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車迎頭撞巴士

多倫多TTC公車特大車禍

1死12傷 電線桿被撞斷

人氣 1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8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月諦多倫多報導)星期二上午(8月13日) ,多倫多士嘉堡華人居住區發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一女乘客死亡,至少12人受傷。警方未公布死者身分。

8月13日,多倫多警方的調查員進入被撞毀的公交車,在駕駛座旁拍照、收集證據。(攝影:周月諦/大紀元)

多倫多緊急醫療服務(EMS)代理高級官員漢密爾頓-史密斯(Brayden Hamilton-Smith)表示,事故後的13名受難者中,一位50歲左右的女士死亡。另外12人被送往多倫多東北地區的醫院。其中一人生命垂危,剛穩定下來;另2人傷勢嚴重,但能保住命;另外9人受輕傷。
8月13日, 多倫多士嘉堡華人居住區發生大型交通事故後,消防車、警車與多名警察被派往現場。(攝影:周月諦/大紀元)

多倫多警方交通服務部發言人斯迪布(Clint Stibbe)表示,公交車司機受重傷,生命垂危,整輛公交車報廢。調查剛開始,現在談事故的責任、控告誰有罪「還太早」。

警方表示,週二上午11點多,一輛公交車在Steeles路向西行使,到Middlefield路時,在十字路口東北角的車站「已停穩或幾乎停穩」。這時,一輛向東行駛的大貨車撞到公交車。當時卡車內只有司機一人;公交車裡有12人。

8月13日的撞車事故造成電線桿被撞斷。警方派來的卡車伸出四、五米長的大鉗子,把電線桿握在空中,以免它砸下來傷到人。(攝影:周月諦/大紀元)

警方:電線桿被撞斷 懸於空中

事故造成一個電線桿被撞斷,懸在空中。電線桿上端與很多電線相連,「很危險」。公交車的頭部被撞毀。事故發生後,被撞毀的公交車歸警方管理,調查結束後,警方將把它交給多倫多公交局(TTC)。

警方派出的卡車伸出四、五米長的大鉗子,把電線桿握在空中,以免它砸下來傷到人。事故造成約5千戶民宅停電。斯迪布表示,「較小範圍的」居民停電,沒大問題。

記者趕到現場時,看到幾位TTC職員與警察正在車廂拍照、收集證據,了解撞毀情況。警方在Steeles路和Middlefield路十字路口圍起警戒線,被隔離的區域約200平方米。

警方隨後清理現場,把被撞毀的公交車、電線桿搬走。 事故現場周圍「很大區域」被封路,「這將持續到週二晚7點或8點」,周圍的McCowan路、Markham路與Steeles路受影響。

TTC震驚

TTC首席執行官拜福德(Andy Byford)在事故現場告訴媒體,這次撞車是「非常嚴重、令人震驚的事件」。他還說:「我想我們非常快就能把查清事故經過」。現場有一些證人,他們應幫警方了解事故的順序。

拜福德還表示,公交車司機已為TTC工作了6年。他不願公布司機的身分。他的脖子被醫療器械支撐起來。他的妻子得知此事後,趕往醫院看望他。

TTC董事會主席斯汀茲(Karen Stintz)通過推特表示,這起撞車事故是「非常令人悲傷的消息」。

TTC發言人羅斯(Brad Ross)通過推特表示,這起事故「可怕」,TTC乘客死亡。「我們對死者家屬致以最深切的 慰問。」

TTC華裔司機劉先生告訴《大紀元》,這個事故「非常糟糕,不是TTC司機的錯。」貨車司機想拐彎,快速行使,車身失控後撞車。TTC的員工都有集體保險,遇到受傷、殉職等情況可獲賠償。TTC要求員工必須買保險。

劉姓司機表示,生命是珍貴的。司機的態度很重要,不要趕,更不要鬥氣,就能避免很多事故。他發現「危險駕駛的」司機比以前增多。速度很快、拐彎不打燈、不觀察周圍車輛、從前面突然掐進來都是「很危險的」。

市長福特慰問

市長福特發表聲明表示,在這困難時刻,代表市議會和多倫多市民,對死者家人和朋友表示深切同情,「聽到這起悲劇,我感到非常難過。」同時,他希望受傷的人能儘快康復。

華裔商家:生意損失大

事故現場(Steeles路和Middlefield路)周圍有不少華人經營的餐館、超市等。商家表示,交通事故使生意冷清許多。週二下午3點多,大福海鮮酒樓內四分之三桌子是空的。

這間中餐館華裔員工告訴《大紀元》,事故現場周圍路被封后,很多客人進不來。事故在中午發生,直到晚上7、8點都封路,這造成餐廳生意大減。中午與晚上6點至8點是生意最多的時候,餐廳損失很大。

這位華裔員工表示,事故來得「太突然」。政府部門應立即把公交車拖走,不應連續8小時封路。

住在事故現場附近的華裔居民丁先生對《大紀元》表示,事故發生在11點多,他當時在睡覺,聽到動靜後跑到現場。他看到十字路口有數十輛警車、消防車、救護車,近100名居民圍觀。

丁先生還看到上空有直昇飛機。他表示,這個居民區之前沒發生過「這麼大的」交通事故。人們駕車時應特別小心。

相關新聞
安省車保險將下降15%
聚會欠理性 高中生易遭酒精毒品侵害
鱷龜車禍 加拿大空運急救
悲情週末 大多區7死7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