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產品雙面刃 享受便利 犧牲環境

人氣 262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捷瑄綜合報導)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科技產品為人們帶來「輕、簿、短、小」的優點,成為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使用者看不見的環節,如原料生產、組裝、廢棄物拆解的過程,環境汙染、人權黑幕充斥其中。環保組織呼籲消費者發揮力量,敦促業者負起責任,正視這些問題,生產對環境、人類更友善的產品。

據環境資訊中心報導,華盛頓一個非政府組織的政策顧問勒澤涅夫(Sasha Lezhnev)說:「隨著我們的電子裝備越來越小,越來越快,它們就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切特殊材料,這些特殊材料中有很大一部分都直接來自剛果東部的戰爭地帶。」

當地的軍閥控制著蘊藏鉭(Ta)、錫和鎢等金屬的礦場,這些金屬都是流行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材料。為提升利潤及產量,軍閥利用礦工(經常是童工)在安全防護措施不足的礦井長時間工作。軍閥再利用採礦的利潤,繼續窮兵黷武的統治,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成了殘害人權的幫兇。

這類金屬原素的開採過程,必須先去除土壤上所有植被,剝離表層土壤,對生態造成難以回復的破壞。另外,浸出、酸沉等工序產生的大量廢水富含氨氮、重金屬等汙染物,汙染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修復環境的成本甚至高出賺取的利潤。

此外,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全球每年產生2千萬噸的電子廢棄物,大部分的廢棄物運往中國、非洲等國家處理。研究發現,由於電子廢棄物回收過程過於粗糙,許多汙染物釋放到空氣中,如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和重金屬,人體一旦吸入遭到這些物質汙染的空氣,汙染物便很容易在體內積存下來。

環保團體因此呼籲消費者對製造商施壓,要求停止使用這種「衝突礦物」(Conflict minerals)。綠色和平組織表示:「電子企業必須承擔生產者的延伸責任,拒絕使用有毒物質和使用對環境友好的物料來生產產品,並生產可修理、可升級的電子產品,延長產品壽命,才是根本解決電子廢物汙染的方法。」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馬來西亞彭亨州的反稀土歷程
陸豐抗議稀土污染 堵路砸車 痛毆鎮長
廣東陸豐數百人市府前抗議 大批特警戒備
利納斯獲馬來西亞執照  十月運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