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行家】滑過水彩的心靈

作者:謝明錩
font print 人氣: 216
【字號】    
   標籤: tags: ,

自從以「結構」的眼光看事物後,自然的意義在我腦中有了大翻轉。功能聯想降低了,價值判斷也變了,一切都是形狀,一切都是圖案。對於這些彩色的片斷,我關心的只是如何把他們擺在一個平面上,透過剪裁改造而形成一種「濃淡相宜、疏密有致」的韻律節奏。

「發現美」與「發現不美」同等重要,如何在紛亂龐雜的大自然中找到美,靠的是「慧眼」與「觀看方式」;如何發現不美,靠的是對自己美感系統的深入理解與創作經驗。

對我而言,面對一個可能可以作畫的題材,我會先瞇起眼來看它的「組織關係」,找出它的優缺點,然後書寫創作計劃。我會對布局、色相、彩度、明度以及形狀做全盤考量,然後依照主賓關係安排對比與連繫,最後再考慮如何加入趣味與決定作畫次序。

所謂「創作」,其實是「創」與「作」組成的,「創」是靈感的發想,「作」是想法的實現,作比創難多了。許多人問過我:「你靠靈感作畫嗎?」而我回答他:「我靠計劃」。

謝明錩《懸垂的幸福》 60x102cm 水彩紙本 2013(圖:中華亞太水彩藝術協會提供)

這幅畫的完成不容易,因為用了不少位移重組的功夫,還改變了柳橙的顏色;過於雜亂的葉片,只要瞇眼觀看大體明暗,然後簡化它就可大致解決。由於構圖太滿,畫面上方我虛化了一塊,彷彿從葉叢的缺口透進來一點光;左側的果實與葉片,我降低了彩度,減弱了對比,因為它們都是「配角」。右下方的咸豐草花既小又亂,於是我放大它們也改變了組織關係。

解決完基本問題後,我玩心大發,於是決定模仿水墨手法在右上方做出一點趣味,也突發奇想,企圖在草地上染出一大片一大片不可思議的高彩度黃綠色。

就這樣,透過縝密思考,最終這幅畫以如夢似幻的姿態完成了,對比原稿,它們還真的差很多呢!

(原載:水彩藝術資訊 第十六期)
責任編輯:周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謝明錩先生認為畫水彩就像在寫日記,每天去尋找與生活歷程產生共振的景物,然後透過水彩把它重新呈現出來,是人生一大樂事。
  • 『意念帶動技巧,技巧形成風格』,從年輕時以文學青年身分投入水彩創作所揭櫫的『畫以載道』到今天,謝明錩的觀念幾乎整個變了。上次畫展他以『隱藏的韻律』為名,明顯的是在追求純藝術的節奏韻律之美,對主題內涵所暗示的意義已經不再重視了。
    換句話說,他不再說故事了,所有人生啟示都成了創作的枝節,被歸屬於『文學性』而不再成為他追求的重點。
  • 這次的「水彩門診」單元比較特別,因為生病的是我自己,我為自己看病,拿自己開刀。以下的四幅畫,雖然已畫完一段時日,但看來看去總覺得有些不妥,我大約知道它那裡犯了錯,但為求慎重,一直不敢貿然更改。 但,醜媳婦總得見公婆,最後,我終於鼓起了勇氣,為自己動了整型手術。
  • 水彩是最適合旅行寫生的媒材,十九世紀英國的畫家們就是以水彩畫來紀錄大英帝國在世界各地的風光,維多利亞女王也是藉由這些水彩畫神遊她的領土,並成為當時英國最大的水彩畫收藏家,同時也讓英國的水彩畫蓬勃發展。
  • 畫家的作品如果不能讓人記得人間的溫情、土地的芬芳、歷史歲月的痕跡、鳥兒的歡唱、和四季的容顏以及增進人類生活品質的美感經驗,那有什麼崇高的價值可言呢? —品華
  • 如果不曾耕作,又怎能理解扒光碗中飯粒是對農民尊嚴的禮敬;這並非惜物或習慣的養成問題,而是一份「感同身受」的美感覺知。「土地」絕不僅僅只是供人行、居甚或予取予求的空泛對象,倘若認知正確,著眼角度自然不凡。
  • 2014年「臺灣之美」水彩全美巡迴畫展抵達紐約,將從10月24日到29日,在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展出,24日下午2時舉行開展茶會,歡迎民眾共襄盛舉。
  • (大紀元記者Benjamin Kim綜合報導,張小清編譯綜合)這位南非女畫家用她的畫筆向我們證明,即便是小螞蟻,也值得擁有屬於它們的小小明信片。
  • 華麗誇張的定型角色(stock characters)、簡單的情節、即興對白和戶外表演,是即興喜劇(Commedia dell’Arte,又譯藝術喜劇)的核心特徵。其幽默劇情常圍繞著年輕戀人的種種考驗。演員們不受台詞限制,可以根據觀眾的反應調整表演。這些喜劇常含有對時政的諷喻和接地氣的幽默,可以巧妙避開查禁。這種意大利民間戲劇形式也成了18世紀洛可可(Rococo)藝術運動的理想題材。
  • 冬天多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沉悶些,有些人覺得天空烏雲密布缺少陽光令人提不起勁來。但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算在最昏暗的日子裡也有色彩。最近我坐在一家咖啡館裡望向天空,當天刮風下雨天色昏暗,天空不再出現彩虹,反倒像是大理石般帶點細微的灰色、藍色甚至紫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