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發表針對中國50家銀行年度調查報告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8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真香港報道)本周多家中國大陸銀行發佈業績報告,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29日發表報告稱,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和部份行業供應過剩的局面愈演愈烈,近期信貸擴張給中國銀行業帶來的風險似乎正浮出水面。

標準普爾第二年發表針對中國50家銀行的年度調查報告,名為《中國信用觀察:信用品質分化可能導致中國50大銀行呈現不同程度的抗壓性》。標準普爾資深董事廖強表示,信貸成本攀升,利差收窄,以及非利息收入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可能對銀行利潤構成三重打擊。「特別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國內銀行的信貸損失很可能大幅上升。」

他說,大陸銀行盈利的增長速度明顯大幅下降,「大型銀行的盈利能力基本降到了10%左右,一些股份制銀行的上半年的盈利,同期比較也是從過去30-50%,降到了20%的水準。」他預測,到明年全行業盈利增速會降到個位數以內,同時資產回報率在明年一定會看到下降,今年可能也可以看到下降。

視頻新聞:大陆银行利润增速放缓 不良贷款升

標準普爾第二年發表針對中國50家銀行的年度調查報告。(余鋼/大紀元)

不良資產比例增幅高

他預測,今年內不良資產比例會出現較高的增幅,至今年底整體銀行業的不良率將達到2-3%,而去年底僅有1.6%,增幅超過一半。他解釋,一方面消除過剩產能肯定會帶來部份風險,另一方面出口部門的整合從2012年開始,起碼要持續3年以上,這些部門也是不良資產的主要來源。

報告稱,在更具挑戰性的經營環境下,中國50大銀行將展現出不同程度的抗壓性。大型銀行和全國性銀行在應對中國經濟下行方面具備一定優勢。

相反多數規模較小銀行的資本水平可能會進一步下降,部份銀行的融資和流動性狀況甚至會大幅惡化。又指中國主要銀行管理流動性將變得愈來愈嚴謹,過份依賴銀行間融資的地區性銀行或出現嚴重的信貸損失和儲戶擠提,對整個銀行業將產生更廣泛的不利影響。

中銀大廈 。(宋祥龍/大紀元)

廖強表示:「現在國內銀行業,處在一個比較微妙的時刻,所以在未來幾年,很多事情都可能會發生。市場化的一些合併,是我們指出的一個重要趨勢之一。此外我們也相信,銀行出於息差收窄的原因,它們可能會更多發展一些非利息的收入,同時一些大型的投資銀行向海外擴張是比較快的。」
中國銀行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上半年錄得股東應佔溢利807.21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加12.9%。(宋祥龍/大紀元)

工行資產質素惡化 不良貸款升

另外,內地最大銀行工商銀行29日公佈上半年業績,純利1,383億元人民幣,按年升一成二,好過市場預期,不過資產質素就有惡化跡象。上半年不良貸款餘額,較去年底上升9%,不良貸款比率亦升至0.87%,當中以製造業佔最多,批發及零售業不良貸款亦上升。貸款減值損失亦擴大至219億元,過期貸款亦上升一成二至692億元。

中國銀行亦派上半年成績表,純利增長近一成三,賺807.21億元人民幣。不過資產減值損失及信貸成本就上升,資產減值損失擴大至141億元;信貸成本由0.28%升至0.39%,過期貸款亦增長兩成。

(責任編輯:曾嘉連)

相關新聞
標普500 衝破歷史收盤高點
遭美政府提訴 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大力反擊
標普恐將印度評等降為垃圾級
大陸經濟學教授炒股四個月虧百萬 直呼想不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