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狀星雲放射綠色幽光的宇宙泡沫

人氣 43

【大紀元2013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洗塵編譯報導)當太陽大小的恆星結束自己的生命時,會變成微小而黯淡的白矮星。在這個階段,它們會把外層的氣體吹送入太空,並形成稱為行星狀星雲的電離氣體層。這種星雲壯觀艷麗,在宇宙中閃閃發光,一般持續的時間為幾萬年左右。

歐南天文台(ESO)近期用超級望遠鏡拍攝了盾牌座行星狀星雲IC 1295的最新照片。它看起來與眾不同,中心的星體被多層殼包圍著,就像顯微鏡下看到的微生物,細胞被多層膜包起來一樣。

這些行星狀星雲是恆星拋出的外層氣體。當恆星核心發生不穩定的聚變反應時,會產生能量的突然釋放,如同巨大的熱核噴射,將外層氣體拋出。衰老的恆星還會放射出強烈的紫外線輻射,使得這些星雲發光。不同的化學元素會發出不同的顏色,IC 1295發出的幽靈般的綠光,是來自電離後的氧。

在星雲的中心部位,你可以看到一個明亮的藍白點,那是恆星核燒毀後的殘餘物質。這個恆星核將成為一個非常黯淡的白矮星,並在幾十億年的時間里慢慢降溫。

質量為太陽1至8倍的恆星,在它們的最後階段,都會形成行星狀星雲。太陽已存在了46億年,它可能還能存在四十億年。

儘管名稱中有「行星」二字,但行星狀星雲與行星毫無關系。在最早被發現的時候,由於用那時的望遠鏡觀察,這些不同尋常的對象看上去很像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形狀,因此被稱為行星狀星雲,結果成了預定俗稱的叫法。在十九世紀早期的光譜觀測中,已經證明了這些對象是由熾熱的氣體構成的。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邊緣發現38顆“白矮星”
天體變遷:死亡恆星蠶食周圍小行星
德國天文觀測 驗證銀河系中心黑洞理論
日本天文觀測發現   氫氣雲吸入黑洞現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