉛筆畫」是我最先練習人物畫的基本功夫;最初練習的人物畫幾乎都是鉛筆素描,是我從高中時代開始培養的興趣。
  • 會與這蛋糕的相會,可要說到2年前,轉角開了一家古早味蛋糕小舖,當時只賣一種傳統口味的雞蛋糕;每次路過店家門口,固定有一種親切熟悉的蛋糕香味飄出,甜香的氣味讓我忍不住想起小時候,菜市場的入口會有小販在賣的那種模型填充麵糊的雞蛋糕!簡單的貓、狗、雞、魚動物圖案,邊吃雞蛋糕也能邊當玩具玩…
  • 天氣漸漸變涼,感覺秋天真的來了!再過幾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街上的麵包店和大賣場擺了各色應景的中秋月餅和蛋黃酥……看到這些可愛誘人的甜點,不禁讓我想起小時候過節的情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