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原天然漆提煉術 承傳千年漆器文化

專訪韓國漆藝巨匠鄭秀華

文 ◎ 文龍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 ,

鄭秀華是韓國公認的最高漆匠,40多年來,他專門從事傳統漆器和螺鈿漆器工藝的創作。在這一領域,他重新復原了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失傳的漆提煉法,從而承傳並發展了擁有數千年傳統歷史的韓國漆器文化。

韓國總統表彰獎及褒彰獎獲得者、重要無形文化財第113號技能持有者鄭秀華。
圖片提供 _ 鄭秀華

復原失傳的天然漆提煉技術

走進鄭秀華的漆器文化研究所,一股濃郁的山林氣息撲鼻而來,這是天然樹漆散發出的氣味。鄭秀華說,他提煉的樹漆純天然成分達99%。他打開一組漆好的櫃門,記者探頭一聞,裡邊散發著一股草叢中的氣味。

鄭秀華說:「這是天然漆散發出的氣味,它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而且防潮、防蛀、防熱、隔音、殺菌、吸收電磁波、消除煙味,還能產生遠紅外線、負離子等有益於人體健康的成分。塗了這種漆器的家具放在室內,連蚊子都沒有。經過韓國公認機構鑒定,塗了天然漆的桌面上連細菌都無法生存。」

這種天然漆的提煉技術可以說是鄭秀華的「絕技」。韓國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天然漆提煉技術已經失傳。鄭秀華的最大貢獻之一是,他再次復原了這種傳統的漆提煉技術,使韓國數千年的漆文化得以繼續承傳下來。

沉浸傳統漆器工藝創作40多年,復原失傳的天然漆提煉法,鄭秀華是韓國公認的最高漆藝巨匠。他先後獲韓國技能競技大賽金獎、傳承工藝大展特別獎、大韓民國漆器名匠、總統表彰獎等。2001年被指定為韓國重要無形文化財第113號漆匠技能持有者。

漆作為東方特產,據推測大約6000至6500年前首先在中國應用,逐漸流傳到韓國、日本等東方國家,並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在韓國,從歷史遺跡看,漆大約使用於公元前三世紀,但正式出土的遺物始於公元前一世紀。在新羅時代處於鼎盛期的漆器,與高麗時代的螺鈿結合後,產生了名為螺鈿漆器的技法。

從1967年開始,14歲的鄭秀華就入門學習漆器技術,如今已經積累46年獨門研究。他說:「中國經歷文化大革命以後,這種螺鈿漆器工藝就失傳了,而韓國政府一直將這種技術保護並承傳下來。現在中國又開始復原這種螺鈿漆器技術,但是用的是化學漆。我在培才大學當教授的時候,三名中國留學生學習了這種知識後,現在在中國擔任教授。中國現在還不會鑲嵌這種貝殼,只能通過繪畫來代替這種技術。」

「漆」:人採集樹的汁水

記者採訪當天,鄭秀華寫下漢字「漆」並做出他的解釋:「人採集樹的汁水。」 實際上的確如此,漆液嚴格地說就是漆樹的植物分泌物,平時儲存在漆樹內,當漆樹受損或受傷時,液體就會向外流出,流出的漆液經過提煉,就成了「天然生漆」。天然生漆經過過濾和精製,可加工成生漆、精製漆、黑漆、透明漆、彩漆等不同種類的漆。

據研究,這種漆的膠黏力、防水性、防腐性、耐熱性、耐久性,超越了地球上的任何塗料。因此,這種漆自古以來就在中國、韓國及日本,做為金屬或木材的塗料廣為利用。它與化學塗料相比,乾燥速度雖然慢一些,但是塗膜的硬度和光澤度、黏合力等都遠遠勝出,不可同日而語。

