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5種錯誤吃法易患癌 多數人中招

鄭孝祺

人氣: 1176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4年10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鄭孝祺綜合報導)預防癌症,應該從生活細節做起。良好的飲食習慣對健康很重要,但很多人卻在不知不覺中,養成了不好的飲食習慣,造成致癌風險。根據研究和臨床統計,以下5幾種飲食習慣,對人體健康無益,還有致癌的隱患,讀者可以看看自己是否中招,以便及時糾正。

1、吃過燙食物

臨床中,醫生發現很多消化系統癌症患者,特別是食管癌、胃癌患者,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喜歡吃非常熱的食物,喝熱飲。特別是到了冬天,吃火鍋流行,從鍋裡撈出來就吃。

《英國醫學雜誌》一項研究報告顯示,經常飲用較熱或較燙的茶,會增加患食管癌風險。研究者對伊朗食管癌(主要是鱗癌)高發地區格勒斯坦省進行調查。這裡的人愛喝茶,但不經常吸煙飲酒(患食管癌危險因素)。結果顯示,與喜歡飲用「溫」或「微溫」茶的人相比,喜歡飲用「燙」茶的人,食管癌發病率要高 8倍;喜歡飲用「熱」茶的人,發病率也要高2倍。

日本北海道漁民患食道癌的幾率很高。研究發現,漁民為趕著出海捕魚,早晨常喝很燙的稀飯,經常損傷口腔膜引發癌變。

美國癌症研究說,太熱的液體會損傷食管細胞,進而會逐步引發癌變。 有研究資料顯示,進食75℃左右的食物或飲料,食管上皮會有燙傷;到80℃左右,食管黏膜上皮會出現壞死、不典型性增生。如果每天如此飲用一次, 連續25天,就會出現食管黏膜上皮不典型性增生。專家稱,導致這種重度的增生就是癌前病變。

臨床調查發現,在食管癌患者中,愛飲用高溫茶飯者占90%以上。

2、狼吞虎嚥

狼吞虎嚥的吃飯方式已經成為現代上班族的通病,工作和生活壓力讓上班族高度緊張,吃飯變成簡單的身體需要,為了趕時間,速度非常快。這樣對身體健康不利。

吃飯太快,食物無法得到充分咀嚼,易損傷消化道黏膜,易引發慢性炎症。食物未能徹底咀嚼,體積大,易對食道和賁門等消化道產生較強機械刺激,久而久之,會引起消化道損傷甚至癌變。

食物經由口腔唾液的充分攪拌,不少有毒有害物質能被消滅。如果放棄咀嚼,會增加致癌物質作用的危險。長此以往,癌症風險當然會比其他人增大。

3、吃得過飽

《黃帝內經》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即一次吃太多,損傷的是腸胃。中醫古書《濟生方》也說:「過餐五味,魚腥乳酪,強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久則積結為症瘕。」說的是飲食過量會使腸胃功能失調,時日長久,難免生病得癌。

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湯淺保仁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警告說,男人吃得太飽,會造成抑制癌化的遺傳因子活動能力低下,增加患癌症的可能性。

湯淺研究小組在對58名接受胃癌手術的男性飲食習慣,以及患癌症前的飯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吃得很飽的人與適當控制飯量、只吃八分飽的人相比,細胞發生了甲基(methyl)化的化學反應,失去運動能力。

也有研究顯示,長期晚餐過飽可提高腸癌發生率。晚餐過飽,有些未被消化吸收的蛋白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會促進大腸癌的發生。

4、吃飯不定時

吃飯經常不準時已成為現代人通病,研究表明,不規律的飲食習慣會導致肥胖與胃癌。

傳統中醫認為,按時吃飯有利於脾胃功能正常運行,才能保證人體氣血的補充和協調,避免五臟功能的失調,預防癌症的發生。從另一方面講,飲食有利於唾液分泌,而唾液定時分泌對於致癌物質有消解的作用。三餐不定時,都容易引起胃粘膜損傷,而成為胃癌的發病誘因。

臨床中,很多癌症患者或不吃早飯,或中午吃得很晚,或深更半夜吃零食。

5、外食和飲酒

經常在外吃飯的人,首先會造成飲食無定時。另一方面,外售食物追求色香味,高溫油炸居多,或加入大量調味劑,比起家庭烹飪的食物,含有更多致癌物質。

此外,聚會中經常會大量飲酒,也為癌症的發生提供了條件。研究表明,直接喝烈性酒,或一天喝4兩以上白酒,大口喝啤酒等,都是容易招致癌症的飲酒方式。

空腹飲酒更傷身體,由於胃中沒有食物,酒精經胃黏膜快速吸收,直接導致血液中酒精濃度急劇升高,對人體危害大。**

責任編輯:李曉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