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小學教材頻現錯誤與篡改 專家:較毒奶粉更危害

人氣 23

【大紀元2013年04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喬琪綜合報導)大陸中小學教科書頻出錯誤,一直為人詬病。近日又有教育人士分別指出數學、語文、歷史教材,發現不少問題。有些錯誤是審校的疏漏,有些是編審人員知識的不足,有些是為政治目地的故意篡改。《收穫》雜誌副編審葉開認為這種劣質課文,比三聚氰胺奶粉危害還要深遠。

《文匯報》近日指出:上海市育民中學校長孫建良花了近兩年時間研讀初中學生當前使用的全套八冊數學教材,發現其中問題不少,尤其是一些問題的引用與實際並不相符,其中的疏漏與錯誤也不少。這不僅影響到教材的權威性,更給日常教學帶來困擾。

中小學教材錯誤屢見不鮮

孫校長舉例:運動員推鉛球,鉛球從出手到落地的時間,如果按照目前7.26(kg)鉛球男子世界紀錄23.12米估算,鉛球在空中飛行時間約為2.17秒;而九年級數學教材一道關於二次函數應用的例題,給學生的假設條件竟然是「鉛球從出手到落地經過10秒」。

另外,九年級第二學期教材關於統計有一道練習題,提供中國從1953年到2000年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統計資料,要求學生製作適當的統計圖表,但提供的人口的統計數據與各該年的統計公報數字不符。

《光明日報》報導,長寧區中學語文教研員魏新磊近日也指出教材的錯誤,他說上海八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書中稱羅布泊水面超過 20萬平方公里。他說,新疆面積是160多萬平方公里﹐羅布泊當時的面積再大也不可能是新疆的八分之一,經查閱資料後發現﹐應該為2萬平方公里。

一位北京高一歷史老師也指出,歷史課本將查理一世誤植為詹姆士一世;英國第一任內閣首相名字為「沃波爾」,而次頁同一個人的名字卻變成了「華爾波爾」。

北京二中的一位高三歷史老師也對正在使用的教材作出糾正,《三教圖》的作者「丁雲鵬」實為明代人,卻錯標為「清」。 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一件「骨耜」,被錯標為「石耒」。

《法制晚報》報導,張作霖之孫張閭實爆料,2007年之前大陸教材中所用張作霖的照片,誤用民國初期的湖南督軍何海清照片。何海清在湖南的孫女何全美表示,從親戚口中得知教材中的照片出現了錯誤,她看到後也一眼就認出了教科書中標註的張作霖的照片,實際是自己的祖父何海清。

張作霖之死,依俄羅斯歷史學家普羅霍羅夫最近撰寫的《張作霖元帥之死檔案》,係蘇聯特工人員暗殺,然後嫁禍給日本關東軍。而大陸教科書中指張死於日本人之手。

教科書剽竊和篡改

2010年《收穫》雜誌副編審葉開在博客上連續發文《上海小學語文惡意篡改安徒生童話》、《被小學語文教材篡改的巴金名作》,並言辭激烈地表示:「小學語文教材裡大量出現的剽竊和篡改的劣質課文,比三聚氰胺奶粉還要危害深遠。」

某民間團體的研究報告中稱,小學課本對入選作家原文進行修改,以致教材中的文章失去了原作的韻味。矛頭直指孟郊的《遊子吟》和安徒生童話改編的《一顆小豌豆》。

中共的教科書上稱,中國共產黨全面領導了抗日戰爭,帶領全國人民抵制蔣介石「攘外須先安內」的投降主義,並奪取了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曾是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製作了《我的抗戰》和《我的抗戰2》兩部記錄片,直指歷史教科書是謊言,揭穿了中共宣傳片的造假,該片受訪的人物全部是參加過抗戰的普通士兵。

教師:教材不應出錯

「教材是教學的依據,當教輔書和教材有出入的時候,我們通常讓學生以教材為準,所以教材不應該出錯。」一位初中老師說。資深出版人周明鑑也這麼認為,他說尤其是小學教材,錯誤的影響是深遠的,兒時學錯一個字的讀法,有時會終生改不過來。他進一步說明,編書和出書的速度太快、專家審校環節也相應較短,所以品質難以保證,急功近利、浮躁之風的侵襲是出錯的重要原因。

對於教材的篡改,旅居英國的中國作家馬健表示:「我想,那時是共產黨需要謊言來取代真實的一個時代。現在沒想到那些人的後代居然還活著。他們找到真相,要把真事兒說出來。」

民眾「蛞蝓一條」上網表示:「強烈建議你翻牆! 八路軍和新四軍的歷史使命不是保家衛國!是zhuang大武裝!用來和國民黨抗衡!我們現在所學的教材,全都是出於政治目的改變的!亂七八糟的革命英雄都是為了宣揚偉大的gong慘主義!」

(責任編輯:江啟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