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亂發脾氣 7項改進方法

font print 人氣: 2278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5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孩子習慣胡亂發脾氣,常令父母感到困擾不堪。要抑制孩子隨意發脾氣的習慣,最簡單的方法是立即給孩子他所要求的東西。很顯然的,這樣的做法自長遠的角度來看,對孩子及父母皆非好事。因為孩子會不斷以發脾氣的行為模式,獲得他想得到的物品。以下是教育專家提供的7項實用小技巧,幫助家長改善孩子亂發脾氣的行為模式。

1、先抑制自己的脾氣:如果父母親和孩子都朝對方大吼尖叫,將難以達成終止孩子胡亂發脾氣的目的。為了幫助孩子擺脫這種行為模式,家長必須先確保自己是否積極或消極地鼓勵了此種行為,因為自己的不理性行為,會助長孩子維持暴躁的脾氣。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假使父母親最後還是採取朝對方大吼尖叫的方式,放棄了原本想改變自己的初衷,孩子便會認為亂發脾氣依然是有效的。對孩子負面的關注形式,諸如大喊大叫、言語威脅、嘲諷及打屁股,很少能實際改變孩子的脫序行為。管教的重點在於掌握冷靜的原則,並堅定地讓他知道,亂發脾氣的行為是無法接受的。

2、承認孩子的感受:這會讓父母與孩子站在同一邊,並為他處理自己的問題預先作準備。可以試著這樣說:「你一定覺得無法得到玩具,真的很傷心。我知道有時人的心情會不好,尤其是不能得到東西的時候。我會把你想要的東西寫下來,你可以在特殊的節日將單子上的物品,選一項做為禮物。」

如果孩子心情難過的程度,達到傷心欲絕或失控的地步,可試著緊緊地抱著他,他會逐漸平靜下來,並用輕柔的語調告訴他說,你愛他,但不會給他想要的東西。假使仍不起作用,就必須將他自現有的情境轉移,延長冷靜的時間,時間大約一至兩分鐘。時間長度是按照孩子的年齡為基準,如小孩三歲即三分鐘,年紀愈大,給孩子調適情緒的時間愈長。

3、教導孩子以其他方式面對挫折:譬如 ,「這裡有紙和蠟筆,你是否願意嘗試表達內心的感觸?」這是一種以積極,且較不惹惱別人的方式,表達他內在的感覺。

4、帶至特定地點管教:父母或許無法控制小孩發脾氣的時間,但卻可以讓孩子至特定地點發脾氣。專家建議,臥室也許是可以考慮讓他發脾氣的地方,當然浴室或洗衣房亦可以考慮,直到他能控制情緒為止。如果小孩沒能迅速做出決定,父母可直接為他做決定,等到沒聽到哭泣和尖叫聲,情緒恢復平靜後,再讓他出來。

5、冷卻處理:如果父母親意志夠堅定,能徹底不理會孩子的不理性行為,可以嘗試應用此法。但必須記住,孩童在情況轉好前可能會變本加厲。換言之,當孩子採取這種行為,發覺未產生預期效果,他可能哭鬧更嚴重,欲得到預期的結果。使用此法要格外小心,一旦父母親中途放棄,或對孩子作出妥協及回應,他就知道從現在開始,要發多大及多長時間的脾氣,才能得到他想得到的東西。

如果孩子的哭鬧久未平靜下來,就透露出他發脾氣僅僅是為了獲得父母親的關注,因此,不要中途放棄。即使必須拖著身體東倒西歪、尖叫哭鬧的小孩穿過超市,也必須堅持不予理會的態度。當孩子意識到發脾氣無法獲得任何結果,他以後就會停止尖叫、哭鬧的模式。

同時,還可以告訴他,你接下來要做什麼事。譬如,直接說:「如果你不再哭鬧,我會下樓看看。」或者說:「當你不再哭,及聲調像我一樣緩和的時刻,我會很樂意和你說話。」

6、給特殊的行為取名字:這將有助於把問題具體化,換言之,把小孩和面臨的問題分開,協助兒童及家庭,用客觀角度看待孩童的脫序行為,而不是針對孩童本人。例如,可以稱他的大發脾氣為「醜惡」。

