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陸學生台灣緣》 陸生成長錄:台灣令我感動

人氣: 17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日前舉辦《大陸學生台灣緣─陸生的台灣成長記憶》新書發表會。淡江大學碩士班陸生崔耘表示,2012年9月因罹患血小板減少性紫斑症住院一週,「全部都是台灣同學、大陸過來的學弟妹,還有那些素不相識的台灣人,都是由他們24小時照顧我,
這段經歷真的很特別,而且我真的很感動。」

陸生感受到台灣對人的尊重

新書發表會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主持,現場來了數十位的陸生。崔耘表示,「很難想像說很多人只看了一篇報導,素不相識就這樣趕到病房裡面然後幫助你。」她提到,那時候晚上就會一個人偷偷的哭,但不是因為不舒服或害怕之類的,而是因為太感動了:

「我覺得來台灣兩年,欠這邊的人太多太多,我都不曉得要怎麼去回報他們,所以寫這篇文章也是我回報的一種方式吧,也希望可以把這段愛可以一直傳遞下去。」「我也希望讓大陸學生及大陸人可以更多瞭解到台灣人,就藉由我做為一個橋樑。」

《大陸學生台灣緣─陸生的台灣成長記憶》(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楊景堯部落格)

「真的是非常非常感動!」

她分享一個小插曲,「我之前平時生日,大家都會說祝你生日快樂,自從那次開始所有人後面都加了一句『祝你身體健康』,會覺得一直到現在這件事情已經過去大半年了,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持續在關心我,真的是非常非常感動!」

淡江大學陸生夏天然在《大陸學生台灣緣》裡提到,崔耘學姐在住院的時候,陌生阿姨坐捷運端來一瓦罐雞湯;陌生的80歲老兵串門子到學姐病房陪她說話,許多同學們沒日沒夜的陪伴護送東西;老師同學們幫忙找病房,寫文章,找人幫忙;學校幫忙資助學姐住院費用……。「這都是我遠遠不能期望的事情,只是和學姐一樣默默感動不已,在心底一直不停地說:『謝謝,謝謝,謝謝你們。』感謝老天有眼,願意把她帶回到我們身邊。」

「我真的很感謝你們大家。我終於感覺到,我對人性的瞭解實在太狹隘了。原來人可以對別人這麼好,即便不認識,即便沒有血緣關係,也能互相關心,互相照顧,不顧一切地捍衛一個人的生命。我不禁為此淚流滿面。我被台灣人對人的尊重感動了,我願意為此親吻寶島的每一寸土地。」

夏天然寫到,原來生命不是數位,即便不認識,這個人的生命也不是數字,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拯救和抗爭變得理所當然,敷衍和輕視才是最下賤的勾當。「我感覺到被看作一個生命的尊嚴──即便那救的人不是我,我也深刻地被感動了。」

台灣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日前舉辦《大陸學生台灣緣─陸生的台灣成長記憶》新書發表會,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主持(左二)、新書發起人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楊景堯(左一)、教育部高教司專門委員朱俊彰(右二)、淡江大學戰略發展研究所所長翁明賢(右一)等人,現場來了數十位陸生出席記者會。(攝影:鍾元/大紀元)

喜歡台灣自由民主、人文、文化

文化大學陸生林詩音說,來到台灣兩年印象最深的就是「我覺得改變了好多,因為台灣這裡的學生思維觀、世界觀,都跟我們很不一樣。」她說,在就讀高中時自己應該是一個蠻封閉、內向的女孩子,但是在文化大學參加不少社團、研習營及研討會,感覺就整個思維被打開了,很高興來這裡生活了兩年。

台灣大學陸生曾同學說,這兩年來在台灣學會了獨立與團隊合作;在台灣感受到台灣人民及台灣社會的民主,在大陸什麼東西都可以山寨的今天,「唯一不能山寨的就是台灣式的民主」。

輔仁大學陸生夏逸平將台灣視為第二故鄉,他在書裡寫到,「如果要問我為什麼對台灣產生那麼大的感情,我想我很難具體的表述出來。友善的人們、雖然不完善但依然充滿可能性的民主、對珍貴價值的維護,我想這些都是我喜歡它的理由,而且我相信真正的喜歡不是全然的讚美,真正的喜歡是你即便看到了它的缺點卻依然喜歡。」

現場一位淡江大學英文系碩士交換生發言,她感觸最深是台灣的人文、文化,因為台北有各種表演、戲劇、音樂會等,這些都是她非常喜歡的東西。雖然台灣有很多風景很美,旅遊做得很精緻,也去了很多地方玩,但「最喜歡的還是去感受其中一些的文化和底蘊,我覺得這些才構成最深刻、最感動地方。她強調,在台灣感受的更多是文化,看的是這種更加內在的東西。「而且很感謝這邊的人,認識了很多朋友,我覺得很幸福、不後悔。」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楊景堯寫得一手好書法字,他告訴記者「僅僅我們自己個人能夠自立自強做一個獨善其身的人還不夠的,一定要更能夠努力從事濟世救人的實際工作。做一個兼善天下的聖賢英傑,要去不斷的教導感化十百人、千人、萬人,使全國同胞都能明禮義知廉恥,成功一個健全國民。」這是他的座右銘。(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知識份子應懷抱救人濟世理想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楊景堯出版《大陸學生台灣緣─陸生的台灣成長記憶》,這是繼去年《大陸學生台灣夢》紀錄首屆陸生在台灣的成長故事之後的再接續出版,作為發起人他提及此書的緣起,「凡事盡心盡力,無法強求,正式反應筆者將本書命名為《大陸學生台灣緣》的主要原因,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見面不相逢」;佛家也強調「緣起緣滅」的道理,說明緣是短暫的,是有生命的,是有意義的,但是如果我們不珍惜,不寫下來,就會像恆河裡的萬千億數的沙子一樣,船過水無痕。

楊景堯寫得一手好書法字,他告訴記者「僅僅我們自己個人能夠自立自強做一個獨善其身的人還不夠的,一定要更能夠努力從事濟世救人的實際工作。做一個兼善天下的聖賢英傑,要去不斷的教導感化十百人、千人、萬人,使全國同胞都能明禮義知廉恥,成功一個健全國民。」這是他的座右銘也分享給大家。

(責任編輯:孫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