漆樹主要生長在韓國、中國、日本等國家。通常是從6月中旬開始,至10月中旬期間提取漆樹的漆液。鄭秀華目前主要從中國進口這種採集下來的漆樹液。他說:「目前中國漆樹採集的漆液產量很高,但是純度不夠,造假太多。韓國採集的漆液能提煉78%,中國僅50~60%。」

歲月磨不去美麗色澤

在韓國,這種天然漆大部分使用於螺鈿漆器,螺鈿主要取材於蚌殼、珍珠碎片、玳瑁、琥珀、象牙、寶石、昆蟲殼等,將其點綴鑲嵌後,製作成人物花草鳥獸等形象嵌入預先雕成的凹形圖案內,再髹上一層光漆,然後磨平拋光使其露出鈿片,就製作成色彩豔麗的嵌螺鈿器物了。

但是,螺鈿漆器實際的製作過程非常繁瑣,而且最關鍵最困難的就是設計,要將貝殼和犀牛角、象牙、金粉等,鑲嵌成一幅畫面,因此如果稍有疏忽,螺鈿漆器的作品水準就會降低。

鄭秀華的漆器研究所內,有幾幅大型螺鈿漆器作品。如金光閃閃的地藏菩薩像、透著珠光寶氣的螺鈿屏風等,還有一幅正在創作中的中國萬里長城。他的漆器作品中象徵和平的鹿、象徵高貴的鶴,以及象徵聖潔的孔雀,唯妙唯肖、栩栩如生。

鄭秀華的漆器作品不僅透著明澈、深邃、悠遠的意境,還洋溢著古典貴族般的高雅氣派。他用了樹漆、珍珠貝殼、金粉等完成的螺鈿漆器屏風,在弱光下發出各色柔和的光亮。鄭秀華說:「這種顏色永遠不變。這種漆器不僅能留給未來,而且也代表著這個時代的漆文化。所以我一直抱著這種心態去創作。」

鄭秀華指著一隻威風凜凜的老虎說:「這是將貝殼研磨後再經過數千次黏貼,利用海貝殼的多種顏色,做出的螺鈿漆器。」僅一隻孔雀的頭部,他就花了40天時間。

韓國的螺鈿漆器有著悠久的歷史,絢麗的色彩和閃亮精細的圖紋,繼承下來的是歲月磨不掉的美麗,也記載著韓國數千年來漆文化的發展歷史。目前為止,韓國政府在外事活動,往往會作為一種特色禮物,將這種韓國特有的螺鈿漆器贈送外賓。

鄭秀華說:「這些漆器作品因代表著這段時期的漆器文化,有著寶貴的收藏價值,所以很多喜歡這類產品的藝術家會把它一代一代傳給後人。」

他指著旁邊的一個螺鈿漆器糖果盒說:「這裡邊如果放進栗子,就算是埋在土中兩千年,也不會壞掉。因為選用了從芬蘭進口的極具抗腐性的木材,再加工成螺鈿漆器,所以整個作品具有極強的耐久性。」

幽深中華情 懷善心創作好作品

一幅巨型鍍金的萬里長城,是鄭秀華的得意之作。他已經前後用了一年時間,這幅作品將於近期完工。他向記者介紹了這幅作品的創作思路:「月光下金色的萬里長城,代表中華民族輝煌的文明,糾枝崢嶸、傲雪怒放的梅花代表著中華民族堅忍頑強的生命力。在月光下,在夜色下,在幽弱的光線下,在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出萬里長城不同的顏色變化。整幅作品不但要給人一種動態萬千、變幻莫測的感覺,還要體現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悠久輝煌的文明。」

鄭秀華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的幾幅大型螺鈿漆器作品,都與中華民族傳統文明有著極深的淵源。他的名字也蘊含著他與中華民族的緣分:「我的名字是秀華,我的作品也要描繪出一個秀麗的中華。」韓國人一般習慣於起一個漢字名字,並且還要取一個「號」,鄭秀華的號是「心濟」。他說:「『心濟』就是要懷著一顆善良的心對待別人。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

