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才流失世界首位 海外滞留達87%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頓綜合報導)近年,中國不僅大量資金外流、企業家移居海外的數目日益增加;而且流失人才也日益嚴重,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

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

近日,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告訴鳳凰網稱:「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學和工程領域滯留率平均達87%。」

這位負責人強調,中國人才隊伍的規模、結構和素質等與世界先進國家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比,還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特別是高層次創新型人才匱乏,人才創新創業能力不強,人才結構和佈局不盡合理,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障礙尚未消除,人才資源開發投入不足。

此前,據《中國留學發展報告(2012)》藍皮書數據顯示,1978-2011年,中國共有224.51萬學生留學,成為全球最大留學生輸出國。而同期留學回國人員總數為81.84萬人,回歸率僅為36.5%,超六成留學生滯留海外。無論數量還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見。

2004年《中國統計年鑑》指出,當時中國出生而移居美國博士約62500人。然而,截至2006年,中國公立研究機構博士總數也才不過18493人。2007年,中國社科院在《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公開承認中國流失的頂尖人才數量在世界居於首位這一事實。

日前,中國與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耀輝也表示,自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高科技專業畢業生80%去了美國,北京大學這一比例為76%,基本上反映了中國頂尖人才外流這一現狀。

“落選”中科院院士的施一公 獲美國雙院外籍院士

今年4月份,曾因”落選”2011年中科院院士的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和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成為美國雙院外籍院士。這對國內院士評選不失為一個莫大譏諷。

施一公,1989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他於2003-2008年,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終身)教授,是該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

2007年施一公受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008年2月至今,受聘為清華大學教授。2009年9 月28日起,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2011年,施一公和饒毅(原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兩個學界明星雙雙”落選”中科院院士後,引發了輿論對中科院的質疑。2011年12月9日,在新增院士名單出爐後數小時,饒毅便撰寫了4000 餘字題為《解剖「逆淘汰」社會現象的一只麻雀》的博文,為施一公的落選鳴不平。饒毅認為,中科院在院士評選中,重視的不是學術水平、年齡、學術年資、在國內科學貢獻大小,而是「在有些人面前低頭排隊 時間的長短」。饒毅當時還宣佈不再參選院士。

(責任編輯:孫芸)

相關新聞
專家:城市宜居度將改變中國人才流向
中國人才藍皮書:七成知識分子處瀕臨過勞死
高學歷現象  中國人才嚴重浪費
報告稱中國人才浪費九千億人民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