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高材生才知道的驚人「記憶術」(二)

讓大腦「清醒」的3關鍵(下)
font print 人氣: 151
【字號】    
   標籤: tags: ,

作者:築山節 譯者:李伊芳

喚起大腦的「清醒狀態」,有助工作學習

「整理桌面」、「把文具放到筆筒裡」、「丟掉不需要的物品」、「把書放到書架上」等簡單動作,可以幫大腦累積小小的成功經驗,帶來「暢快感」,這是因為大腦酬償系統中的伏隔核受到刺激,使人興奮。但若換做高難度的工作,想達成此目的就沒那麼簡單了。
不過,一直持續做單調重覆的工作,反而無法讓大腦保持活性。整理桌面後,花5分鐘寫報告或文案、或進行稍有難度的學習,接著逐步轉為集中心力的認真學習,「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在簡單中帶點變化」更有助於產生勞動興奮。

關鍵3「時間急迫」的緊張感,使大腦保持清醒

有人會問:「輕微的興奮狀態有助於提升大腦的清醒度,那麼緊張與迫切感是否也會有相同效果?」沒錯,正是如此!「感受緊張與迫切」是讓大腦保持清醒的第三種方法。

請回想睡過頭的經驗,20分鐘後不出門絕對會遲到,在兵慌馬亂中洗臉、刷牙、梳頭,省略一些習慣的步驟,將必要物品一股腦丟進包包,飛也似地火速奔出家門。儘管只有短短幾分鐘,但在做這些動作的同時,原本沉睡的大腦會瞬間清醒過來。在緊張與迫切感的刺激下,大腦會感到興奮,使活性急速增加。

利用「時間限制」,讓壓迫感近在眉梢

想要有計畫地利用緊張感,讓頭腦清醒,就必須有「時間限制」。即便是單調簡單的工作,若開始前就煩惱著要花多久時間才能完成,原本的勞動興奮會大打折扣,導致動作拖拖拉拉、工作效率低落。
我建議反其道而行,在工作開始前,先訂定時間限制。例如事先決定早上8點開始唸書。現在是7點30分,剩下的半小時要完成哪幾項工作。無形中的「時間限制」會使人時時刻刻緊盯時鐘,強化緊張與迫切感,在短時間內便能製造充足的勞動興奮,若想在視覺上更直接地感受時間節節逼近,不妨使用電子時鐘或沙漏,效果更佳。真正要開始學習時,也可運用時間限制,讓記憶效果加倍。

例如,早上8點開始唸書,9點準時出門,限制時間即為1小時,於是要求自己在1小時內要唸完哪幾頁。當「時間」與「量」的關係清楚明確,緊張感與迫切感自然呼之欲出,大腦就容易維持清醒。
如果你正苦惱於學習成效不彰、無法持之以恆,不妨參考以下建議:想提高唸書效率,不應只著眼於學習本身,更重要的是改善整體「生活習慣」。當大腦高效率運作時,即使學習才剛起步也能進步神速。觀察學習表現突出的人,基本上都有「隨時活用大腦」的生活步調。

讓大腦隨時擁有「緊張感」,學習更有效率

重視運動、喚起勞動興奮,讓自己隨時懷有衝勁,並養成設定時間限制的習慣,在這種情況下,學習不僅有效率,還能持久;反之,學習成效裹足不前的人,或許是太專注於「將一切心力集中在學習上」了。

想持之以恆地維持高效率學習,「動機」非常重要。廢寢忘食不代表很有效率,成果經常不盡理想。因此,設法讓「整體生活融入學習」才是基本之道。本章秉持這個宗旨,和大家分享具體有效的實行策略。

─ ─摘自:《醫學院高材生才知道的驚人「記憶術」》采實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腦清醒時思緒敏捷,工作時處於興致高昂的絕佳狀態;學習時,解題速度會比平常快上許多,即使碰上高難度的題目,也可以馬上找到方向;寫文章時則能文思泉湧,條理清晰。因此,每當提到學習方法時,如何刻意讓大腦保持「清醒」,並在每一次學習時間善加利用,絕對是要優先強調的重點。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隻活青蛙,那麼接下來的一天就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句標誌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學習法的起源,這是一種通過確定優先級進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於人們識別並首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讓它們不再擋路。
  • 隨著教學和學習方式的不斷發展,可以公平地說,今天的方法與過去幾代人傳播知識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不斷發展的學生特徵和數字技術的大規模採用,已經使學習過程越來越注重視覺資源和簡短的複習時間。微學習就是這樣一種方法:它鼓勵人們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學習。
  • 作為父母,你是否經常為如何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而苦惱?這並不奇怪,因為孩子們受到遊戲、社交軟件和許多其它各種形式的干擾,這些干擾的輪番轟炸,可能使他們無法學習。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很多人應該都會同意,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除了職場之外,人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學習新的技能,這些技能不但能滿足生活中的需求或為生活添增樂趣,也能強化腦力,預防大腦退化。對此,有專家提供了8個能有效學習新技能的訣竅,值得人們參考。
  • 在188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藉由記憶的實驗發現了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該曲線描繪了記憶如何隨著時間消逝,而且證明人們會隨著時間忘記事情。那麼,人們應該如何對抗遺忘曲線以保存記憶,尤其是在念書的時候呢?
  • 在幼兒教育中,玩遊戲被定義為既是「最棒的教育教具」,同時也是「發展心理特徵基礎的最佳教育方法」。
  • 父母教導孩子學習需要很多種能力。看似需要很多能力,但其實可以整理出5種核心能力。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父母應該具備的5種能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