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增速超GDP七倍 超高信貸未能刺激中國經濟

人氣 14

【大紀元2013年06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5月份中國四大銀行新增信貸投放量接近3000億元,中國總新增或近9000億元。今年第一季度,社會融資同比大幅增長58%,與GDP7.7%的增速嚴重背離。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新增人民幣1元的信貸,只能帶動GDP增加0.3元,不斷投放的信貸對中國經濟無益。

中國經濟增長乏力 信貸投放仍高速增長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乏力,社會融資同比大幅增長58%,與GDP7.7%的增速嚴重背離,增長幅度超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七倍有餘,但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即使 GDP數據令人失望,中國仍在投放大量信貸。

如果與經濟增長速度進行比較,從2012年開始至今,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以及企業債等在內的總融資增速已經連續五個季度超出經濟增速,並且這種差異出現擴大的趨勢。

在信貸增速與GDP增速越來越背道而馳的同時,中國債務成本也在上升。法國興業銀行編製的數據顯示,中國債務成本與GDP的比例已經高達29.9%。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造成目前債務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在銀行體系之外,比如影子銀行,在融資上比銀行更加具有競爭力。二是中國也存在一些能夠吸納高成本資金的部門,比如中國房地產業,一般融資成本都會超過10%,無形中抬高了整個社會的融資成本。

大陸銀行業人士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表示,銀行業的利潤主要來源於利息差,也是就吸納存款然後發放貸款,為保持利潤各銀行爭相向外放貸,「從各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升高可以看出,一味的投放信貸將會帶來惡果,使貨幣在空轉狀態。」

信貸投入效應低下 對中國經濟增加無益

有消息稱,大陸銀行資產快速增長源於信貸的不斷擴張,過度信貸推升房地產泡沫、通貨膨脹與銀行壞賬不斷增高,為中國經濟增長埋下重大隱患。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以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均呈現回落狀態,不難看出當前經濟增長越來越依賴於新增貨幣的推動,但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正在逐漸降低,呈邊際遞減,以往靠高投入拉動GDP增長的動能正在逐步消弱。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新增人民幣1元的信貸,只能帶動GDP增加0.3元。而以前經濟狀態良好時期,每增加人民幣1元信貸,就能帶動GDP增加近1元。截止2012年底,信貸餘額占中國名義GDP的比重達到190%,此後這一比重繼續攀昇,不斷投放的信貸對中國經濟並無益處。

法國東方匯理銀行新興市場研究及策略主管巴布的研究表示,中國的經濟刺激主要體現在銀行信貸方面,非常強勁但也非常危險。按照普遍的經濟規律,在信貸資產大規模上漲的2-3年後,銀行的壞賬將會急速上升。而這或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未來幾年的一大威脅。

(責任編輯:周雅)

相關新聞
中國非正規信貸規模破十兆人民幣
任有財:中國的信託業陷入全行業困境
陸5月工業PMI降 Q2黯淡
外媒:中國製造業收縮 二季度經濟再放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