目前為止,鄭秀華一直在韓國發展,他計畫下一步到中國發展,與中國漆匠們交流這項傳統的漆器技術。他說,韓國的螺鈿漆器技術儘管有著數千年歷史,但是它源於中國。正因如此,鄭秀華說:「希望能結交到善良的人,幫助促進漆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轉自新紀元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b5/346/12590.htm(新紀元周刊 第344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眾多韓流明星絢麗的形象背後,總離不開著名的韓國高級形象設計師鄭潤基的設計,經他打造設計的韓流巨星有張東健、權相佑、鄭宇成、鄭智薰、李秉憲、車勝元、高素榮、金慧秀、宋允兒、高賢廷、秀愛、孫藝珍、全智賢、金善雅、金熙愛、李勝基、徐太志、金正恩、樸泰煥等200多位明星。工作中,鄭潤基篤行自己的處世之道:充滿人性的交往和信賴及真心,無論在哪裡,都是能被別人接受的。
  • (shown)「只有優秀的演奏者,沒有好的聽眾,沒有任何意義。」韓國首位國際級指揮家金南鷹突破地點、環境的藩籬,締造音樂幸福感,感動聆聽者,將古典樂章傳遞普羅大眾,他說,藝術只有在共享時,才具可貴價值!
  • 為什麼享有世界知名度的西方聲樂家願意從頭學唱中文歌?唱中文歌的感受和體會又是怎樣的?來自英國威爾士的知名聲樂家史蒂芬.穆藍意外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中文的發音方法最能使人的聲音達到自然美好的共鳴。
  • 新興閣掌中劇團長鍾任壁,數十年來帶領劇團到各大、中、小學教導學生布袋戲,培養學生布袋戲有關的技巧、歷史、工藝美術、後場音樂等知識,維護台灣民間藝術發展貢獻良多,獲得教育部民族藝術薪傳獎,並應邀在大學兼任教授,堪稱國寶。
  • 【大紀元2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台北 1日電)副總統吳敦義今天肯定因病辭世的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林秉彬,在任期間,讓台灣中小企業成長到占企業總數 9成,創造就業機會達6成8,貢獻卓著。
  • (shown)李安的電影安靜而感性,故事的背後有著深深的意蘊。有人說,李安傾倒世界真正的原因是他電影展現的東方之美。李安說:在香港和臺灣,我們是以傳統方式長大的…人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你不能斬斷歷史,重新開始。…
  • 觀眾的感言:「聽了關貴敏的歌聲,感覺非常震撼」;「關貴敏的歌聲具有穿透力,打動人的心」;「演唱的歌曲和歌喉像天音一樣,富有磁性」;「他那不費氣力的演唱,令人印象深刻,讓人有種曲從天外來的感受」;「他是一位能夠引導聽眾穿越歷史的演唱家,無可質疑,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男高音之一」。
  • 劉成軍:插播真相 義行永存
  • (shown)陶醉於奧妙的旋律,黃秉冀彈奏伽倻琴60年如一日。懷想史上第一位伽倻琴作曲家——新羅的於勒,他走訪千年古都慶州,想像自己是受新羅人的委託而創作。回到古人的美學與價值觀,他創作出了能慰藉靈魂、如「純凈水」般的音樂。
  • (shown)接觸中醫20年,針灸達200萬針以上,溫嬪容深嘆中醫奧妙無窮。一路往學術救世的路程邁進,溫嬪容在博士班的交叉口卻突然轉向中醫濟世。接觸中醫20年,針灸達200萬針,溫嬪容深明「萬病由心生」。有病人對她說,持續了一、二年的肩膀疼痛,只因閱讀您所寫的簡易按穴療法,依樣畫葫蘆按穴15分鐘,居然不藥而癒了!…修煉法輪功「真善忍」法理的溫嬪容謙虛的說:「可能是因為我以前就很喜歡練武,對經脈很有興趣,後來學了法輪功,對於經脈的思路又更加開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