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舞大賽10日開鑼 前冠軍亮相選手談看點

人氣 16

【大紀元2014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竹思紐約報導)新唐人電視臺第六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的初賽本週五(10月10日)就將在曼哈頓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登臺,新唐人電視臺還邀請前幾屆比賽中的十位中國舞冠軍重返舞蹈大賽的舞臺做精彩表演。

據悉正在衝刺準備階段的選手們都具備很高的技藝,很多人試圖通過中國古典舞特有的身韻、身法和技巧來詮釋中國歷史人物的內心世界,或者表現中國傳統文化道德美善的內涵;同時他們的作品編排又具有別出心裁的創意。他們表示,無論是懂門道的舞蹈藝術家,還是看熱鬧的觀眾,觀看今年的大賽後都會有許多收穫,實在是一場不容錯過的藝術盛會。

演誰像誰 每次都給人驚喜
李寶圓的表演才能在同行中一直廣受讚譽,對人物的刻畫更被認為是演誰像誰,惟妙惟肖。他自己也偏愛人物的塑造,平時喜歡和同伴們「玩電影」,就是自己編導、自己找道具,拍完後自娛自樂一番。

不過他笑說那些只是玩兒,自己目前並無改行的想法,還是致力於練習本行中國舞。已參加過幾次舞蹈大賽、並在2012年第五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獲得青年男子組銀獎的他說,這個大賽的選手水平一年比一年高,如果自己不努力就會不進則退,可能連決賽圈都入不了。

其實,李寶圓認為自己參賽並不在乎能否拿甚麼名次,「主要是想看看自己比以前進步了多少」。學舞多年了,走過的是一條辛苦與汗水鋪成的路,當年第一次壓完自己的硬腿後第二天起不了床的那個痛還在心頭,但調皮好玩兒的天性還沒有被改變。

此次大賽,他一口氣準備了兩個節目——《俠客》和《美猴王》,這樣大大滿足了他刻畫人物性格的渴望,還兼顧頑皮的「猴性」。「每次我為比賽準備前,爸爸、媽媽都會打電話來推薦角色,老師們也會提建議,不過最後我總是會給他們一個surprise(驚喜)。」李寶圓相信,此次觀看舞蹈大賽的觀眾也會感到驚喜。

為追求陽剛而學舞的臺灣女孩兒
外表美麗溫柔的黃琳捷,身體素質優異,身手矯健,其實更想做個男孩子。擅長手工的她不做女紅,卻喜歡做實用的東西,一個放小衣物的紙殼衣櫃,一個放手紙的盒子等等。

她決定學中國舞也是因為喜歡那些男子的舞蹈,「動作好帥」。學舞後的她又恨自己不是男孩子,做不出那麼帥的動作。這次參賽她選了一個女將的角色,希望彌補一下心中的遺憾。不過將來有機會,她還是想演一個完全陽剛的角色。

生長在臺灣的黃琳捷十五歲時考入紐約飛天藝術學院學習中國舞。「以前我對中國歷史的瞭解非常淺薄,通過學習中國古典舞,我可以更清晰地看歷史,並能瞭解那些歷史人物當時的心態和想法。」

今年的大賽,她選擇詮釋楊八妹,「這個佘太君之小女兒,具大丈夫氣概,而不失女性溫柔,她初期因父兄為國捐軀而心懷怨恨,後來明白楊門精神所在也成為楊家為國效力的一員。我想體現她在這個過程中心態的轉變。」

對於男孩子氣的黃琳捷來說,中國舞的高難技巧不令她膽怯,任何展現女孩子的身韻是最苦惱的,「技巧通過艱苦的訓練總可以練出來,身韻就不行,那是內在素質的體現,要經過很長歲月的積累才看得出來。」

觀眾:舞蹈大賽復興中國傳統文化
很多觀看過2012年舞蹈大賽的華人觀眾,都對選手的技藝和其舞蹈節目表現的中國文化內涵讚不絕口。觀眾李智璃說:「這些演員對中國歷史人物的刻畫非常細膩,對中國古典舞的演繹非常到位,是非常不容易的,讓我很吃驚。」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演得好的演員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胞都可以把音樂、舞蹈和歷史以及文化都很完整地呈現出來,和音樂的結合非常完美。」

剛從大陸來美國出差的趙先生和傅女士盤點大賽的劇目,有兩點震撼,「第一個是女演員非常柔美、秀美,男子非常陽剛。女演員中印象比較深的是《春江夜月》,男演員是《赤壁懷古》。另外還有許多故事,比如《單騎救主》、《穆桂英掛帥》、《隆中對》以及關雲長的故事,看了以後覺得很多中國傳統的『仁、義、禮、智、信』也都通過這些故事表達出來了,非常好!」

學歷史出身的傅女士也感動地說:「看到演員將歷史人物和事跡在舞臺上得以栩栩如生的再現,真好像是回到古代的時候那樣的感受,他們真的演得太棒太棒了,把我震撼得連自己的思維都不見了,和他們溶在一起那樣的感受。我覺得就是應該這樣的,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終於回歸再現,真的有希望了!」
————–
新唐人第六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
10月11、12日(星期六、日)複賽、決賽及頒獎典禮
紐約翠貝卡表演藝術中心,劇院票房、網站、熱線均售票,執決賽票可以看複賽。
購票:$25,$12
熱線: 212-220-1460
網站:competitions.ntdtv.com/dance

相關新聞
【神韻早期節目】古吏壯志(2017年製作)
最院或推遲對川普絕對豁免權裁決至11月後
三種高薪副業需求大 有的時薪超200美元
傳字節跳動傾向於關閉TikTok 也不出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