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8個部位不正常出汗預示某些疾病的發生

李熙

人氣: 358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10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熙綜合報導)流汗是人體自然的生理功能,正常的流汗有利於新陳代謝、經絡平衡和免疫系統的健康,也是調節體溫、維持體溫恆定的重要環節。較高的環境溫度、精神緊張、情緒激動、進食辛辣熱燙的食物等,都會導致出汗。正常人在24小時當中,不知不覺就會蒸發約600-700毫升的汗水。不過當人體陰陽失衡、臟腑功能失調時,則會出現排汗異常的現象,傳統中醫會依據病人出汗的時間、部位、多少和特點來判斷身體的疾患。下面介紹的8種不正常的出汗現象,也許預示著某一種疾病的發生。

1、額頭出汗:肝陽上亢

額頭常常出很多汗可能是脾胃鬱熱。(Fotolia)

如果額頭常常出很多汗,可能是脾胃鬱熱(多半是積食)的表現。減少食量、改吃清淡飲食可緩解這一症狀。中醫認為,額頭常大量出汗可能是肝陽上亢引起,故而建議,平常要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每天沖泡枸杞茶,有平肝功效;還要每天睡眠充足,否則容易陰虛。

2、鼻子出汗:肺氣不足

鼻子大量出汗是肺熱的症狀,表明肺氣不足,需要調理補氣,提升免疫力,可多服用清肺藥物,如:枇杷清肺飲等等。另外,按摩也有一定的輔助療效。每天用雙手或工具多次敲打雙腿,並按壓雙腿的左右兩側,這裡為肺經分佈的位置,通過適當的刺激達到調理肺經的作用。

3、頸部出汗:內分泌失調

很少有人頸部(脖子)會大量出汗,因為頸部汗腺分佈較少,如果頸部常常出汗,可能與內分泌失調有密切關係。醫師建議,此症狀可透過調整飲食與運動來增強抵抗力。另外,避免過度勞累及情緒激動,不要常熬夜,保持愉悅的心情,以免不良情緒導致內分泌系統失調。

4、胸口出汗:脾胃失和

中醫認為,胸口常常出汗是脾胃失和的表現。而西醫則認為是血液循環緩慢、氧氣運輸不暢造成的。這種情況常見於一些腦力工作者,因為思慮過度,導致心脾虛,多半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和多夢的現象。醫師建議,切忌過度焦慮,盡量避免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或可用黃芪、大棗泡水飲用,加上適度的運動,以緩解壓力,調節身心健康。

5、腋下出汗:汗腺過大或飲食過重

腋下出汗容易造成「狐臭」的問題。(Fotolia)

腋下的汗腺分佈很廣,所以最容易出汗,如果出汗太多,大致為汗腺直徑過大的緣故。因此也較容易造成「狐臭」的問題。如果汗水多且氣味重,應該從改善飲食著手,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少鹽少香料,多吃清淡水果蔬菜。如果此症狀已經造成困擾,也通過西醫手術來改善。

6、手腳心出汗:脾胃濕熱、血虛

中醫理論主張「脾主四肢」,如果過度緊張、激動、害怕或感到壓力時,造成手心或腳心排汗異常,可能是因為脾胃濕熱、脾失運化和血虛造成的。脾虛的人濕氣重,手和腳特別容易出汗,脾胃與消化有著密切關係,食物在胃腸道吸收不佳,會造成脾氣不足,進而心氣不足,所以出汗。因此平時要少吃,每次進食七八分飽即可,盡可能不吃生冷食品。醫師建議:每天飯後,可按摩腹部,先順時針按摩30圈,再逆時針按摩30圈,可改善此症狀。

7、背部出汗:陰陽虛弱、極度疲勞

背部汗腺很少,如果背部愛出汗,代表身體陰陽虛弱,已經極度疲勞。改善方法:保證睡眠充足,均衡飲食營養,食材以滋陰補陽為佳。如果是女性的話,可多加攝取海鮮,還可抽空做15分鐘的瑜珈冥想。

8、私處出汗:濕熱下注、腎陽虛弱

中醫認為,私處多汗,甚至氣味變重,可能是體內濕熱下注、腎陽虛弱造成的。作為女性,也可能是陰道炎症引起的,需藥物治療。如果是腎虛引起的,要注意飲食的清淡,忌生冷物,會使症狀得到改善。但最好還是找醫生確診一下。**

責任編輯:伊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