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龍舟節夏日開賽 212賽隊競發

人氣 45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6月23日訊】 (大紀元記者邱晨溫哥華報導)每年的端午節前後,陣陣鼓聲就會響徹在溫哥華福溪,那是一年一度熱鬧非凡的中國傳統龍舟賽正在進行。自龍舟賽在溫哥華舉行25年來,龍舟賽同時也成為備受主流社會歡迎的夏日體育運動。
  
6月21日星期五,第25屆溫哥華龍舟賽在福溪舉行了隆重的祭拜和龍舟點睛儀式,祈求瑪祖海神保護河道,保佑今年龍舟與參賽人的安全。今年的龍舟賽將在星期六、日兩日進行。
  
今年參加龍舟賽的團隊創紀錄,共有212個團隊參加,來自世界各地的大約5500多名龍舟賽手將在溫哥華一競高低。

點睛儀式喚醒沉睡的龍
  
每年的龍舟賽前,都要舉行隆重的祭拜與龍舟點睛儀式,虔誠地祈求海神瑪祖保護河道,保佑龍舟與參賽人的安全,並祈禱海神保佑「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華埠道教青松觀的道士們主持了此次祭拜儀式。道教相信五行學說,金木水火土與方位。他們焚香念咒,祈求海神瑪祖保佑今年的龍舟節平平安安。
  

2013年6月21日,第25屆溫哥華龍舟賽的祭拜開幕式隆重舉行,祈求瑪祖海神的保佑。(攝影:張楠/大紀元)

給龍舟點睛也是源自於中國古老的傳說。龍歇息在山中,如果點醒它,就會下山入海,所以點睛儀式就非常重要,點醒睡龍,預示著龍醒要下海了,一場龍舟賽就要正式啟動了。
  
龍舟節與中國的著名詩人屈原密不可分,民間為了紀念他,逐漸流行了端午節、龍舟比賽等傳統習俗。青松觀道士黃詩如介紹說,他們念的咒訣中就特別提到詩人屈原。
  
點睛是儀式中的高峰,來自三級政府的官員,昨日下午特別參加了龍舟節點睛儀式。國會議員楊蕭慧儀、新任卑詩省法務廳長蘇安彤(Suzanne Anton)以及溫哥華多名市議員,到現場支持,並親手點醒睡龍。
  
道士在前面做法事,然後政府官員們手拿蘸紅色的毛筆,為六條龍舟的龍頭點睛。
  
從昨晚開始,溫哥華力拓加鋁龍舟節即拉開了序幕。除週末將舉行的龍舟賽以外,主辦方還特別準備了豐富多彩的免費節目,有音樂表演、美食商品攤位、名廚烹飪示範、兒童樂園等。

左起:卑詩省法務廳長蘇安彤、國會議員楊蕭蕙儀和歐偉治等官員參加了龍舟賽祭拜及點睛開幕式。(攝影:邱晨/大紀元)

體現加國多元文化精神
  
華裔國會議員楊蕭慧儀曾在渥太華參加過龍舟賽,作為一名龍舟賽手,她表示這是一項「偉大的體育運動」,今年她剛剛參加完香港的龍舟節,又出現在溫哥華龍舟節上,為龍舟點睛。
  
楊蕭慧儀說:「25年前,龍舟賽由香港傳播到溫哥華,當時好像只有6隻龍舟競賽。後來就從溫哥華,發展到全加拿大,以至美國,成為廣受歡迎的體育活動。」
  
在加拿大,西人與第二代華人非常熱心地參加龍舟賽,楊蕭慧儀認為,這正好體現了加拿大的多元文化特色,「加拿大是個多元文化國家,人們喜歡龍舟節,是因為大家是一個團隊,一起划舟,一起努力,正好體現了多元文化的精神。當人們參加龍舟賽時,感覺到自己是團隊的一分子,社區的一成員。」

龍舟賽手摩拳擦掌迎比賽
  
今年龍舟賽,溫哥華派出了實力強勁的龍舟隊參賽,包括士達孔拿青少年龍舟隊、福溪Grandragon隊、Conquering Waves 隊、龍眼隊等等。
  
一隻來自洛杉磯的龍舟隊,已經備戰多日,這只曾經拿過美國龍舟冠軍、舊金山龍舟冠軍的隊伍,這次他們把希望瞄準在溫哥華龍舟節,之前他們也曾在溫哥華龍舟賽中獲得過好名次。
  
布萊克博格(Davin Blekeberg)非常喜歡龍舟賽,他在讀大學時就對龍舟賽著迷,認為龍舟是一項鍛煉人各方面努力的好運動,同時又能在參賽中,旅遊世界各地,何樂而不為呢?
  
他的朋友布祥(Tam Bushong)多年來一直是龍舟賽的熱心選手,他表示龍舟賽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健康。自己在參賽過程中也結識了許多朋友,很開心。
  
他們都瞄準著溫哥華的龍舟強隊,希望與他們一爭高低。

(責任編輯:李梅) ◇

========================

「溫哥華龍舟之父」盧景輝

提起溫哥華的龍舟賽,就不能不想到被稱為「溫哥華龍舟之父」的老華僑盧景輝﹙Vincent Lo﹚。二十多年來,盧景輝親手製造了二百多艘北美龍舟。
  
1986年溫哥華世博會,香港贈送了六艘木製龍舟。首次在異鄉看到龍舟,很激動,驅使熱愛水上活動的盧景輝,燃起自製龍舟之念。而後,他又琢磨自製玻璃纖維龍舟,在親手製造龍舟的過程中,更考慮了北美人個高體重的特點,就把香港的那種木製龍舟改造成24人座位、長48英尺的寬體龍舟。用做比賽,而且更加平穩寬敞,並增加4個候補隊員座位,方便他們參加練習。
  

(責任編輯:李梅)◇

相關新聞
怕端午節意外多 江西政府掏钱砸龍舟
洪光:今年端午節「砸龍舟」 中共懼瘋了?
看完龍舟 吃粽去
龍舟師傅劉清正 打造龍船揚名海內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