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繞行垂死恆星的行星或有生命存在

人氣 101

【大紀元2013年0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美國一項研究表示,即使是垂死的恒星,也可能有存在著生命的行星。如果這樣的外星生命確實存在,科學家或將在未來十年內探測到它。

據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CfA)網站報導,偵測繞行白矮星(white dwarf)的行星大氣層裡的氧氣,遠比繞行太陽之類的恒星的類地行星要簡單的多,所以白矮星應該是探索生命的首選。

報導說,當類似太陽的恒星即將死亡時,它會噴射出外層並留下被稱為白矮星的炙熱核心。典型白矮星的大小與地球相當,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冷卻和消逝,但仍能長時間地維持足夠熱能,以溫暖臨近行星長達幾十億年之久。

因為白矮星比太陽更小、更昏暗,因此行星必須距離它更近,才能維持表面液態水的存在,從而適合生命居住。一顆適居行星繞行白矮星的距離可能只有幾百萬英里,繞行週期可能只有10小時。

在恒星變成白矮星之前,它會先腫脹成一顆紅巨星(red giant),進而吞噬和摧毀臨近行星。因此,行星必須在恒星演變成白矮星之後到達恒星的適居範圍內,才能存續。這樣的行星可能是塵埃和氣體殘餘物所形成的(變成二代行星),或是從更遠的地方向恆星移動過來的。

如果行星位於白矮星的適居區域內,人們必須先找到它們才能對其進行研究。研究人員估計,對500顆最近的白矮星進行調查,可能發現至少一個適宜生命存在的類地行星。

報導說,天文學家對搜尋氧氣的存在特別感興趣,因為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藉由植物的光合作用不斷地補充。如果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消亡了,那大氣層裡的氧氣也會很快耗盡,可能溶解在海洋裡或在地表氧化。因此,遙遠行星大氣層裡氧氣的大量存在,代表該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

近有研究表明,距離我們最近的適居行星可能繞行一顆紅矮星(red dwarf,一種正在進行核聚變的低溫、低質量恒星)。儘管紅矮星比太陽更小、更昏暗,但它比白矮星更大、更明亮,它發出的光芒會掩蓋環繞行星的大氣層發出的昏暗信號。

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天文學家利伯(Avi Loeb)說:「儘管最近的適居行星可能繞行紅矮星,但我們能輕易地證明有生命存在的最近適居行星,可能是繞行白矮星的。」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邊緣發現38顆“白矮星”
行星太暗難以發現 科學家將在白矮星附近找行星
半人馬座“鑽石星”引發對能量演化的思考
天體變遷:死亡恆星蠶食周圍小行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