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容:巍巍正氣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5月02日訊】在眾人的印象中,有正氣的人多是大義凜然的形象。在傳統文化的一些有關正氣的表現中,為了堅守氣節,正氣常常又和捨身成仁聯繫在一起。所以使得正氣的表現又增添了格外的沉重。這種沉重對普世的人似乎又是一種巨大的代價,從而使人聞而生畏,望而止步。

但在看過神韻晚會後,對正氣有了新的認識。原來以為,正氣的表現是沉重的,轟轟烈烈的,但隨著神韻藝術展現的畫面,逐漸的體會到,正氣的表現體現在方方面面,看似剛烈卻又帶著柔韌,非常的週到和細膩。正氣不僅可以剛烈,也可以婉柔;不僅可以凝重大氣,也可以灑脫和飄逸。

而且正氣的表現也有很多方式,可以是純美如仙的舞姿,也可以是戰場上勇猛克敵的驍勇;可以是剛正不阿一絲不苟的嚴謹;也可以是幽默與善良同在的雅然憨趣。在大是大非之前,堅守節義,在正邪大戰之中,能以身守護真理,在平和康泰時期,虔心敬天,謙懷禮佛,這些都是正氣的表現。

看似簡單的字,卻帶著豐富的表現和涵義。古書記載,上古時期,共工與顓頊爭帝位,共工大敗而怒觸不周山,導致通天巨柱折斷,天傾西北,地陷東南,九州開裂洪水氾濫,人民流離失所。於是女媧煉石補天,制止了災難。神者的正氣,力補了一方天宇,救黎庶於危難。女媧補天,這一流傳千載的民間故事,現在回味起來別有一番風味。當人能轉換一個角度,站在為他的基點盡心盡力的去幫助別人時,那份正氣就能夠撐起一方天地。這段看似短小的故事,卻留下了深深的寓意。

古羅馬時期,那些基督的信徒為了守護基督的聖名和真理,在長達三百多年的迫害中,不僅沒有倒下,相反,狂妄囂張的強盛帝國也在眾多聖徒的浩然正氣下,逐漸走向沒落和消亡。面對擁有強大軍事裝備的古羅馬帝國,無形的正氣,卻能以不動用任何兵戈的方式,平和的制止罪惡的蔓延。

當聖徒善待與人時,是正氣的表現,當聖徒以威嚴之容面對惡勢時,也依然是正氣。聖徒的正氣可以抵制邪惡帝國的罪虐,一個人的正氣也可以制止有邪心歹念的人。據說,南北朝時夏州總管長孫儉,歷史記載他神彩嚴肅,行為方正,即使在自己家裏,也終日儼然。長孫儉任荊州刺史時,一邊努力促進農業生產,一邊修繕武備,因此邊境太平無虞,人民安居樂業。後來長孫儉被朝廷任命為大行台尚書兼相府司馬,常在京城陪王公大臣論道。一次長孫儉告退後,宇文泰長舒一口氣,對左右大臣說:「此人閑雅,每當和他說話,常常肅然敬畏,唯恐有所過失。」宇文泰連皇帝都敢弒,面對一個下級卻肅然起敬,長孫儉的一臉正氣不僅讓旁人蕭然起敬,而且也使旁邊的人心生敬畏。

體會著神韻藝術帶來的啟示,也使自己在日常中從更細小的地方糾正言談舉止中的不足。想想正氣,或許有一天人們會知道,有正氣的人曾經沉痛過,但這沉痛並不是為了自己。或許有一天,人們也會意識到,做一個有正氣的人,不一定非的付出生死的代價。一切的展現都必將是光明的,撼動人心的,一切的展現終將是喜悅的,令人感佩的。

看著神韻藝術,內心也產生深深的祈願,希望將來有一天,正氣不再是人類的奢侈和稀奇,也不再是言語上的修飾和詠歎。希望正氣實實在在的存在與展現,深刻的銘記在人的心裏。

相關新聞
國防部高官:真正傳統文化充滿美和智慧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創造力」
「中國原來是有著深厚信仰的民族」
國會議員:中華文化也是世界的寶貴文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