這可以幫助孩子和你一起對抗「醜惡」,讓你們站在同一陣線。提出的問題句,比如說:「你能想出哪一段時間是擊敗『醜惡』的嗎?」「你當時如何解決的呢?」「你是如何知道『醜惡』即將來臨?」,「你能做些什麼可以阻止他們來嗎?」孩子也許會憑空想像征服「醜惡」時的內容,但這讓他有感受行為控制的機會。

7、將不當行為與造成的後果確切連接:參考問題句有:「還記得上回我們逛商場,你發了一頓脾氣,因為我沒讓你買玩具嗎?」「當時你不斷想把玩具放在購物車中,及大聲尖叫你想要玩具的情景嗎?」

(責任編輯:林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林南綜合報導)6歲的露西亞「露露」 和她2歲的弟弟里奧, 於10月25日被刺死。紐約警方以一級謀殺罪起訴了50歲的保姆奧爾特加(Yoselyn Ortega) 。
  • (大紀元記者李惠堂屏東報導) 署立屏東醫院有一位八歲的女童因近期於右臉頰出現了一片不明的紅疹而求診,問診後發現另外兩位姐姐於身體不同的部位也分別出現類似的疹子.,經過視診及皮屑的顯微鏡檢查證實三姐妹都長了皮癬,因為三姐妹都在同一時間出現類似的症狀因此懷疑她們有共同的傳染源,進一步詢問得知原來家中所飼養的寵物三線鼠皮膚早就就出現異常脫毛的現象,加上三姐妹與寵物常有親密的互動,故推測三線鼠為最有可能的傳染源。
  • 志玲姊姊慈善基金會協助,身障幼童與陣頭九天拜師學藝,挑戰傳統鼓藝!九天民俗技藝團以傳統藝術深根台灣,透過精緻的陣頭表演,推廣台灣在地文化,不僅在人文藝術上有所貢獻,近幾年更將觸角伸向台灣弱勢族群,致力於公益事業的發展,並將九天精神推廣到更多元的領域,與身障機構合作教學,為弱勢團體奉獻心力。
  • 農曆新年是輪狀病毒的好發期,尤其兩歲以下的幼童是高危險群,病情惡化更是急速,就有家長發現,孩子接連三天出現了上吐下瀉的情況,第三天更出現脫水,全身發紫,休克,差點進了鬼門關。
  • (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布碌崙8大道上週五發生一宗案件﹐一對福州夫妻吵架﹐丈夫生氣摔門而去﹐華婦把自己鎖在房內悲傷痛哭﹐將一對5歲和6歲的兒女獨自丟在住家客廳內,結果華婦的姐姐趕來後﹐因擔心妹妹想不開自殺而報警求助﹐員警趕到後首先檢查身份﹐結果雙雙被帶到警局,華婦面臨失去兒女的扶養權。
  • 【大紀元3月1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1日專電)「小兒科期刊」(Pediatrics)網路版今天刊登最新調查報告指出,名稱為非洲侏儒蛙的小型寵物,身上可能帶有沙門氏菌,家有幼童的家長必須多加注意。
  • 假若孩子鬧脾氣的情況不常發生,偶爾發發脾氣並非什麼大事。不過,一旦胡亂使性子成為規律性或涉及激烈的行為,為人家長者就須要瞭解其背後的原因,並設法阻止這樣的情況重複出現。與其事後抑制孩童發脾氣,倒不如事先採取更積極的方法,以下是兒童心理專家所提供有效且實際的技巧,希望對有心改善幼兒脾氣的父母親有所助益。
  • 花蓮家扶中心保母義工隊長黃雅惠投入托育工作10多年,長期擔任弱勢家庭臨時托育的保母,她覺得這樣的服務很有價值。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我一歲大的女兒喜歡跳舞。一聽到音樂,無論何時何地,她的臉上都會綻放出燦爛的笑容,然後靠在沙發、椅子或父母的腿上,開始左右晃動還有踏地板。有時,她小小的心靈完全陶醉在音樂之中,她的四肢著地來回搖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條腿做出旋轉的動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